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和女性来2次,行否? [2017/08]
- 中国正发生大规模性革命? [2017/06]
- 德国人如何做爱 [2017/10]
- 误传和曲解的“共产共妻” [2015/07]
- 中国制造 [2015/08]
- 中国人为什么不反抗 [2022/10]
- 性爱毁了网球神童贝克尔? [2019/06]
- 马克思的《资本论》错误在哪里? [2018/04]
- 为什么中共执政不稳定 [2015/08]
- 穆斯林用女人的子宫征服世界 [2019/05]
- 厉害了,国内来的游客 [2018/06]
- 周恩来与德国女士有一个私生子? [2018/03]
-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2015/09]
-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2010/07]
- 谢盛友:李双江到底错在哪里? [2011/09]
- 谢盛友: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饭? [2010/08]
- 谢盛友:艾未未面对的法律 [2011/04]
- 新闻记者要有德行 [2018/10]
- “中国软实力”需要信仰支撑 [2018/05]
- 蒋介石发动内战? [2016/02]
-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 [2012/06]
- 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 [2010/10]
-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2011/05]
- 打台湾,你们上战场,我跟你们一起上 [2021/11]
- “我们还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吗?” [2010/04]
- 谢盛友:六四反思 [2020/06]
-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2012/02]
-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 [2021/12]
餐馆老闆的无奈
作者:谢盛友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5年公布了在美亚裔的状况,根据该数据显示,美国华人人口总数已达452万,其中自认为“中国人”的434.7万,只认自己为“台湾人”的17.3万。华人是美国亚裔中最大的族群,也是所有少数族裔中仅次于墨西哥人的第二大族群。华人总体经济状况在亚裔中处于中下水平,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美国总体水平。
在美亚裔不同族群的经济状况差距很大。最富裕的印度人,家庭中位年收入超10万美元,而孟加拉国人才5.1万美元。亚裔家庭中位年收入72472美元,华人家庭中位年收入为68435美元,低于亚裔总体水平。亚裔的受教育程度较高,25岁以上的亚裔有学士以上学位的占51.3%,其中华人52.7%,远高于美国人总体40%的水平。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华人占四分之一以上,远高于美国人总体九分之一的水平。
美国公布了这个数据后,德国VDI nachrichten(德国工程师协会周刊)2016年年初采访了我。
根据联邦德国统计局公布的资料,第一代移民到德国的亚裔,其学历并不高。根据该数据显示,27000的越南人中,10000人从事餐馆行业。15000的泰国人中有3000人。29500中国人中7000人。248000的亚裔中有48000人从事餐馆行业,只有4500人在科研行业,3500人在机械制造行业,9400人在电脑行业。第二代第三代的亚裔情况则不同,德国458000亚裔中,117000人中学毕业,170000人完成职业培训,110 000人大学毕业。
我在接受采访时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影响亚裔几千年,几乎没有一个亚裔餐馆老板希望自己的后代继续从事餐馆行业。亚裔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是很严厉的。我的儿子在十八岁以前,晚上就不准外出,除非是学校或教堂举办的活动,十八岁以前不准拥有手机,我儿子中学毕业后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读凝聚态物理,博士还没有毕业就成家,现在有两个女儿,博士毕业后在巴伐利亚科学院从事基础研究。
华友快餐店(China Fan Imbiss)1996年刚开张的时候,儿子正好开始上小学,现在我已经决定好,等到我孙女上学一年级,我就“金盘洗手”。
那时我还在莱茵笔会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和留学生杂志莱茵通信的副主编,身边的朋友个个都有了博士头衔,而我博士还没有毕业,还得经营餐馆,养家糊口,看到博士们个个风光,我心里滋味复杂。
我自己有最经典的论述:“我们这代人生来就挨饿,上学就停课;该读书的时候,我们在修理地球;该出成果的时候,我们却在嚐寒窗苦;该有作为的时候,我们必须养家煳口。”好一首趣味的打油诗,其中的故事,又有多少现在的海外学子可以体会、可以承受?
有个餐馆,小孩放学后回来吃饭,的确方便。我儿子在这里吃饭、做作业,然后是我弟弟的儿子、女儿。现在回想,滋味甜美,毕竟从华友快餐店走出一位凝聚态物理博士(我儿子),一位法律学人(我侄女),一位工程师(我侄子)。现在我太太的妹妹的女儿们还在本地上中小学,等她们长大了,我这快餐店老板真的该下课,甚至“毕业”了。
儿子中学毕业时,在美国的同学Albert (物理博士)来信:
看得我心酸。流泪的妈妈,不懂的爸爸。
移民的故事和家庭是类似的,也各有各的喜怒哀乐。
为了孩子,第一代移民注定是要做出牺牲的。
同时也为老兄欣慰。祝贺你了,有这么优秀的儿子!
儿子博士毕业时,俞力工来信:
恭喜了,盛友兄嫂。
我们一批朋友常讨论“侨二代”的种种。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侨一代能吃苦,韧性可能比二代强,但不论如何发展,都看得到自己的局限。侨二代,三代固然没有我们“开天辟地”的经历,但其发展却是无可限量,而且都远远超过我们所能预料。眼看着他们一个个出人头地,至少证明我们做父母的尽了最大努力。你们两位尤其是大家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