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与误会

作者:瀑川  于 2024-10-18 09:4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纪实|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4评论

衣着与误会

    10-15-24

1970年,我分到清华200 号四连工作,但我们的连队暂时借用位于旧县的北大200号的大楼和宿舍。一天上午,我去图书馆翻阅杂志,里边有不少学生在看书或做作业。我抬头看到一位穿着工作服的老人进来,以为他是水暖工人过来检修。可他没去窗下的暖气片,而是走到学生身边。一个个地跟他们说话,有时还讲到微积分的解法。我慕然产生敬意,北大就是比清华厉害,连水暖工人都懂微积分。

过了十几分钟,又有两个人进来,一个还捧着照相机。另一个走到水暖工前,安排照相的场面。他突然注意到水暖工的破旧的圆顶帽,帽檐都褶成了~(提欧塔)形。他马上说:“黄老师,您这顶帽子得换一换。”于是乎我忽然意识到这位水暖工就是大名鼎鼎的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教授呀!我的惊讶立即换做敬慕。

还有两个发生在五七农场的故事。有些知识分子到了农场更加不重穿戴。有个个子矮小的男老师去食堂打饭时,居然围上一块花头巾,只露出部分小白脸。大师傅见了格外高兴,给盛了一勺菜后,又给加了几块肉,还嬉皮笑脸地说:女同志爱吃肉。

有个老太太穿一件破旧的棉袄,还在腰部系了根麻绳。她到储蓄所的窗口,掏出一沓人民币,要办事员帮她存起来。办事员对她目视良久,怎么也琢磨不出一个捡破烂的怎么会有这么多钱。看了证件后,又打电话给她的单位,要他们前来领人。单位领导过来告诉办事员,这是她的工资。她是一位老科学家,来源正当。旁边一个顾客看不过去,就说:狗眼看人低!办事员挨了骂,又不便反驳。

下边这个故事,我听一位教授说过。大约在70年代,物理学界在SLAC实验室召开一个会议。期间,按日程与会者参观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加速器。他们来到实验室,按序观看。这时,一位身穿工作服个儿不高的老头从容地走到参观者的面前,从加速器的性能、部件及物理课题,讲述得一清二楚。有位与会者长叹一声:斯坦福的清洁工都这么有学问!另一位则提醒他:他就是斯拉克实验室的主任,潘诺夫斯基呀。

衣着是每人每天的必须。但不同人对衣着却有着不同的要求,以至于衣着的不同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有人为了让旁人尊重,把衣衫看得很重,出门前对镜梳妆,经济再困难也要弄套西服革履。有人学富五车,却不修边幅,衣着简朴,甚至破旧。这都是各自的选择,说他们虚荣也好,邋遢也罢,毕竟没有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但他人也不要从衣着把人看高或者贬低。再说,经济条件也不跟才能成正比,穿一身名牌的也许肚子里放一堆好粪,衣衫褴褛遮盖的也许是位能人。以貌取人不可,因衣量人不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1 回复 浮平 2024-10-18 11:31
写得很好,这个话题也很有趣。

在美国社会,因为个人言行会影响到他人,所以有个道德底线或 social norm 的约束, 不随意依据个人喜好去 judge 或贬低歧视他人平等的自由选择,即,尊重他人。 能考虑自身言行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而自觉的不为之是文明的道德品质。

底线之上属于个人感觉的上线,不封顶,因此有各自的审美和欣赏选择。 对服装外表也是如此。服装的场合,搭配,合适程度都可能影响着他人对自己的观感,喜欢和欣赏程度。

一个是言行底线原则和规范,一个是感觉上线之别。
2 回复 scripting 2024-10-18 17:11
二战后德国吸取教训,把"人格尊严不可侵犯" (Die Wü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写入德国宪法的第一段,第一句。这充分显示这个民族真正认识到二战的历史教训。比比中国的共产党,这就是民主和独裁的区别。
回复 瀑川 2024-10-18 21:56
谢谢浮平与s**ting学长的评论。记得1968年下厂再教育时,几个同学剃了光头,工宣队员说我们
歪风邪气。49年后,中国几乎统一了百姓的穿戴。一花独放,一身蓝色。小圆口也变成了懒汉鞋。还有文革初期的给别人乱剪头发,明显侵犯了人权。
回复 浮平 2024-10-18 22:16
瀑川: 谢谢浮平与s**ting学长的评论。记得1968年下厂再教育时,几个同学剃了光头,工宣队员说我们
歪风邪气。49年后,中国几乎统一了百姓的穿戴。一花独放,一身蓝色。
集权统治者通常会依据个人观念,喜好,并为了某个时期的政治目的需要而随意使用权大于法的管理方法对待民众。缺乏稳定共识的是非对错参照系和权力的约束机制。所以,对于被统治的民众个人,常常会因为这类极端政策和方法成为受害者。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0-18 22: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