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集电视片《河殇》解说词 [2010/09]
- 【郭德纲,你虽未离开,却已不朽!】 南开大学史广顺老师!! [2010/08]
- [原创]《郭德纲道歉书》是我写的,以及为什么要写 [2010/08]
- 郭德纲关于打人事件致社会各界的道歉书 [2010/08]
- 郭德纲就排比问题致某TV的学术探讨信 [2010/08]
- 讨网络愤青檄[原创] [2010/08]
- 解放台湾岛,活捉林志玲----哈哈 总结2008年度语文 [2010/10]
- 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观棋话钓鱼[原创] [2010/09]
- 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钓鱼岛 [2010/09]
- 我的初吻----献给你,我曾经的爱人[原创] [2010/08]
- 直面茉莉花革命 [2011/02]
- 决定台湾前途的究竟是谁? [2010/07]
- [话糙理不糙]妓女与非处 [2010/08]
- 铁血虎贲――国民党军的德式师 [2010/09]
- 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是什么? [2010/07]
- 假如中国战败 [2010/07]
- 60年后的今天,讨论朝鲜战争有何意义?[原创] [2010/07]
- 落后并不一定挨打[原创] [2010/07]
- 朝鲜半岛炮声隆[原创] [2010/11]
- 梦里不知情无奈 [2010/08]
- 三谈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 东京都不相信抗议[原创] [2010/09]
- 讲讲爱情故事 [2010/08]
- 在台湾,民调是个什么东西?[原创] [2010/08]
- 丢了《孙子》的中国正面临美国这个"孙子"的考验 [2010/07]
直通中南海?笑话!
时间:2010-09-13 18:04 作者:章文 来源:共识网
“直通中南海”这则新闻,是今天各大网站的“新宠”。我也进去闲逛了一下,感觉那些网友的留言“摆拍”嫌疑倒不大,还是有些质疑的声音,所提问题也基本关涉当下热点,诸如高房价和教育问题。
我只是发自本能地有些抗拒,觉得太形式主义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事一旦形式主义,则其实效必然微小。
首先要指出来的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专设一个“直通中南海”的网页,必要性在哪?三大门户网站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着热点新闻,新闻背后是网民们的跟帖,反映着他们的心声。想必有司会密切跟踪、收集整理并呈送中南海。在此之外,还需另设一个通向中南海的渠道么?况且这所谓的“直通中南海”也只是人民网的一个频道名称,无人知晓到底能否直通。
其次,即便真得可以直通中南海,又能如何?长期以来,领导人每日都能收到各种内参,只要他们有暇阅读,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大事基本可以知晓。此境之下,增加一个渠道,就能使原来的局面发生质的变化么?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推动不了的改革,多了一个“直通中南海”,就能解决、推动得了?
再者,“直通中南海”会令人产生不好的联想。在几十年的上访大潮中,很多访民是抱着“都是下面的官员胡搞”的想法,到京城来找“皇上”的。结果怎样呢?这种期待最高层主持正义的愿望,十之八九是要落空的。
反方向思考,一定是基层政府难以“直通”(例如地方政府网站形同虚设),存在相当堵塞,才逼着人越级“直通”。而在集权体制下,如同人的躯体,地方政府的问题同样也是上级政府的问题,也是最高层“中南海”的问题。“直通中南海”之后,问题还是要传递到地方政府来解决。让地方政府来给自己“开刀”,分明是不现实的。
网络时代,眼球为王,各种噱头层出不穷。以前流行文娱搞笑,现在连严肃的政治报道也在追仿了。我建议人民网干脆把“直通中南海”改作“面谏圣上”,会更火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