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马力
最近中美两国在南海的冲突被媒体抄得沸沸扬扬。不赶这趟热闹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于是也来纸上谈兵当回纸诸葛。理论上说资本主义就是战争。海洋是海外贸易的通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来,一直伴随着争夺港口、出海权和海运管理权的战争。早的不说,美国的兴起与在美西战争中打败西班牙,夺得太平洋中部岛屿,打通与亚洲的海上贸易有关。一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把德国的大洋舰队困在“牢笼”威廉港内,成为一支表面上的“存在舰队”。由于无法通过北海进入大西洋,德国经济很快失去资源陷入困境。二战中,英美强大的海军再次对德国进行了成功的海洋封锁,给德国的军事进攻和后勤补充造成极大的障碍。在飞机运输已很发达的今天,海洋运输仍占有低成本的绝对优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首先是知其战略意图,以便实施有效的对策。六年前奥巴马刚上台的时候,我根据当时美俄打得火热的现象评论道:“有迹象表明新总统有可能改变布什联中抗俄的战略,反过来实行联俄抗中,至少争取俄国中立。奥的战略显然比布什的现实、易成和更利于美国,尤其是美国欠中国大笔钱的时候,也更符合毛泽东分化瓦解由弱到强各个击破的思想,也许还是希拉莉巧实力的一部分。与中国打一场局部战争对美国太有诱惑力和意义,因为是用中国的钱打仗,美国无论胜负都无损失甚至还有赚,而中国则要承担战场上的和外债上的双重损失。”这个策略先被中国拯救美国的刺激计划,后被俄乌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冲突搁置,如今算是重回轨道。
南海之争在美国强盛的时候,美国可以根据单一需要迅速出兵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韩战、越战和伊拉克战争都是如此。但在美国走向衰落的今天,再次对强大对手动用军事力量便不能不三思而行。因此有理由认为美国介入南海的目的是多重的。最容易理解的是围堵中国和孤立中国。对信奉“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国家来说,任何国家都是潜在的对手和未来战争的对象。因此设法把中国海军困于军港里成为另一支“存在舰队”自然是很美的幻想。此乃反对中国扩岛的第一个理由。其二,围困中国海军还需要挑拨中国与邻国的矛盾,以便利用岛链国封锁中国的海上通道。两国争端以维护南海国家的海洋利益为口号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其三,前面说的经济目的实际上更重要更迫切,因此西方媒体对此必然讳莫如深,生怕中国不会跳进陷阱里。最好是让中国开第一枪,便可理直气壮地冻结中国的战争资源。中国固然不会轻易上当,所以就用各种方式,从责骂、威胁到军扰,激怒中国士兵擦抢走火。如果主动硬上,则需要有一定的战场规模才能找到冻结中国资产的充足理由。然而美国在南海打赢局地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濒海舰火力不够,航母不敢靠近,水下潜艇难逃中国最新的反潜侦察。于是只剩下暂时的空中优势。没有水面配合,优势无用,最多能炸毁岛上设施。但如得寸进尺派水面力量进攻,则很可能失败丧失霸主地位。当然中国也会付出很大代价,甚至航路被封。除了中国沉不住气冒失上当,达到这个目的风险和代价都很大。
其四,对美国来说最现实的目的是利用中国背负的外债包袱迫使中国就范。这个范就是抛弃习政府新的国际战略和经济政策,重回胡温时代屈从于美国指挥的路线,尤其是放弃新政府恢复发展远程战略武器和核武器的决策。一直说改革派买下巨额美债是为自己保驾,如今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了。有人想越雷池一步,美国就以此要挟中国。其五,改革派的保护费还有更实际的用场。当反腐整治了中国的鹰派后,接下来有可能转向亲美的腐败人士。改革派的保护费就成了护身符。西方国家自然希望新政府在巨额美债受到威胁的沉重压力下,有可能知难而退,重新修正反腐方向,重用那些崇洋媚外的改革领导人。
这五个目的如果靠谱的话,摆在中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屈服放弃争端,要么破釜沉舟,利用海洋大国输不起的心理在家门口打一仗。但无论哪条路,目前或将来的代价都很大,阻力也因此很大。于是就衍生出第六个目的,就是利用这些困难和压力迫使走强硬路线的习大大让位,然后各让一步。媒体也已开始放风。这些目的一环扣一环,本来就是一个起因造成的连环套。新政府上台时,就有人建议再用实践标准经验前后三十年,尤其是对比真实GDP的增长率。但在无压力时感不到燃眉之急。如今当反腐矛头转向时,改革派的护身符就派上用场了。改革派打败了毛,还想要打败习。
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孔明最得意的时候也没干过这事。由于南海争端有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多重使命,不是靠单纯的军事准备就能对付的。本来南海问题不是问题。如果不因改革而延缓了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中国在领海纠纷中可以联合邻国一起向外扩张分享所得皆大欢喜。如今却被困于近海,不敢应对挑战。中国需要对陷自身于孤立和被动的三十年改革进行全面反思,变被动为主动。最近发布的《白皮书》只限于军事对策。既然美国希望中国更加透明,中国可能会干脆告诉大家将在填过的岛礁上建设气象水文观测站,航行指挥塔和海洋生物研究站等民用设施,使其免于军事攻击。而机场可用于商业和科研目的,运送民用设备器材食物淡水等。这些岛礁还可用作旅游,让青年人体验海岛生活。当然既然是领土就有国防。摆上导弹飞机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