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知返苏维埃

作者:mali50  于 2025-3-27 03:1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6评论

迷途知返苏维埃    马力

北方泊来品苏维埃的原意是人民委员会,而不是苏联。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而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国家。各加盟共和国具有退出联盟的选择和权利。今天的俄罗斯在苏联时期是一个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加盟国之一。苏联的这种联盟政治在形式上与今天的欧盟(也可以译成欧联)差不多。说苏联解体实际上是指共和国联盟的解散,而不真地是一个国家的解体。文章标题说的苏维埃迷途知返不过是一个比喻,即有些人能及时改错止损,而不是回到苏联的意思,毕竟苏联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这么说不妨先看看以下的视频。

视频简单介绍了俄国近年来的国有化进程和最新的国有化进展。在过去的一年内,俄国已经完成了2.4万亿卢布的私人企业国有化。而在2023年就已经国有化了一万亿卢布的资产。2024年至少有67家私营企业被国有化,其中包括被外资控制的多家企业,和上世纪九十年代被非法私有化的俄国企业。如此规模的国有化并非只是为了充实国库,而应是看到了私有经济的弊处和国有经济的优势。由于俄罗斯之前就是公有制的国家,所以说是迷途知返。但国有化并不等于之前的公有化,其中的道理会在后面说到。

根据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包括财产制度,不是随心所欲挑选的,而是受生产力的制约和安全环境的影响。生产力对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决定作用不难理解,但安全环境对国家制度的影响却几乎无人知晓,因为很少有教科书提到这一点。俄罗斯制度变化的故事还得从几十年前,甚至百余年前说起。如今世界各国对冷战历史的解释汗牛充栋,但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和历史逻辑。只是根据成王败寇的懒汉思维,将一顶顶子虚乌有的桂冠戴在了连自己也不知情的胜利者头上,却没有可靠的数据来证实。为完整起见,需要在此简单回顾一下历史,戏说从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分为东西两大阵营。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东半球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西半球则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这种分类法只是涉及到社会制度的表层,因为冷战时期的经济学,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卡尔.马克思还是亚当.斯密,都未能从最本质的经济基础上揭示出这两种社会制度根本性的不同。这个根本的不同就是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经济在运作条件,企业生产的投资手段,和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方面的不同。

西半球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以货币资本为主要或唯一投资手段的资本经济。从土地垄断的农业王国转向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并发展资本经济需要足够的原始资本。而原始资本的积累,叫作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通过长时间的和血腥的掠夺过程完成的,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剥夺南方种植园主推行强制的工业化也同样血腥。相比之下,东半球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城市生产资料由国家管理,农村的则由集体管理。这种新的经济制度不是一种主观选择,而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无奈选择,或者说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当初的苏联和中国都是从落后的农业国家通过民主主义革命踏入社会主义的。这与马克思所预言的由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完全不同。

苏联成立的早期受到西方国家的联合入侵。连刚刚复国的小国波兰都能入侵和打败苏联,迫使苏联签订割地赔款的城下之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迅速实行工业化才能对抗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犯和威胁。然而这些新生的国家既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也没有发展资本经济的原始积累。因此只能采取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跳过漫长的资本积累过程,使劳动可以直接投资到工农业生产中,而不需要首先被资本所购买。这种迅速的工业化要求就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需要。这不仅开创了工业化中新的启动条件,还改写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使劳动成为创造财富的最根本的独立资本,而不只是资本的商品和奴隶。

由于劳动可以直接投资,就不再需要资本家,从此创造了一个没有资本家的全新的工业发展模式。没有资本家也就没有资本家的按资分配和对利润的个人占有,避免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同时由于劳动可以直接投资,每个人都可以投资自身的劳动,做到全民就业自产自销,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效益。又由于分配可以绕过市场上的货币交换,不会因有钱人的货币储蓄产生市场剩余和产能过剩,也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的长远效益。然而所有这些好处都不是当初制度设计时就明白的,而是在后来的经济发展和与西方国家的对比中才显现出来的。这里可以顺便解答公有制与国有制的一个重要区别。国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国家。国有企业也是通过用货币报酬来招聘工人。劳动一般不能直接投资,产值的实现也绕不开市场。最典型的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因此国有制企业并没有公有制下的那些优势。

西方阵营为了阻止东方阵营的发展,按照资本经济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经济制裁和市场封锁。然而制裁是一把双刃剑。制裁社会主义阵营的同时,也是反过来制裁自己。那时西方经济学还没有从理论上阐明一个事实,即资本经济是不能在孤立系统中发展的,但自给自足的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因此资本经济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制裁和封锁,最后失败的必然是资本经济国家。上世纪美国制裁社会主义阵营失去了半个世界的市场,造成黄金美元崩溃,历史上首次出现预算和外贸的双赤字。经济上的失败使政治风暴席卷而来,美国因此面临着解体的风险。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于是有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鞠躬求和希望结束越南战争,打开中国市场解禁对华制裁,从而让美国摆脱孤立状态起死回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接受了世界银行的几百亿贷款用作原始资本,将原来的劳动投资型经济逐步转向了私有化的市场经济。由于国家将原先城市居民的免费福利变成现金发给个人,老百姓顿时觉得天上掉馅饼,望着白花花的银子乐不可支。这一招资本阳谋果然有效。中国的北方邻居和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看在眼里羡在心上,引发了它们的新思维。西方国家于是照葫芦画瓢,用同样的资本阳谋和颜色革命颠覆了东欧国家。当中国和东欧国家脱离了苏联的平行市场而转向美元市场后,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工合作型经济走向崩溃。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苏联领导人想来华借钱,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却开导苏联学习中国经验,向美国贷款走市场经济的快车道

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连背叛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使苏联领导人对共产主义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也使苏联经济不断下滑。即便劳动投资型经济优于资本经济,并创造了更快的发展速度,但理想究竟改变不了人性的自私贪婪和鼠目寸光,也因此敌不过美元。苏联富裕的加盟国不愿再补助相对贫困的加盟国,并因此萌生退意。1991年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首先退出苏联后,补助负担最重的俄罗斯便跟着第二个退出苏联而独立。但在当时,苏联的多数加盟国是反对苏联解体的。独立后的俄罗斯接受了美国的休克疗法却没有获得美国承诺的贷款,因为这时的美国已经拿下了东方阵营的最后一个堡垒,不再需要榜样的力量。

休克后的俄罗斯实行了几乎是完全的私有化,却没有看到私有化市场经济的任何好处。卢布大幅贬值,通胀迅速提高,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人口也大量减少。其惨状不亚于经历了一场战争。上了当的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因此后悔不已引咎辞职,并推举普京接任领导人。对比苏联解体前后的经济状况,有良知的俄罗斯人都知道苏联走错了道路。除了二战苏联从未发生过如此惨烈的经济危机和生存危机。但要从私有化的资本经济回到劳动投资型经济已经不可能了。普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其最大的努力,从资本手中夺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战略资源,从极端私有化的经济状态中恢复到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好在俄国保留了过去的一些免费服务和按需分配,这些无价市场经济不仅减轻了人民的生活压力,还有效地吸收了市场剩余和过剩产能,减少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保护了经济的平衡与持续的发展。

这种私有化的有价与无价市场经济相耦合的新模式在三年的俄乌战争中经受住了西方国家最疯狂的制裁,反而拖垮了欧洲国家的资本经济。正是因为俄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内循环能力,外部制裁无法撼动卢布的购买与投资功能,也破坏不了无价市场调节资源和产能的分配功能,避免造成产业失衡带来的经济危机。因此西方制裁对俄国经济的影响不大。普京目睹了内循环自生性经济在战争中的韧性,之前趁私人资本和企业外逃之际就加强了国内的战时计划经济。如今尝到甜头的俄国进一步发展国有经济是加强国力的不二法门。即便是美国这样的自由经济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海外贸易受阻也不能不实行战时计划经济。因此西方国家完全清楚计划经济的威力。只是在平时因为私有经济的自私性和排他性,不会以牺牲自己来服从统筹兼顾共同发展的任何计划。这也是西方世界千方百计要解体社会主义经济的原因。

迷途知返俄罗斯。知错即改而不是晦病忌医,正是俄国被休克后能够起死回生,又能在史无前例的制裁中屹立不倒的原因,也能让今天的川普总统服软认怂。经过宗教理想主义和理性理想主义双重洗礼的俄国,有着现代理性思维的传统,产生过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俄国和苏联还在近代史中屡遭西方国家的入侵,超出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许多倍。这一切都没能征服俄国。西方世界贬低俄国人是因为害怕和嫉妒。将俄国人说成蒙古人就是为了把欧洲人谈虎色变的黄祸说成是俄国人的罪恶。实际上俄国人并没有侵犯过西方国家。中国大可不必人云亦云孤芳自赏,而应该学习俄国人实事求是的精神,知错就改从善如流。摸着石头过不去的就回到阳光大道上,不必为历史泡沫英勇献身视死如归。

打败过法西斯联盟入侵的苏联领袖斯大林曾经说过:

我们要的是俄国人的大胆,和美国人的求实精神

我们学习美国学什么?

——求实精神!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rfw1972 2025-3-27 17:37
苏联解体时没有为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做妥善处理为今天种下祸根。政治要为最坏做准备,才能最好。
回复 mali50 2025-3-27 21:24
rfw1972: 苏联解体时没有为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做妥善处理为今天种下祸根。政治要为最坏做准备,才能最好。
当时被所有盟友抛弃的俄罗斯是气疯了,只想摆脱负担顾不上太多。如果不是乌克兰坚持脱离俄语体系非要加入北约不可,也不至于有后来的算旧账。
回复 Wuming123 2025-3-28 06:32
其实普定的神勇的关键还是国际石油的涨价。当石油落到苏联崩塌的20块,现在的俄罗斯照样撑不住。川普每天叫喊着大力挖石油,就是想把油价打下去。到时候俄罗斯就有蔫了。
回复 mali50 2025-3-28 06:56
Wuming123: 其实普定的神勇的关键还是国际石油的涨价。当石油落到苏联崩塌的20块,现在的俄罗斯照样撑不住。川普每天叫喊着大力挖石油,就是想把油价打下去。到时候俄罗斯就
掉到$20不太可能。美国的产油成本高于俄国很多。即便中东产油国的成本现在也高于20美元,加上运输就更高。到那时产油国基本停产。发达国家缺油更撑不住,连日常生活都维持不了。而俄国至少本国工业和农业可以维持,只是不能从西方大量进口,就跟现在差不多。生活没有问题。另外俄国还可以出口粮食,化肥,矿物,军火和一些工业品。欧洲没有能源生产不了,市场就是俄国的了,情况可能好于现在。所以俄国根本不怕。现在储存大量黄金就是以防这种情况。最不利俄国的实际上是中低油价,略高于中东国家的成本。但中东国家也会减产迫使工业国能源涨价。
中国人很多想法其实是杞人忧天。其他国家的人都死了,俄国人就不活了吗?反过来其他国家的人都死了,欧美人就很难生存,如果不去别处开发能源的话。
回复 Wuming123 2025-3-28 23:32
mali50: 掉到$20不太可能。美国的产油成本高于俄国很多。即便中东产油国的成本现在也高于20美元,加上运输就更高。到那时产油国基本停产。发达国家缺油更撑不住,连日常
很难说,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对石油(化石)能源的需求会逐步下降。石油也不像人们预测的那样会很快枯竭。在2002年,竟然落到了20几块,虽然后来暴涨到过150,但是得益于美国hydrocrack的发展,2020又回到30几块,逼得Opec减产!再看看当年苏联崩塌的时候,油价竟然不到20块。

世界级别经济危机,在接下来的几年是没有悬念的。美国的关税战,必然会导致制造业重新洗牌,对能源的需求肯定会减少。油价的跌落也没什么意外。至于生产成本?有时候,赔钱也得生产,一旦关闭油田,重启的工程量大的可怕。2000油价导致 加州的油田几乎全部歇业,在2005油价暴涨的时候,许多公司试图重启,工程公司,建筑公司人山人海,几乎把油田淹没。可是好景不长,还没有开始生产,就被迫关闭。到了2008,油价回落,Hydrocrack成熟,加州的油田立马就人去楼空,一直到现在。虽然加州的开采成本也在30块左右,但是德州的油田不足20。

明后年,油价落到30~40是可以预见的。
回复 mali50 2025-3-29 00:02
Wuming123: 很难说,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对石油(化石)能源的需求会逐步下降。石油也不像人们预测的那样会很快枯竭。在2002年,竟然落到了20几块,虽然后来暴涨到过150,但
苏联解体与石油无关。那时在西方制裁下的石油出口本来就不大,中国的进口也不大,几乎没有。所以之前很少说苏联是资源出口国。中苏在阿富汗对抗后实际上已经处于敌对状态。苏军于是撤出金兰湾。当时的石油价格本来就很低,20也就是略低一点。所以过去从来不说苏联解体是石油减价的原因,最多说是经济衰退,计划经济僵化。其实苏联经济并没有出现中国现在的困境和美国70年代之后的多次危机,只是增长率减小。现在油价涨到100以上就说苏联解体是油价太低。西方社会学经济学是不讲科学的,只讲利益,不敢承认社会主义经济的优势,却又从来不能证明资本经济优越,只能靠造谣贬损。美国石油出口多于俄国,却只说俄国是靠资源出口。这才是资本经济没有未来的原因。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9 00: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