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厨房海鲜(一) [2010/08]
- 几种我不熟悉的英国蔬菜 [2010/08]
- 健康的香草(Healing Herbs) [2010/07]
- 开心难忘的英国万圣节Halloween [2010/11]
- 英国厨房海鲜(二) [2010/08]
- 涉外婚姻谈 [2010/08]
- 回想第一次尴尬的出国安检 [2010/07]
- 我在英国穿耳洞 [2010/07]
- 英国文化之问候 [2010/07]
- 英国杂志评选出25名不朽的银幕明星 [2010/09]
- 瑞士,世外桃源的童话世界 [2010/08]
- 谢菲尔德庄园城堡:玛丽女王的悲情人生 [2010/08]
- 英国厨房 [2010/07]
- 我的英国支票簿 [2010/08]
- 啧啧怪事,一女人竟然在巴士车上脱裤子!!(有点那个,不喜勿进) [2010/09]
- 我和洋老公的点滴文化差异 [2010/09]
- 恐怖!吸毒者竟然躲在我家的垃圾房! [2010/08]
- 剩女潮 [2010/07]
- 梦里水乡周庄 [2010/08]
- 我在英国的第一份酬劳 [2010/08]
- 呜~我国内的表姐两夫妻为了救不相识的小孩双双丧命!! [2010/08]
- 我陪洋老公学中文 [2010/10]
- 70后,你为何结婚?你又为何离婚? [2010/07]
- 厨房事故 [2010/07]
- 老妹 [2010/09]
- 犯头痛 [2010/09]
- 英文仍需提高 [2010/09]
从小到大,我最喜欢的东西可能就是书了。我童年的时候没啥娱乐和玩具,唯一记得就是父亲出差带给我一个布娃娃,其他就全是书了。小时候邻居家藏有好多小人书,我整天就赖在人家那里,那家有个女儿和我年龄相仿,我巴结讨好她,为的能多借几本小人书回家看。70年代,小人书真的非常流行,图文并茂,有些是插图画,有些是电影画,还有些是漫画。我全部看得津津有味,《阿童木》、《红楼梦》和《红舞鞋》是我印象最深的小人书了。《红舞鞋》里,女孩梦想能跳舞,但穿上那双神奇的红舞鞋,她不能停止,一直跳到S。这个故事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
上小学,我看小人书的热情有增无减,下了课经常去学校外面的租书摊,那里的小人书更多,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但凡能有的童话全部看完。常常是看到人家收摊才依依不舍回家。有时候能借书回家,一边走一边看书回家,经常走到天黑了还没到家,父母常着急等我吃饭。那时回家要穿过一片田地,有一次边走边看书太专注了,竟然一脚踩偏掉进田地了,一身泥水回到家,老妈吓一跳,她一边给我洗,一边说能少看点不。现在厚厚的眼镜就是这样看出来的。
小学四年级,由于身体虚弱,终于休学住院了。我住院的地方从阳台可以看到小学操场,通常同学们上体育课,总会冲这边喊一声,跟我打个招呼。我住院一点不闷,老妈拿了很多《儿童文学》给我看,我感觉其实上不上学没所谓,不用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了。那时记忆最深的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可不是小人书,而是厚厚的小说,是我刚工作的堂姐怕我闷买给我。太好看了,我看了后怎么也放不下手。有些书不管多长时间你不会忘记。这位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天马行空的想象,那些仙子那些飞鸟,那些风土人情,甚至那些很苦涩的地理描写,我入迷了。我才知道原来世界真的很大,原来还有好多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风情。整个住院期间我就捧着《骑鹅》了,仿佛跟着小男孩飞翔在北欧的天空。
小学五年级到初中毕业,是我看书的全盛时期。基本我了解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在那时完成。我办了地方图书馆证,把那些架子上厚厚大头本一本一本啃下来。中国四大名著就不用说了,其他如《基督山伯爵》、《福尔摩斯》、《简爱》、《呼啸山庄》、《雾都孤儿》、《双城记》、《傲慢与偏见》、《蝴蝶梦》、《飘》、《悲惨世界》和《茶花女》等等,那时地方图书馆有啥书我就看啥了。小学毕业时,还赶时髦喜欢徐志摩、席慕容和汪国真的诗。当然那时还流行琼瑶爱情小说,一个姐姐借给我全套琼瑶,导致我早熟。我最喜欢的是《窗外》和《情深深雨朦朦》,还经常幻想能有像琼瑶小说里那么美不可方的爱情,尤其师生恋。可惜直到读完大学都没能实现师生恋,我想那是因为我读书期间很木纳,毫无出众之处,和老师的关系一直很冷漠,属于那种中庸躲在角落的学生,既不很好也不很差,老师当然注意不到。还有,经历过生活才明白,琼瑶那一套基本天方夜谭,爱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不是你优雅等着就会有白马或者黑马王子来找你。想幸福还要自己争取。
高中由于忙着考大学,同时谈了个小小初恋,没怎么看书了。倒是那时开始注意起中国文学的魅力,完全感谢我初恋的他。他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很深厚,经常琅琅上口一首又一首优美的古诗词,他送给我一本很厚的古诗词辞典,扉页上还写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哦呵呵,一下子敲开了少女的心扉。这家伙物理还学得特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我们经常一起上课偷看金庸全集,还有二月河的清王朝系列,那时刚刚出版。看完这些我不过瘾,又把古龙和梁羽生能在市面上找到的武侠小说全部看完。整个高中基本沉浸在古代文化小说当中了,看完那三大侠的书,根本容不下其他武侠小说了。我看书一直都有个特点,就是喜欢那作家,一般会搜寻其所有的作品,好看的全部看完,不好看看到那本就停止,以后不会再涉足其任何作品。
大学专业是父亲钦点的经济类,90年代特流行。我毫无兴趣,对数字尤其白痴,数都算不准,更别说学经济了,所以基本大学期间我都在混。图书馆倒是我经常去的地方,可我基本在看文学,那些厚厚的诗词辞典就是这样一页一页读完,有时候不尽兴,还抄了好几本古诗词。这其中有个原因,因为和那个他继续通信,两人每天一封信,每封信还编好号码。这家伙还经常满篇古诗词,我没法,只好跑到图书馆搜寻更多的古诗词来回应他。大学期间看的其他书,完全受班上女生的影响。我们是理科班,全班只有十六个女生,正好住四个宿舍,谁买了书,基本都会轮完每个宿舍。大学期间总体基本看民国文学,张恨水、张爱玲、林语堂和钱钟书的长篇。那时很奇怪,全班女生的看书品味很一致,大家还喜欢台湾散文家三毛、张晓风和香港小说家亦舒。亦舒是我大学女生的共同回忆,她的小说影响了我们很多人,那天和校友聊天,她的名字竟然还是亦舒的小说名。大学忙碌地谈恋爱,忙碌地看书,但我没曾想到大学不像中学那么好糊弄,终于一次高数考试不及格,赶快收心,好不容易跌跌撞撞拿到学位了。
工作后,人变得很浮躁,渐渐看不下书了,而且非常挑书。开始喜欢言实小说和人物传记,农村的、文革的,如莫言《丰乳肥臀》和陈忠实《白鹿原》。当然日下流行年轻作家的安妮宝贝和安意如,还有《杜拉拉升职记》,我还是喜欢的。来到英国后,尤其饥渴中文书,经常做梦梦到国内家里我那一柜子的书,我慢慢后悔出来只带衣服不带书,衣服能穿多少件,书确是时时要读,温暖床头的。我跟Ian说,下次回国带满礼物,回来时就装满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