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者:谢盛友  于 2025-9-12 03:4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3评论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香港民主派媒体大亨黎智英的儿子黎崇恩9月9日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我很痛心这样说,但如果我父亲死在狱中,他实际上会成为更强大的自由象征,成为为信仰的殉道者。”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首次提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成书于1907年民主革命萌芽期;肯定其诗歌中体现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斗争精神,借此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撄人心"的妥协倾向。1907年《摩罗诗力说》的文学评论中,鲁迅首次提出了这种抗争意识的价值维度。

香港有个佐丹奴黎智英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将其列为“祸港四人帮”之首[1]。黎智英(Jimmy Lai Chee-ying,1948年12月8日-)7岁时,家里的大人四散,父亲去了香港,两个姐姐和哥哥在读高中和大学时都被调派到不同的地方,很少回家,而母亲被关起来劳动改造。家里只剩下他、孪生的妹妹和轻微智障的姐姐。他们三个小孩子除了邻居偶尔照顾,几乎自生自灭。开始时,他们依靠变卖家里的烂铜烂铁来换取一些生活费,挣不到钱时只好捱饿。后来,一个卖黑市的大婶到他通灵道的家中找他去火车站帮旅客搬行李挣小费,而他也试过卖其他东西。之后,他妈妈劳改放了出来,他仍在做,因家里需要他挣钱,直到十二岁偷渡去香港为止。

根据其著作《我是黎智英》的自述:“解放后,父亲叛逃香港,家财散尽,母亲也遭批斗送去劳改,8、9岁就要赚钱养活自己和姐妹。曾经替一名香港旅客搬运行李,但是他没有赏钱,只给一块由香港带来的巧克力,由于从未见、食过,放入口后,觉得是天下间最美味的巧克力。我心想,这是香港人,巧克力必来自香港,香港必是人间天堂,所以我也应该去香港了!”

1960年,他从中国内地偷渡到香港后白手兴家。黎智英于12岁时只身携带1元港元经澳门偷渡到香港当黑工,其最初月薪为3美元。16岁那年,他在红磡一家做假发的工厂当小职员,主要负责对外物料交收和车间生产收发的工作。

后来,受人启发努力读书,曾经当过销售经理;但因公司对其记过处分一次,下定决心自己创业。他虽只有小学学历,但依靠自学说得一口流利英文,又在投资股票上获利丰厚,并于1981年,创办佐丹奴时装连锁店。

黎智英1990年,将持有的佐丹奴股权出售,在香港创办壹传媒集团,创办《壹周刊》。1995年,创办《苹果日报》,日发行量曾超过70万份,当时其财富已逾5亿美元。1999年6月,创办线上零售“苹果速销”(adMart),2001年,将其传媒事业扩展至台湾媒体市场,创办台湾《壹周刊》。2003年5月,创办台湾《苹果日报》,并将香港的八卦风与狗仔队文化带入台湾。2008年10月,辞壹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职务,留任董事会主席。2009年起,在台湾筹办壹电视,经多次申请执照,于2010年12月28日正式开播。

黎智英深知,对民主运动的支持有可能让他系狱,但他表示,自己毫不后悔,“我是个除了金钱还需要其它人生意义的人”。

因参与了在香港这个特别行政区去年发生的民主抗议运动,他和其他14人一起遭起诉,有可能被判处最高5年监禁。出于法律原因,他不愿就此案表态。

不过,这位12岁来香港、打拼多年终至成功的企业家表示,他毫不后悔对抗议运动的支持。他说,"我两手空空来到这里,我所得到的一切都归功于此地的自由。或许,现在是到了我回报这一自由的时候了。"

很多港人心目中的英雄

在这个半自治的特别行政区,黎智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充满斗志、白手起家,而且是唯一一个不惮与北京叫板的大亨。中国官媒则视他为"叛徒"、去年抗议运动的幕后推手,并指控他与外国势力勾结图谋颠覆中国。

被问及他为何不像大多数香港企业家那样保持沉默、乐享富贵时,他回答说,"我就那么参加进去了,不过,我觉得这是对的。"他说,"或许我天生是个叛逆者,但我是个除了金钱还需要其它人生意义的人。"

注释:

[1] 王平. 看清“祸港四人帮”的真面目(望海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8月19日, (第10725号)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3 回复 Wuming123 2025-9-12 12:50
在总督彭定康时期,他可说过一句,要直选总督? 支持过任何主张港人治港的任何群众运动?
回复 rfw1972 2025-9-13 05:05
Wuming123: 在总督彭定康时期,他可说过一句,要直选总督? 支持过任何主张港人治港的任何群众运动?
没有文革,就没有大多数恨国党。你把别人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就别怪别人恨你一万年。
回复 屠龙刀之原界 2025-9-13 06:46
昨天看了一个香港大佬讲香港问题,觉得很有道理。他说,这几年闹事的年轻人,都是回归后出生的,也算是在”中国“长大,为啥都成了”反贼“?就是因为香港的教育系统,教育系统是英国留下的一颗最大的地雷!当年的新疆其实也是一样,新疆自己编写的中小学课纲,公然挑拨汉维矛盾,而在胡耀邦的新民族政策下,不闻不问,结果了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小”反贼“,这些反贼成了新疆骚乱的主力。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13 06: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