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携带干海参入境的体验 [2016/06]
- 温家宝为什么要拿掉薄熙来? [2013/10]
- 杂谈入籍的感觉 [2015/04]
- 中国官场有多黑?深不可测! [2011/07]
- 我看薄,王斗后传 [2012/02]
- 从中国官员的腐败看共产党的衰亡 [2011/07]
- 野生干海参可以进境中国,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2018/08]
- 梦鸽的要害是不听话 [2013/09]
- 老年创业的故事(三) [2014/10]
- 我看薄熙来“没事” [2012/03]
- 老年创业的故事(四) [2014/10]
- 中国最有权的不是习近平 [2016/08]
- 为什么“打黑”这么难? [2012/03]
- 唉,我的海南。 [2018/04]
-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一尊”被扒了底裤 [2019/05]
- 我所经历的“三年困难时期” [2010/07]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 [2011/12]
- 贺梅案给我的新增的教育 [2011/08]
- 我对毛泽东的崇拜和非议 [2010/07]
- 在认识美国的过程中寻找那家的出路。 [2011/11]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二) [2011/12]
- 羊儿回家 [2012/01]
- 答一位莫名其妙的网友的跟帖 [2011/11]
- 谁是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享用者”? [2010/08]
- 答SirCat [2009/10]
- 很累地活 [2012/07]
快过年了,心里常常很不是滋味;尤其听那“小小羊儿要回家”的歌谣,我这老羊也堕入了回家的憧憬。
上大一时,回家是第一快事;小背包就放在教室外的墙角,交完考卷就冲了出去,直奔永定门火车站。尽管离开车还有10个小时,就去站排了。给爸妈买点什么呢?没钱。即使是这6.25元的半价火车票,还是口攒肚挪几个月的结果。但是终究也要有点“表示”吧?其实我也是准备了的。开学时用全国粮票换北京粮票时,食堂找回我5两北京油票。我用装咳嗽药水的小瓶洗了又洗,花两毛六分钱,将它装满豆油,再用剩下的油票给别居的奶奶买了“炸豆泡”,这就是我给家过年的礼物。在陈三两(陈锡联)的领导下,沈阳人每月就三两豆油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当母亲噙着眼泪笑我的“孝心”时,我的心比喝了那油还高兴。(东北人缺油哇)
大三的寒假,我没回家。因为父亲去了石家庄“支援”,临走时为了给母亲看病借了一屁股债,也不能回家过年。家里只有弟弟和妈相依为命。后来弟的信说,他们是一面给人家“穿糖葫芦”一面听着鞭炮过年的,连“饺子”都没包。
大四的冬天,我回家了。却找不到“家”。因为为了给我看病,爸妈把房子卖了。借宿在一个李姓朋友的北炕挤住。在到处找房子的忙碌中,不觉就过完了年。
后来的日子好过了,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回爸妈的家过大年三十。10口人挤坐在只能坐5个人的小桌周围,说呀,笑呀,数九寒天里那空气却是热的。
后来日子更好过了,却是不得不在电话里团聚。
最后一次“团聚”,已经是十七年前的事了。也只有我的孩子和我的父母。大包间里女儿们和她们的男友陪伴着爷奶聊天,跳舞。我给他们唱“篱笆墙的影子”。我知道,我将要“漂流”了。
如今,我在等待北美的第十六个春节,和熙的阳光照得屋里暖暖的,静静的。我心却在那寒风刺骨的辽北平原奔驰。高高的墓地躺着我五位亲人,天人永隔,我心里只有恨,恨我自己无能,无力,无奈分担他们的苦痛。他们都是因我而走的。尽管我也是为了他们奔波。
弟弟的电话说:哥,过年了,用钱吧,我给你寄点。我说:留着,来美国看我。
弟说:看“家产”的电视剧,我哭了。我们家就没为钱纷争过。我说:因为妈是谦让的典范,只要记住妈浮肿时还把黄豆炒给我们带饭的情景,我们就不会变坏。
视频里还存放着“小小羊儿要回家”的录影,我却不知道家在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