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泪控诉万恶的美国离婚法 [2012/03]
- 职场中如何防范印度人 [2012/03]
- 华人修房被骗记(图组) [2012/03]
- 卖房遇骗,无损失,却也发懵 [2021/05]
- 看看这家美国中产阶级的惨状:住大房吃粮券 [2012/05]
- 华女乱划小刀惹大祸 [2015/11]
- 快讯:电击门被扭曲的几个事实 [2012/12]
- 美国同事如何对待老年痴呆母亲 [2013/03]
- 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几大浪费 [2012/05]
- 被禁忌的冤魂--薛紫梦 [2017/02]
- 看看这家美国中产阶级的惨状:带孩子的沉重负担 [2012/07]
- 能跟彭丽媛比的只有肯尼迪夫人杰奎林 [2013/03]
- 美国这么严重的人权案竟然找不到律师 [2011/04]
- 美国孩子争相留级的怪现象 [2013/11]
- 离婚大妈比较中国男和美国男 [2014/11]
- 盘点几种正在消失的优越感 [2012/11]
- 拜访李女士,不敢讨公道,反而是被告 [2012/12]
- 有这么一个胆小的华人精英 [2013/01]
- 桑兰案抑强扶弱人之常情,打压弱者胜之不武 [2011/05]
- 快讯: 电击门李女士指责店家撒谎 [2012/12]
- 快讯: 李晓洁女士申明书和委托书 [2013/01]
- 谈谈中国对外的国格缺陷 [2012/11]
- 等你的孩子摔成桑兰那样再请骂桑兰 [2011/05]
- 严厉批评yzfoto逃避陪审团义务! [2011/02]
看中国人怎么也不顺眼,说月子中心
华人对美国的贡献有目共睹,别的不说,单是这太平洋铁路,每一英里铁轨就有一华工尸骨,还不要说排华法案对华人的伤害。
现在加州月子中心怎么了,400个婴儿算什么?每年偷渡来美国生孩子那么多,也不见多大动静,可是华人有点事就满城风雨。要我看,也就是这事做的太明显,急功近利捞钱。你不会把孕妇分散到每个小镇一两名,不起眼不就行了?手续问题不能做假,难道就没有办法正常来美生孩子吗?也呼吁在加州的朋友们,碰到被驱逐的孕妇伸手拉一把,能踏上这块土地就是缘分,她们即将出生的孩子和降临的耶稣一样尊贵。
====================
绕道严打“生育旅游”
一英里铁路就有一华工尸骨
与七年如一日的辛劳相比,随时面临死亡的恐惧是华工的梦魇。比尔说,华工要在无处立足的悬崖绝壁上开山凿石铺铁轨,他们用芦草编起一个个竹篮子,每个篮子里装一两个华工,华工在岩石上钻孔、安装炸药、点火,每天都有二三十人伤亡。”
“修一段690英里的铁路,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华工至少死亡1000人”,比尔作了一个统计。运用逻辑推理,比尔对铁路华工死亡率进行研究,得出了“每一英里铁路下面,就埋有一位华工的尸骨”的结论。
华工洒尽血泪却只换来低廉的报酬,还遭受歧视。比尔查阅了当年的工资单,白人工人每月35美元并供食宿,但华工每月仅26美元还不供食宿,这还需要偿还来美的借款、利息、旅费、食物和草药、人头费,每月只剩12美元。
“这还不够将一个人的遗骨运送回乡,一具遗骨的船票价是15美元”,黄安年教授告诉记者,“回来的人风光,遗骨没人领就成了义冢,还有更多的尸骨埋在铁轨下。”
“除开平碉楼外,铁路华工在家乡回报桑梓,爱群大厦、新华大酒店、新亚酒店等至今仍不落后;兴建了多家电影院,把西方电影带入广州;兴建了聚龙里、彩园等一大批屋村、
别墅,此外,中山纪念堂、海珠桥的建设以及城市供电、交通,都有华工的一份功劳。”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族裔研究学院亚裔系教授谭雅伦回顾了华工对祖国的回报。
华工回国建设开平碉楼
美国太平洋铁路建成后,加州等地掀起了排华浪潮,“华工的廉价劳力”居然成了排华的主要依据。1882年,美国国会甚至正式通过排华法案。
“没有排华政策就没有华工回国建设开平碉楼,碉楼正是美国排华政策的产物”,张国雄教授正是致力于通过保护开平碉楼,“让国人不要忘记铁路华工被驱逐的历史”。
所幸,美国迅速纠正了排华的错误。1905年底,罗斯福总统在年度咨文中承认,“排除华人移民歧视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我们国家过去对中国非常不公平,而且已经做了错事。”
“随着铁路贯通,美国经济腾飞;华工勤恳的工作也获得了美国人赞许”,黄安年教授说,“美国许多城市和社区开始立碑纪念、无名的华工开路先锋。”
1964年,美国内华达州纪念建州100周年,政府在该州建立了华工纪念碑。该州州长随后宣布,今后每年10月24日为“向华人先驱者致敬日”。200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小镇的火车站广场树立起一座筑路华工铜雕,名为“开路先锋”。
铁路华工史更是中国史
在五邑地区,记者试图在当地博物馆、图书馆寻找铁路华工资料,然而除侨史外,很难找到相关的铁路华工资料。即便在侨乡也很少有人了解祖辈铁路华工历史。
在新会义冢墓地,记者发现这些墓群上已经布满杂草与小树。“一段时间不来,杂草疯长,连进来的路都找不到,”74岁的欧济霖一边用手折去树枝,一边感叹,“我不在了(去世)以后,真不知道这些无名坟墓怎么办?”记者了解到,该义冢发现15年来,再也没有过修缮与维护。
“铁路华工历史不仅是美国历史,更是中国历史。这段历史证明早在19世纪,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就承担起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把东方文化融入美国多元文化中,将西方文明带回国内,百年前的中国祖先改变了世界,”说到这里,张国雄教授兴奋的话语转而略带伤感,“然而,相比美国对华工历史的还原与保护工作,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寻访铁路华工”文化之旅策划者、齐鲁电视台台长阎爱华说,“我们计划在寻访铁路华工活动结束后,在全球华人中倡议建立一座铁路华工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