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毛新宇的智商和情商 [2009/10]
- 杨振宁的性能力和他的废话 [2011/07]
- 郭美美挑动了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2011/08]
- 都市两性生活速写(没虚构的原创微小说四篇) [2011/09]
- 歼20宣告韬光养晦的结束 [2011/01]
- 这是一个黄世仁扬眉吐气的时代 [2011/08]
- 暈!即便喜欢八卦的人也会晕! [2010/08]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只会出刘老根? [2011/08]
- 中国当上世界老二的沉痛代价 [2011/09]
- 下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日子不会好过 [2011/08]
- 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 [2013/12]
- 人杰与人鬼 [2011/07]
- 海外中国人是咖啡中的茶叶 [2011/07]
- 女人不简单 [2012/11]
- 造假,人性在造假中泯灭 [2011/07]
- 愚蠢的中国人 [2012/01]
- 其实有一招比9.18游行示威更妙 [2010/09]
- 为什么日本人会对中国人如此傲慢? [2011/10]
- 看看两岸政治人物的书法 [2009/10]
- 人民,是毛泽东把握得最精准的另两个字 [2011/10]
- 为什么日本人不去“北方四岛”撞船? [2010/09]
- 比傻,中国绝对是世界第一 [2010/11]
- 为“贝壳村”中秋共庆求下联(续二):佳句越来越多 [2009/09]
- 冒牌先生为“贝壳村”断章测字 [2009/09]
- 这里的对子,你肯定对不了! [2009/09]
- 为“贝壳村”中秋同庆求下联 [2009/09]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一方面,各地政府鼓励人们去做的“投机倒把”,另一方面,在中国的至少四部法律中有“投机倒把罪”的条款。直到今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十次会议,“投机倒把”四字才正式从法律中删除。
在改革开放后,不管沿海,还是内陆;不管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不管是先有官位后有文凭,还是先有文凭后有官位的地方官都和陈咬金一样,只有三斧头:修路,圈开发区和建各类批发市场。建造各类大小批发市场,就是培养各类大大小小的投机倒把分子。
各地为官者为了吸引更多“投机倒把”的蜜蜂,抢着多造“蜂箱”,而且“蜂箱”越造越大,名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吓人:先是“批发市场”,然后是“物流中心”,现在已到了另一个高峰:“商品城”。如看官摇头,肯定少见多怪。举一例:浙江中部义乌市,有一座“中国小商品城”,面积400余万平方米、商铺6.2万个、从业人员20余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整个城市都是大小不一的“投机倒把”分子,如要都抓起来,不要说派警察,派军队也没有用。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历来中国的当官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大喜功。现在已经走到了“商品城”这个台阶了,再往上怎么个叫法?“商品省”,“商品国”?细细想来,好大喜功者也有道理。不像台湾,选个领导总在那么几个县长市长的算盘珠上拨来拨去。中国这么大,市长县长多如牛毛,不搞点“大”动静出来,谁认识谁?谁知道谁的“伟大”?
于是,你有了第一高楼,我就有天塔,他就有最大摩天轮,落后者怎么办?查查看,还有什么没被别的地方用上?咱也来创一个中国之最,一时想不出其他来,做个最大月饼也行。历史上,满腹经纶的佼佼者可通过科举考试,因金榜提名而一夜成名。创一个中国之最,等于自己给自己创造一场“科举考试”,而且是自己给自己揭榜,何乐而不为呢?!
平心而论,建造越来越大的“商品城”和建造形形色色的地标性建筑并不能简单归纳为“沽名钓誉”。把“蜜箱”造大,把花园造漂亮了,毕竟会吸引更多“投机倒把”蜜蜂的到来。蜜蜂多了,需要的房子也多,房子需要量增加,地价就会飞涨,地价飞涨了,GDP也上去了,GDP上去了,政绩就有了,政绩有了,就可以。。。。。。嘿!陈咬金的三斧头,还真管用啊!
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套路相同。问题是“三斧头”之后呢?再造更大的“蜂箱”?再吸引更多“投机倒把”的蜜蜂?
呜呼,“投机倒把”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