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第二天,前去明十三陵游览,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令第一次到中国旅游的洋老师洋家长大开眼界,反而洋小朋友们好象没有特别的意外表现,反正小朋友们去那旅游都开心。
十三陵入口纪念品店铺吸引洋小孩们的眼球。
这辆路边三轮摩托车引起老师学生们兴趣。
游园图。
碑亭门外的华表。
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 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
碑文详细记录了长陵、永陵、定陵、思陵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洋小孩边走边不忘用手机拍照留念。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
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
洋小孩也调皮,爬上石像照相。
有点创意。
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
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洋女孩与韩裔女孩石人前合照。
校长也不甘落后,留影一张。
龙凤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发现旁边有一座三星級厕所。
陵门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
石雕以龙为主体。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
殿内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坐像。游客在像前扔了一堆纸币,莫非将古皇帝当乞丐。
殿内还陈列永乐大典复印件等展品。
明朝皇冠。
金冠。
后冠。
长陵陵寝。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以上资料捜自百度)
离开十三陵,下午前往长城参观。图为途经一家鸽子餐馆。
友好小使者:应中国江苏省教育厅邀请,经过半年筹备,墨尔本布莱克罗本小学组成了中国访问团,包括10位四到六年级学生丶4位校长老师及8位家长代表共22人,于去年九月十五日离开墨尔本飞往中国,首站北京。
说明:为能显示照片景观的真实性,本辑照片未经PS处理,亦没时间剪裁,只将75%像素缩减后,留25%Data直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