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宣布独立建国 [2015/09]
- 我眼中的那场动荡 [2015/06]
- 香港,你怎么了——写在香港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案之际 [2015/06]
- 过度争论正在撕裂世界社会 [2017/09]
- 也说说某些宣扬普世价值的人的虚伪 [2014/12]
- 狗眼看民主 [2015/03]
- 也说爱国 [2015/09]
- 民主义士们对美国大选避免表态 [2016/10]
- 与诸民主义士谈 [2015/09]
- 再谈普世价值拥趸们的虚伪 [2014/12]
目前在世界上不少国家与地区存在就某一话题过度讨论乃至争论的现象。下面举几个例子。
对于美国的国歌的争论。日前充满美国媒体版面的一个话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运动员唱国歌时下跪抗议的现象发出的批判,以及引发的更大的争论与抗议。不少人对于国歌的历史及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也有人批评运动员不尊重国歌国旗,当然也有人批评特朗普撕裂美国,认为他如果不把问题放大的话,这个问题不了了之最好。目前这个热点争论仍在持续。
关于某些地区是否有权独立的讨论及争论。比如台湾香港,比如美国加州,比如加拿大魁北克,再比如英国爱尔兰,日前西班牙一些城市的市长也竞相提出这样的话题并上街游行争权。一个地区有没有权利独立,是否是这个地区人民的排他性权利,这是这些争议的核心问题。换句话说,是不是我想独立就可以独立了,不需要经过他人同意?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造成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乃至动荡。考虑到这个话题牵扯到的国家之多,持续高强度的争论会导致全球的社会动荡乃至某些国家的内战。
对于性别的讨论乃至争论。尤其在发达国家,人们对于LGBT群体的讨论与认识其实已经足够深入,但某些个体及群体有进一步深入讨论、大有利用少数碾压多数的意图。比如存在一种不支持LGBT群体就不正确的政治正确的倾向,而为了保护LGBT群体的利益,不惜大肆侵犯普通人权利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存在与LGBT群体占社会的比例依然失焦,而盲目扩大对于LGBT群体的重视更会误导扭曲社会认知。
上面仅举几个例子,说明存在对于某些话题过度讨论的现象。对于任何一个话题,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来是再自然不过了。但政府、媒体乃至社会责任群体有责任有义务就某个话题引导一个正确的社会导向,其目的是维护社会正义良知与客观公正。这并不是要抹杀不同意见,但应该把一些极端的不同意见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任由一些极端观点肆意传播乃至放大,对于某些群体如未成年人来讲,显然会扭曲他们的认知。当一代认知扭曲的人成长为社会主体,则容易导致整个社会导向出现问题,甚至一些社会动荡撕裂。
有人或许认为,必须要进行讨论和争论,所谓“道理越辩越明”。其实不然。比如对于美国的国歌,有人说它歌词有歧视用语,也有人说那个词并非歧视;有人说唱歌时跪地抗议就是不爱国,也有人说人们有权不爱国。这种问题深入讨论起来,会有实际结果吗?难道要改歌词或者换国歌?即使能换国歌,能保证任何人不提出不同意见?因此这种讨论除了撕裂社会,消耗社会资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已经定下来的事,再去激烈的提不同意见,不应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因此,社会应该就某些话题的讨论达成一致,限制这些话题的过度讨论。对于已经确定的问题,或者本来不是问题的话题,应该有责任把这些讨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除了社会撕裂内耗,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