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7) 现代汉语21-41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诗词里的传统文化情节
李西兴
文革后期搞批林批孔运动。当时我听说有位勇敢的老兄,把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里引用孔孟的话,摘录出来,送交中共中央,因此而被打成反革命。我也学过《毛选》,但至今只记得,里面有“心之官则思”(见《毛选》第三卷《学习和时局》),是引自《孟子》的。然而毛泽东诗词里的传统文化情节,却是非常之多,并且多与古代典故和诗词名句相关。这里举一个例子。
毛泽东在1929年10月所写的《采桑子·重阳》里,有“人生易老天难老”之句。是从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句转化而来的。因为孔子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是把天看作超脱人的情感之上的自然存在。因此,天是无情的,也是不老的。而人生一世,和天相比,不过是一瞬间而已。到1949年4月,毛泽东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直接引用“天若有情天亦老”。全诗如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七律宣告蒋介石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终结,具有划时代意义。全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句句有典故,字字有学问。首句中的“起苍黄”,暗喻“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百万雄师”见宋张载《庆州大顺城记》:“百万雄师,莫可以前。” “虎踞龙盘”源自《三国志》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慨而慷”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追穷寇”见《孙子兵法·军争篇》:“围师必阙(网开一面之意),穷寇勿迫”。而毛泽东却主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剩勇”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当时晋中军元帅郄克统率晋国三军,出动战车800乘,会同鲁、卫、曹及狄人的军队,和齐国大军在卫国境内对垒。齐国的上卿高固,只身冲进晋军大营,用石块砸倒一人,并将其生擒。然后驾着缴获的战车回到齐国军营,向齐国的将士宣称:“欲勇者,贾余余勇。”意思是说:谁需要勇力,来买我剩余的勇力吧。
毛泽东写论持久战 毛泽东七律手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不幸爆发第三次国共战争。到1949年初,中共军队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国民党军队。人民解放军挟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胜利之余威,士气极为高涨。以战争手段解决蒋介石的残余军事力量,已经是游刃有余了。同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当时,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总统蒋介石,早已于1月23日引退,住在浙江奉化遥控民国的政局。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出面主持议和。并加强长江防御工事,想阻止中共挥军渡江,使中国形成划江而治的南北朝局面。从4月1日起,国共双方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到4月20日,谈判破裂,人民解放军开始发动渡江战役,一举占领南京。毛泽东在诗中所说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主旨就是反对向敌人让步,避免使中国出现划江而治的局面。告诫人们不可学沽名钓誉的楚霸王。当年的楚霸王项羽,因对政敌汉王刘邦过于仁慈,留下无穷后患。后来楚汉双方讲和,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但是刘邦随即撕毁协议,命韩信组织大军追击粮尽退兵的楚军,最终迫使得项羽自刎于乌江。
在李贺诗里,“天若有情天亦老”描述的是什么情感呢?他的诗全文及序如下: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年)八月,
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里对上面的诗句就不一一解说了。总而言之,魏明帝曹叡(227-239年)下诏,要把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所立的捧甘露盘的石刻仙人,从长安运到洛阳。当石人在荒凉的月光下,被起运出汉家故宫时,只有咸阳道旁衰败的兰花送行,石人乃潸然泪下。在这种凄凉的情景下,天若有情也会被感动的。
但是在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天若有情天亦老”与“人间正道是沧桑”相联,其意思就大为不同了。
“沧桑”是“沧海桑田”的略语。葛洪的《神仙传·麻姑》里,曾提到这样的话:“已见东海三为桑田。”从“钟山风雨”,到“天翻地覆”,毛泽东的诗已经指明,1949年中国政权之即将更替,乃是沧桑巨变的“人间正道”。面对如此惊天地而泣鬼神的革命壮举,天若有情,也必然会为之动容。由此可见,这首《七律》诗确实是气魄宏伟之作。
身为革命领袖的伟大诗人毛泽东,具有极其浑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功底。因此当年在欣闻前线大捷时,他才能挥毫写出这首开创新时代的大气象篇章!
---2009年7月1日写于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