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撞加保费,撞人反而没事 [2011/12]
- 误施“美男计” [2012/05]
- 那个曾经坐过我车后座的女同学 [2012/01]
- 拱猪和麻将的三俗趣事(18+) [2011/11]
- 叫春的女人 (18+) [2012/10]
- 回国遇到麻烦 [2011/10]
- 说说我遇到过的骗子 [2014/11]
- 旅途中的趣事与乐事 [2012/01]
- 那个年代的家暴 [2011/09]
- 京城往事(26)人物志之五:捡废品的大忠 [2011/07]
- 原创微型小说:门外来了FBI [2011/07]
- 京城往事(23)京城人物志之三,部长的司机 [2011/07]
- 生活比戏还要精彩 [2011/12]
- 到底应不应该禁售鱼翅呢? [2011/06]
- 京城往事(24)京城人物志四,美丽的女孩儿--小倩 [2011/07]
- 今夕是何年?怎么TM这么多的禁字! [2012/03]
- 京城往事(37)圣诞节与西什库教堂 [2011/12]
- 舞文弄墨参赛作品:“南蛮子”大妈 [2012/07]
- 京城往事(19)电报大楼的钟声 [2011/06]
- 京城往事(28)书店和图书馆 [2011/08]
- 感谢网友宜修,同时做个自我检讨 [2011/08]
- 十八扯 [2012/06]
- “二等车”之未竟爱情 [2012/01]
- 心里有火找谁发? [2011/08]
一九六三年春,杨兴旺从部队转业分配到京城医院任保卫科长。这家医院是区卫生局下属单位,规模不大,连勤杂工都算上也才两百多号人。杨兴旺的组织关系和户口档案从部队转到地方,院里分给他一筒子楼单间,虽然只有一个人的户口,但他是已婚有家室的人,而且是转业干部,不可能让他去住集体宿舍。
杨兴旺在京城的熟人不多,经常有联系的也就是几个部队转业下来的战友,其中关系最密切的要算比他早半年转业,分配到东方机械厂的孟祥林。杨兴旺下了班没事常去孟祥林家里喝酒聊天打牌。
孟祥林劝他把老婆也弄到北京来,“趁着转业分配工作正好把嫂子的户口一起迁到城里,这样粮票油票工业券还能多领一份。”
“家里还有老人,身边总得有人照应。”杨兴旺有他的想法,老婆桂枝留在乡下,前两年闹饥荒,城里粮食供应紧张,乡下虽然也不宽裕,好在村里各家各户都有一块自留地,前院后院种蔬菜,再收点棉花,旱烟叶之类的,可以换点零用钱。生产队里分的口粮供一家人吃饭不成问题,自己在城里上班挣工资,每个月都有现钱,这种工农结合的家庭模式最理想。要是把老婆的户口也迁进城,村里按人头分的那份口粮就没了,国家只给城镇非农人口分配粮票,吃粮要自己花钱买,两下里一比较,还是让桂枝留在乡下老家更合算。
转过年来,桂枝怀着身孕来城里探亲,儿子大军在杨兴旺工作的医院里降生,年近三十才初为人父,杨兴旺别提有多开心了。过了满月,杨兴旺抱着儿子,兜里揣着医院开的出生证明去派出所报户口。
派出所户籍科负责办理户口登记的是一个年轻女民警,人长的不算很漂亮,眼神里透出一股刁蛮劲儿。女民警接过杨兴旺填写好的材料,粗略扫一遍,抬起眼皮问,“孩子母亲的户口呢?”
“在老家。”
“那这孩子的户口要回老家去上。”女民警一脸的公事公办。
“我的户口是在北京,孩子应该随我。”杨兴旺赶紧解释。
“那不行!孩子得随母亲,母亲的户口在哪儿孩子的户口就落在哪儿。”
杨兴旺真有点急了,“孩子随我的姓,姓杨,户口也该随我吧?”
女民警不屑地一撇嘴,“孩子是吃你的奶还是吃他妈的奶?吃谁的奶就随谁!”
这一下可把杨兴旺惹火了,反问道,“你这是怎么说话呢?难道你是吃你爸的奶长大的?”
女民警闻言气得涨红了脸,抬手拍了一下桌子,“你怎么胡说八道!诚心捣乱!”
两个人吵架的声音越来越大,终于把在里屋办公的秦副所长惊动了,秦副所长走出来问女民警,“怎么回事?”
杨兴旺正在气头上,大声质问道,“我儿子随我的姓,我要给他订牛奶,你们这个女同志说孩子吃谁的奶户口就随谁,那我让孩子吃牛奶!你说孩子的户口该随谁?是不是吃牛奶的孩子就应该随奶牛,把户口落到养牛场去!”
秦副所长看杨兴旺的火气很大,先把女民警支到后面去,缓和一下气氛,然后把杨兴旺让进里屋坐下慢慢说。秦副所长一边听杨兴旺陈述事情经过一边翻阅杨兴旺的材料,看完才平心静气地劝说杨兴旺,“我们的同志年轻,刚才说话有点不礼貌,我先替她给您道个歉,不过像您这种情况,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孩子的户口应该落到您老家去,因为孩子是由母亲喂养,您也是国家干部,知道遵守国家政策,这事应该不用我多说吧?”
回到家,杨兴旺想起孟祥林说过的话,后悔不迭,当初只考虑经济因素,没想到孩子的未来,现在遇到麻烦,怎么办?
杨兴旺急急忙忙地去找孟祥林商量,孟祥林笑道,“不听圣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麻烦了吧?”
“你就别说风凉话了,我这不是找你拿主意来了嘛,别废话了,快帮忙想个办法,我儿子的户口怎么解决。”杨兴旺跟孟祥林关系过硬,说话用不着客套。
“其实呀,还有一招,不过就看你敢不敢了。”孟祥林话说了一半。
“有什么不敢的。”杨兴旺看到一线希望。
“我们厂里有一个人跟你的情况有点类似,他爱人的户口也是在农村,生了孩子要上户口,结果派出所不给办,叫他回农村老家上户口去,这人急了,到处去闹,让厂里给他出份证明信,他去市公安局,民政局上访,要求解决问题,听说上个月他爱人和孩子的户口批下来了,这叫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第二天,杨兴旺去院党委办公室找杜书记,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希望单位出面帮助解决。杜书记对杨兴旺的要求表示理解。杜书记说,“两口子长期两地分居肯定会影响感情,对教育培养下一代也不利,你有困难组织一定会尽力,你有困难心里着急大家都能理解,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你是党员又是转业干部,去派出所吵架,影响不好。”
说着,杜书记在杨兴旺手写的申诉材料最后一页落款处盖上单位公章,签字,“我先给你透个信儿,组织上正在酝酿新一届的党委委员人选,你是榜上有名,在关键时刻可别出什么问题。”
出了杜书记的办公室,杨兴旺在心里翻来覆去地合计,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杨兴旺把那份有杜书记签字盖章的材料交到有关部门,回来耐心等待结果。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交上去的材料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桂枝耐不住,多番催促他去查问,杨兴旺拗不过,硬着头皮去问。接待他的人叫他回去继续耐心等,这一等又是大半年,杨兴旺心里惦记的两件事没有一件顺利,党委委员人选的事一拖再拖,议而不决。左等右等,等不到北京户口,桂枝一赌气带着儿子回老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