- 音乐随笔(26): “国脸”宋祖英 [2014/10]
- 音乐随笔(30): 汤灿这个人 [2015/01]
- 音乐随笔(40): 咄咄逼人军报剑指何人? [2015/04]
- 堂叔脱口秀:张成泽被处决的真相解密 [2014/01]
- 俺对女同学进行性教育:难忘的美国校园生活(八之七) [2011/10]
- 房产重新贷款:忽悠你没商量 [2012/10]
- 堂叔脱口秀(八):宋祖英的脸;男人精液是个宝 [2014/03]
- 音乐随笔(三):“金氏唱法”是福还是祸? [2014/01]
- 堂叔脱口秀(四):春晚到底是什么;全美男人阳具大小排名 ... ... ... ... ... ... . [2014/02]
- 堂叔脱口秀(五):CCTV的柿子;大肉棍男人的烦恼 [2014/02]
- 毁誉参半外长李肇星:没做满任期就下台 到底是为什么?ZT [2011/12]
- 俺的屋子成了妓女窝 [2011/11]
- 堂叔脱口秀(六):情妇反腐系统工程化;阴道举重的优缺点 [2014/02]
- 做鬼也风流:西门庆死前是如何折腾的(成人读物) [2012/10]
- 堂叔脱口秀(17):毛主席的好战士标哥和萍姐;《贪官通奸宝典》出笼 [2014/07]
- 纽约接待倍可亲网友国际集团公司(非牟利)即将成立 [2012/07]
- 捍卫美国价值:死老鼠和陈光诚的故事 [2012/05]
- 俺的捂紧钱包之旅:神州游补遗(二) [2012/02]
- 有奖评判:关于“异性知己”定义的描述 [2012/02]
- 骡耶马耶:秀一秀俺的书法近作 [2013/02]
- 同志们永别了,俺将悲壮地死去。。。 [2012/01]
- 诚恳请求无为村姑做俺的红粉知己 [2012/06]
- 一次可以载入倍可亲历史的政治辩论 [2012/05]
- "造反有理" :与美国朋友David先生商榷 [2012/06]
- 再读鲁迅兼评蜻蜓 [2012/05]
- 再调侃一把:寻找稀有动物---爱国者 [2012/07]
- 发誓不找LV女友:堂叔的大麻烦 [2012/05]
纽约堂叔
作者按:《音乐随笔》是纽约堂叔为读者特制的一个小品专栏,专门炮制音乐以及与音乐有关的逸人趣事,为喜欢或不喜欢音乐的朋友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
孙秀苇发来她的夫婿罗曼克鲁莫夫的新作《黄河钢琴协奏曲》。
《黄河》是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和保卫黄河四个乐章组成的。各乐章可以独立演奏。
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描述了黄河惊涛骇浪的险峻和气势;
第二章《黄河颂》赞叹黄河的历史和民族的性格;
第三章《黄河愤》用深沉悲愤的语言叙述了民族的灾难和痛苦;
第四章《保卫黄河》援用大合唱复调卡农手法各声部模仿追逐表达保家卫国的最终主题。
全曲使用纯西洋作曲技术。国外乐评人戏称《黄河》是集欧洲古典派、浪漫派和现代派的杂交品种,其实是早期中国音乐人一次洋为中用大演练。
出于文革后中国文艺界的反思,《黄河》至少演变了八个版本。此处一一列出,供大家欣赏时辨析:
1971 殷承宗/李德伦/中央乐团版;
1973 Daniel Epstien/Ormandy/费城交响乐团版(在北京演出);
1980 李名强/曹鹏/上海交响乐团版;
1988 孔祥东/侯润宇/上海交响乐团版;
1990 李坚/汤沐海/柏林交响乐团版(在德国演出);
1991 殷承宗/Adrian Leaper/捷克斯洛伐克管弦乐团版(殷承宗改编,在布拉格演出);
1999 石叔诚/陈左惶/国家交响乐团版(石叔诚改编);
2000 许宗一/陈燮阳/上海交响乐团版。
作为旅欧多年的国际驰名戏剧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的“中国女婿”,数年前随爱妻海归,罗曼也定居北京。老实交巴的路曼随乡入俗,不但和中国音乐结下不解之缘,而且对中国音乐有着他独到的理解和演绎风格。我曾谑称这对美满伉俪是“琴瑟相和,高山流水;妇唱夫奏,男耕女织”。一时间成为京城佳话,羡煞了音乐界同仁。
钢琴是指尖的艺术。钢琴的魅力全在于指法。看似指间不经意中对力度、快慢和时间(长短)的微妙调节,既可以惊天地,亦可以儿女情长。
我常常发现中国歌唱家唱洋歌时会有“酱油味儿”,这既有语言的关系也有民族气质的问题;同理,我在罗曼的演奏中也发现了这种属于欧陆的“面包味儿”,尤其瑰丽奇幻的和弦处理使我印象深刻。
我曾经听过罗曼的现场演奏。那是去年四月在北京举行的孙秀苇独唱音乐会上,罗曼理所当然为秀苇伴奏。整场下来不仅仅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罗曼的伴奏根本就是触发演唱者创作灵感的魔方。
罗曼是瑞士人。他的西洋气质深深地影响他的音乐表达,加上他天赋,翻云覆雨、奇峰突起的演奏技巧以及罗曼式的音乐处理,特别是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单手和双手和弦效果,以致音乐语言呈现了尽在不言之中的“性格色彩”,正是罗曼克鲁莫夫版《黄河》无处不在的迷人之处。
我因此要把罗曼的《黄河》归位于这部杰作的第九版本。
《黄河》是上世纪文革期间中国钢琴家殷承宗、石叔诚等人改编创作的一部大型钢琴协奏曲。它脱胎于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该曲在曲式结构上融入了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元素。虽然是文革时期的产物,难免打上政治的烙印,但由于它史诗般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广阔的意境,以及主题深刻的社会历史性,成为国产经典同时在世界音乐史中有影响的作品。
《黄河》是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和保卫黄河四个乐章组成的。各乐章可以独立演奏。
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描述了黄河惊涛骇浪的险峻和气势;
第二章《黄河颂》赞叹黄河的历史和民族的性格;
第三章《黄河愤》用深沉悲愤的语言叙述了民族的灾难和痛苦;
第四章《保卫黄河》援用大合唱复调卡农手法各声部模仿追逐表达保家卫国的最终主题。
全曲使用纯西洋作曲技术。国外乐评人戏称《黄河》是集欧洲古典派、浪漫派和现代派的杂交品种,其实是早期中国音乐人一次洋为中用大演练。
出于文革后中国文艺界的反思,《黄河》至少演变了八个版本。此处一一列出,供大家欣赏时辨析:
1971 殷承宗/李德伦/中央乐团版;
1973 Daniel Epstien/Ormandy/费城交响乐团版(在北京演出);
1980 李名强/曹鹏/上海交响乐团版;
1988 孔祥东/侯润宇/上海交响乐团版;
1990 李坚/汤沐海/柏林交响乐团版(在德国演出);
1991 殷承宗/Adrian Leaper/捷克斯洛伐克管弦乐团版(殷承宗改编,在布拉格演出);
1999 石叔诚/陈左惶/国家交响乐团版(石叔诚改编);
2000 许宗一/陈燮阳/上海交响乐团版。
作为旅欧多年的国际驰名戏剧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的“中国女婿”,数年前随爱妻海归,罗曼也定居北京。老实交巴的路曼随乡入俗,不但和中国音乐结下不解之缘,而且对中国音乐有着他独到的理解和演绎风格。我曾谑称这对美满伉俪是“琴瑟相和,高山流水;妇唱夫奏,男耕女织”。一时间成为京城佳话,羡煞了音乐界同仁。
钢琴是指尖的艺术。钢琴的魅力全在于指法。看似指间不经意中对力度、快慢和时间(长短)的微妙调节,既可以惊天地,亦可以儿女情长。
我常常发现中国歌唱家唱洋歌时会有“酱油味儿”,这既有语言的关系也有民族气质的问题;同理,我在罗曼的演奏中也发现了这种属于欧陆的“面包味儿”,尤其瑰丽奇幻的和弦处理使我印象深刻。
我曾经听过罗曼的现场演奏。那是去年四月在北京举行的孙秀苇独唱音乐会上,罗曼理所当然为秀苇伴奏。整场下来不仅仅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罗曼的伴奏根本就是触发演唱者创作灵感的魔方。
罗曼是瑞士人。他的西洋气质深深地影响他的音乐表达,加上他天赋,翻云覆雨、奇峰突起的演奏技巧以及罗曼式的音乐处理,特别是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单手和双手和弦效果,以致音乐语言呈现了尽在不言之中的“性格色彩”,正是罗曼克鲁莫夫版《黄河》无处不在的迷人之处。
我因此要把罗曼的《黄河》归位于这部杰作的第九版本。
请欣赏罗曼克鲁莫夫最新作品《黄河钢琴协奏曲》(中国大剧院交响乐团,陈佐湟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