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闯红灯的经历(被照相机给照下来了) [2013/06]
- 由中国人不守规矩引发的小感慨 [2013/11]
- 当老人摔倒之后 [2013/12]
- 电影《The Descendants》(后裔)—一部给成人看的电影 [2011/12]
- 减肥!减肥!! [2013/11]
- 读古文小品手记之三:张庭玉的“恕” [2010/03]
-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的一番话(二) [2011/06]
- 旅途中小小的不愉快 – 抱怨一下美国 [2013/11]
-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的一番话(一) [2011/06]
- 高仓健和他的三部电影 [2014/11]
- 北京人和炸酱面 [2012/09]
- 你的膝盖疼吗?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2014/06]
- 为什么在美国不可能全面禁枪 [2012/12]
- 女儿初中毕业了,悲耶喜耶? [2011/06]
- 洛杉矶暴乱二十周年纪念日 [2012/04]
- 一定要早婚早育—由母亲节的祝福想起的 [2011/05]
- 本命年 (小说) [2014/01]
- 纪念一下狄更斯 [2012/02]
- 甲状腺和练气功 [2010/03]
- 谁来扮演孩子们的牙齿仙女? [2010/04]
- 从迈克杰克逊私人医生的过失杀人案聊聊美国刑事法庭的听证辩论和陪审团制度 ... [2011/11]
- 另类的同桌故事 – 不是初恋也没有友情 [2012/01]
- 风灾手记 [2011/12]
- 写在小说《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的后面 [2010/12]
- 公司里的故事:花落谁家 [2010/05]
- 也当一回旧时北方农村的新媳妇 (女人话题) [2010/07]
- 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一) [2010/11]
- 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十) [2010/11]
小学生不知道苏格拉底有多伟大,历史书上泛泛而谈。六年级的孩子心里,妈妈的光辉形象已经大打折扣,受敬仰的程度向着零度线快速下降。但遇到挠头棘手的事情,还是可以把鸡肋一样的老妈拿过来嚼一嚼,用一用的,于是回家来问老妈。当妈的一听,神气活现起来,“怎么,你不知道苏格拉底?他是个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八卦信手拈来,“苏格拉底的老婆是个泼妇,有一天苏格拉底刚出家门,他老婆就从楼上的窗口冲着他泼下一盆凉水,把他浇得像个落汤鸡一样。苏大哲学家有句名言,一个泼妇能够使得她的丈夫成为哲学家。”
十二岁的孩子显然不能消化大哲学家的幽默,干巴巴地问,“这女人这么坏啊?”皱了皱眉头,“但是,这个不能写进考证文章里去吧?”
我对着自己哼了一声,心想,这年头,不写八卦,谁看你的文章啊?但不能让孩子小瞧了,马上想起了一个像八卦一样震撼的事实:“苏格拉底宣讲哲学得罪了人,后来被起诉,被审判,被判了死刑,他们让他喝毒药死了。”
“哦,”小家伙的两只小眼睛瞪得溜圆,但一会儿又泄了气,“不行,不够五五格式。”
我听了一头雾水,“什么五五格式?”
“就是,每篇文章必须有五段,每段必须有五个完整的句子。”
“这个容易,你就写写他的哲学思想好了,”我又精神抖擞起来,“他的主要哲学思想就是,就是。。。”咦,我忽然发现,我对苏格拉底的哲学竟然是一无所知。不过不怕,我说,“有古狗,就去古狗一下维基百科好了。”
一个周末的时间,小家伙屋里屋外地跑进跑出,忙得不可开交。到了周日的晚上,问她考证文章的大纲写好了没有,小学生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她整个周末的行动成反比,半天才犹犹豫豫地说,“没有。”“岂有此理!”我马上虎妈一下,“怎么不去查维基百科?”“查了,”她吞吞吐吐地说,“可是,可是我不知道那上面在说些什么。”
我瞪起眼来,“那不是用英文写的吗?那不是你的母语吗?英文书我看你一本一本地看,居然连维基百科都读不下来?”我把她揪到电脑前坐着,喝令她拿好纸笔做笔记,然后上网到维基百科上去找苏格拉底。
网页打开了,从头读到尾。读完以后,我脸上和女儿一样的茫然,女儿说的不错,看后真的是不知所云。记得许多年前买过一本讲苏格拉底哲学的中文书,是个台湾人写的,内容生涩,极为难懂。当时还感慨了一番,说这台湾人的中文写得真差。现在看来,不是中文的问题,是苏格拉底的东西不太好解释。
经过两天的努力学习,寻找不同的网页,用简单的语言给女儿解释。总算是理出个头绪来,顺便拿来跟大家分享。首先声明一下,这些都是小学生的水平,如果读者对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极为了解,做过深入研究的话,下面这些菜鸟段落就不用看了。
苏格拉底的生平:
苏格拉底出生于公元前470年,死于公元前399年。他出身贫寒,父亲是个石匠,母亲是个接生婆,他在年轻的时候参加过雅典的军队。苏格拉底五十岁的时候,和一个比他年轻得多的女人结婚,他们一共生了三个儿子。苏格拉底一直在教导年轻人他的哲学理念,因而也得罪了不少人。终于三位雅典公民联名对他起诉,罪状有二,对诸神不敬和毒害青年。在五百个公民的陪审团前面,苏格拉底和他的起诉者分别为自己的理由申辩。审讯结束后,陪审团投票,大多数人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再次投票决定苏格拉底是死还是被罚款,大多数人决定他应该被判处死刑。当时的雅典人认为每个城堡都是被神祗们保护的, 例如,雅典是被智慧女神雅典娜保护的。如果人们对神祗不敬,那神祗会暴怒,所以要杀掉不敬的人向神祗们赔罪。但如果苏格拉底放弃讲授哲学,那他可以免除一死,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他的一个朋友买通狱卒,使他有个逃跑的机会,但苏格拉底还是拒绝了。因为他认为逃跑有悖于他的哲学理念和对雅典社会法律的服从,而且逃跑表明他惧怕死亡,但他并不畏惧死亡。行刑那天,苏格拉底被命令喝下毒汁,他喝下后不久就去世。
苏格拉底的哲学理念:
苏格拉底本人并没有留下真正的文字记录,他的哲学理念是由他的学生帕拉图和其他两个人的文章中流传下来的。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一般都是在研究数学和一些自然问题,苏格拉底是第一位把道德和政治等话题提到哲学的角度来讨论。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生应该过得有意义,所以人们应该注重于个人内心的修炼和灵魂的净化,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财富和物质生活的享受。他对当时的雅典社会提出批评,他在宣讲哲学的时候,对社会的正义和善良,对每个人的道德伦理价值提出讨论。他利用他自己发明的苏格拉底诘问法,使得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假设的不正确和对某个问题认识的局限性,有的时候,甚至看到自己的道德方面的不正确。他因此树敌不少,因为有些人不喜欢看到自己的缺陷。但苏格拉底说,人们有时做坏事往往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事是坏的,他们做坏事是由于他们自己知识上的局限性。苏格拉底的名言之一:“我所知道的就是我对事物一无所知(I only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他认为,世界是可以认知的,知识是可以学到的,但在认知和得到知识之前,一个人必须先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的哲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帮助人们进行思考。
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和反讽:
苏格拉底的诘问法(Socratic Method)和苏格拉底的反讽(Socratic Irony)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部分。苏格拉底的诘问法是用一系列问题,使得回答者发现自己对所讨论的题目有知识上的局限性和错误假设。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迫使人们思考自己假设的合理性。苏格拉底的反讽是当老师的一开始就对所讨论的题目表示一无所知,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许多时候,最后学生的得到的结论往往和自己的最先假设相反。例如,他问,为什么人生是美丽的,经过一系列的问题,回答者往往会得出人生并不美丽的结论。
苏格拉底哲学理念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社会的哲学之父,他的哲学理念和诘问法深入西方社会及文明,我们可以看到在下面几个方面至今仍然有其影响力。
道德:追求精神上的完善比追求物质上的财富更好,人们应该看重并审视自己的伦理道德价值。
社会:苏格拉底敦促人们共同努力建设所在的社区和相互之间的友谊,认为这样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共同成长。
科学:苏格拉底的诘问法是当今科学研究的柱石。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之间先要提问,在寻求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最终找到对原始问题的答案。(The method consists of solving a problem by first asking a question, and you would find the answer to your original problem while finding the answer to your question.)
政治: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但他也不赞成君王制度。他认为最好的统治者应该是哲学家,可能他觉得哲学家善于思考吧。后来帕拉图是不是在他的这个理念上发展成精英治国的理论,就要等到我女儿做帕拉图的考证文的时候再得出结论了。
说几句题外话,我女儿自从上六年级以来,差不多每两三个星期写一篇文章(essay)。迄今为止已经写过叙述一件事情的文章,叙述自己感受的文章,谈论自己喜好的文章,正面论证文章,反面争论文章,说服他人文章,接龙(老师给一句话开头接着写下去的)文章,几个同学合写小故事,现在又写考证文章。记得自己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所写的作文无非是“我难忘的一件事”,“记我做过的一件好事”,“我是怎样学雷锋的”,“春游”等,和美国小学生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不能同日而语。倒是我们那时正赶上文革,写大批判稿,学习毛著心得和自我检讨书最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