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闲聊小孩逆反
许多父母都为小孩逆反烦恼,其实有时也该为小孩逆反感到高兴才对,说明小孩长大了,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思想,难道说不该高兴吗?俺总以为青春期逆反是很正常的现象,小孩到了十三、五岁,身体长大发育了,总想证明自己的存在,寻求自己的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毕竟还是孩子,还未成年,又未掌握足够的本事和知识又缺乏社会经验,想法也就不一定成熟,如果这时父母总是以吃过的盐比小孩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小孩走过的路还多自居,假如父亲的教育手段粗暴些,母亲唠叨多了点,“青春期”与“更年期”相持,矛盾总是容易激化。而父母总是抱怨小孩越来越不听话了,小孩也就总认为父母不理解他们。若是父母与孩子中存在“不平等地位”,有压迫就有反抗,不也就理所当然。
人们常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狗通人性,主人养它,给它吃,它对主人好,听话。可我们培养孩子不是养宠物,小孩是要成长,是要独立,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我在想那些第三世界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有时可能经济发展还不错,但人民总是想着独立。为什么?我想一个国家需要尊严,一个民族需要尊严,一个小孩,尤其是十三、五岁其本上可以懂事,向成人过渡的时候更需要尊严。通常小孩幼小时,由于他们体能善未发育,见识有限,用哄骗、恐吓、高压等手段或许有效,但长大后这些策略就不会太灵了,比较民主地沟通也许效果更好。但也得让小孩明白他们很多想法还不成熟,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西方民主社会,在重大问题上,未成年人一样没有投票权。
有代沟就自然有逆反,只是孩子可能用不同的方式,有些小孩选择沉默隔离与父母的世界;有些小孩选择温柔地反抗世界,有些小孩寻找机会暂时远离父母。我所接触的许多美国高中生选大学时,都想远离父母一些,这也包括我女儿也是其中的一个,当年一心只想到外州上大学。这并不是说他们对家没有感情,而是小孩长大都想有更大的空间,更大的舞台。而父母的某些关爱和担心使得他们觉得束缚,甚至难以承受。不过许多孩子在离家后,也才真正体会到家的温暖,母亲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