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顽张 [2012/10]
- 栓子的故事 8 {结局之二} [2011/07]
- 栓子的故事 8 {结尾之一} [2011/07]
- 对视 [2013/08]
- 握手 [2013/01]
- 姿态中的日本文化 [2012/09]
- 栓子的故事 7 [2011/07]
- 信赖关系 2 [2010/10]
- 栓子的故事 3 [2011/06]
- 手腕 [2010/11]
- 胡杨树的等待 [2011/10]
- 追悼一位伟大的演员 {微型小说} [2013/05]
- 接触 [2013/04]
- 低姿势 [2012/11]
- 栓子的故事 6 [2011/07]
- 随声附和 [2012/10]
- 花不语 [2012/04]
- 距离 [2012/11]
- 横卧 [2012/12]
- 家属大院 1 [2010/12]
- 笑 2 [2010/10]
- 信赖关系 1 我们来读十五年前的一个故事 [2010/10]
距离
也许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人都没有像日本人之间感到的距离,这在他们的语言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有一个统计说,如果学好法语需要三年的话,学好日语就需要十年。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你把语言学得再精通,在与人说话时,如果你不能立刻判断出你和对方的距离,把敬语、谦逊语或是普通语用错了,那你的日语就是没有学好。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感到距离感,是对人心理的表现词;有差别地对待人,是对人社会心理的表现词。无论是哪一个词都很有趣,它们不是单纯的距离,是通过距离表现出的人间关系,以及缠绕在其中的心理状态。
我在学校做教师时,感到有趣的是,在教室里学生总是和教师隔开一定的距离。在能容百人的教室里,只有二,三十个学生时,学生们尽量沿着墙,离教师远远地散开,他们把和教师的距离感表现在形式上的间隔上。
不过,在大礼堂或是什么地方教师的声音传不到墙角时,情况就有点复杂,学生们会慎重地选择一个既能听见声音,又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教师希望学生们坐到自己的身旁,这时他会挥手招呼学生,[招呼]是表示要解除距离的意思。邀请人来自己家的[招待]是想缩短彼此的距离。另外,送礼是作为[接近的信号],通过送对方礼物来缩短和对方的距离,正象这两个字[接近]一样,因[接],才[近]。
在历史剧目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城主对伏在纸门后面的家丁说:“靠近一点儿”这是接近的原型。在日本,人们小心翼翼地接近对方。这是种对缩小彼此地位差的谨慎,平常我们把地位差表现为距离感,因此,当上面的人招呼“靠近一点儿”时,下面的人揣测着上面人的心理战战兢兢地靠近。
但这是彼此开始的阶段,在熟悉,有了信赖关系,是自己人后,下面的人成为上面的人[心腹]或[亲信],[心腹]或[亲信]在物理上的距离是能在上面人的耳旁说悄悄话的。
我们讨厌西方人的握手和拥抱,不只是认为肉体的接触不卫生,还因为这种兴冲冲的,一副朋友式的握手与我们的文化不相容。
西方人是为表现亲密兴冲冲地握手,先解除物理上的距离,这以后慢慢地和对方拉开距离。我们是先和对方拉开距离,渐渐地亲密起来。亲密和距离正好是相反的。西方人把亲爱、友爱作为社会生活的准则,日本人却是把顾虑作为社会生活的准则。
而从西方人的内心来说是要脱离准则和人拉开距离的,不拉开距离就会不安,所以在握手后会一下抽回身子。根据一个叫浩鲁学者的说法,与对方保持的适当距离是由文化决定的,比方说,拉丁美洲人要贴着对方的脸说话,美国人就不能理解:“嘴里的气吹到脖子上了。”“直压过来”“吐沫星喷到脸上”等等,不断地非难拉丁美洲人,反过来拉丁美洲人攻击北美人“冷淡,没有亲切感,在想着如何摆脱对方”。《沉默的语言》
日本人如何呢?因没有确切的调查研究无法说这是缜密的,好象不是拉丁型的,我们和北美人一样讨厌能“吐沫星喷到脸上”的距离。但和美国人不同的是会在瞬间判断出亲疏高下,把[距离]拉大或缩小,表现出明显地有所变化。对我们来说社会没有给出一个普遍性的距离标准,是凭借主观和当时的状况来判断的。过去靠身份来决定的事情,现在不得不面对更复杂的条件,就这点来说,我们如何来拉开[距离]变的既微妙又复杂。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距离]的同时,性文化的不同也导致了[距离]的不同,这在我们国家非常明显。即使在有[距离感]的同僚间,年轻的同事会用身体碰撞,在相当远的地方,用相当大的声音开玩笑来表现亲爱。
与此不同的是年轻女性的行为,完全除去了[距离],天真无邪地触摸对方的肩、腕;手拉着手在街上散步;交换衣服、小东西穿在身上,用毫无戒心的表情谈话——这都是亲爱的表现。
电视剧里常有年轻的女性出人意料地扑到对方的怀里哭泣的情景,对方有时是异性,有时是同性,这是典型的向对方要求解除距离,通过融合希望得到抚慰的行动、是女性特有的行为方式。
[心腹]和[亲信]是男人的文化,这种情况的[距离]或是[无距离]都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女人伏在对方膝上哭泣,一种强要无距离,是人间关系的表现,而且是女人特有的人间关系。
一方面是为社会运行的距离感,一方面是为人间融合的距离感,或者说是否定距离感觉。距离感觉是一种空间的感觉。
空间,不只是事实上的空间,它有一定的文化所造成的空间;又有人为地制造出的空间,人间关系是由被制造出来的空间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