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在危机中恐慌逃逸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传染发作成华尔街金融海潚,似乎又要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当年在中国不论学文学理,政治经济学是必修课,那时知道搞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产物。后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怀抱,投入到资本主义水深火热之中,这几十年的美帝国主义,虽有风吹草动,经济上下起伏波动,但还没亲身体会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滋味,这回好像真的“狼来了”。
咱不是经济学家,只是老百姓看世界。如今处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中心,还不知后事会如何发展,但感觉到的是恐慌心理似乎更可怕。或许很多人在真正经济危机还没伤及到他们时,早已被恐慌的心理折腾得遍体鳞伤。
双房危机,雷曼破产,AIG告急,于是媒体传言还要有不少银行要面临倒闭。想想老百姓辛辛苦苦被剥削剩余价值之后,还得再向山姆大叔交粮纳税,糊口之余省下的几两银子都无处藏身,恐惧的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上个月,这里在美国银行做事的人说,突然间多了不少从美联(Wachovia )银行提出的现金和支票,存入感觉更安全的美国银行。几天后政府救市,银行兼并,也没有太可怕的事情发生,不过总是让一些人惊慌一场。也许仓惶逃逸,是人们在遇到危机时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有个故事说两个人在森林中行走,突然发现一只饿坏的老虎,其中一个人撒脚就跑。另一个说:“你跑有什么用,你能跑得过老虎?”跑的人说:“我跑不过老虎,可我跑得过你就行了。”这使我想到《动物世界》中看到的鹿群、牛群遭遇危险大逃亡时恐慌的壮观画面,最后可能也就是一两只不走运的鹿或牛被弱肉强食,但谁会心甘情愿地成为不幸者?人类虽然智商高于动物许多,但面对突来的灾难,真正能一下子团结一心,同心协力也不容易。
众议院否决7000亿美元纾困方案之后,次日,见各大报纸上醒目的“777”大字,还以为是那里波音飞机坠落,谁知是美国股市立马遭恐慌性抛售,惨跌777.68点,创下史上最大单日跌幅。熟悉赌城的朋友说,777应该是好运气才对,怎么股市下跌也挑跌个发财的数字?对于那些远离股市的良民,原以为股市崩盘也不关他们什么事,被人一说401K退休计划中的养老金缩水了,才感到也深受其害。反正这些年美国政府赤字涨得很凶,退休年龄也在延后,还有更多年可熬吧了。
股市动荡,想到华尔街谋职的朋友,打个电话问声“还好吗?”,回答是“还算可以吧”。华尔街还在,股市还开,谢天谢地没享受雷曼“兄弟”们卷铺盖回家的待遇。压力大了点,工作辛苦点,只是年终的红包这会不敢想得太多了。
其实对老百姓而言,也并非全是坏消息,比如油价下跌,物价回稳,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看得见的实惠,但却在经济衰退,失业率节节攀高的阴影下无法让人兴奋得起来。
中国人遇到危机或心理压力时,没有看心理医生的习惯,更别提看精神科医生,总怕被人笑话,所以问题多是自己扛着。而美国人好像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也不算什么不正常的事情。看医生要预约时间,这也是正常的事,不过最近位于马里兰州陶森St. Joseph医疗中心的精神科医生Mahmood Jahromi,发现他的新老病人中,预约了却没来看病的人数增多,而且高达大约20%的缺席问诊。
其中一些病人是因为失业了,也没了医疗保险;一些人则是想尽量节省开支,自己能扛就扛。但是问题还是依旧,Jahromi医生相信一些人到了面临精神崩溃的边缘。经济危机使人们更沮丧,感觉更多的压力并需要治疗,但很多人不愿接受治疗是为了省钱, Jahromi医生称之为“双重打击”(double whammy)。
另一个研究忧虑和压力综合症的医生Harold Steinitz博士的病人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他说很多的忧虑症常常源自经济可能崩溃的处境,当人们预感会被炒鱿鱼或失去退休的保障时,心理上的不安情绪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我们不知道这经济危机会走多远,但大概知道不太好玩。不过恐惧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对未来过分的担忧不但无助问题的解决,更会伤身。面包会有的,“英特纳雄耐尔”也是要实现的。(美华商报2008-10-24)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传染发作成华尔街金融海潚,似乎又要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当年在中国不论学文学理,政治经济学是必修课,那时知道搞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产物。后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怀抱,投入到资本主义水深火热之中,这几十年的美帝国主义,虽有风吹草动,经济上下起伏波动,但还没亲身体会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滋味,这回好像真的“狼来了”。
咱不是经济学家,只是老百姓看世界。如今处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中心,还不知后事会如何发展,但感觉到的是恐慌心理似乎更可怕。或许很多人在真正经济危机还没伤及到他们时,早已被恐慌的心理折腾得遍体鳞伤。
双房危机,雷曼破产,AIG告急,于是媒体传言还要有不少银行要面临倒闭。想想老百姓辛辛苦苦被剥削剩余价值之后,还得再向山姆大叔交粮纳税,糊口之余省下的几两银子都无处藏身,恐惧的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上个月,这里在美国银行做事的人说,突然间多了不少从美联(Wachovia )银行提出的现金和支票,存入感觉更安全的美国银行。几天后政府救市,银行兼并,也没有太可怕的事情发生,不过总是让一些人惊慌一场。也许仓惶逃逸,是人们在遇到危机时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有个故事说两个人在森林中行走,突然发现一只饿坏的老虎,其中一个人撒脚就跑。另一个说:“你跑有什么用,你能跑得过老虎?”跑的人说:“我跑不过老虎,可我跑得过你就行了。”这使我想到《动物世界》中看到的鹿群、牛群遭遇危险大逃亡时恐慌的壮观画面,最后可能也就是一两只不走运的鹿或牛被弱肉强食,但谁会心甘情愿地成为不幸者?人类虽然智商高于动物许多,但面对突来的灾难,真正能一下子团结一心,同心协力也不容易。
众议院否决7000亿美元纾困方案之后,次日,见各大报纸上醒目的“777”大字,还以为是那里波音飞机坠落,谁知是美国股市立马遭恐慌性抛售,惨跌777.68点,创下史上最大单日跌幅。熟悉赌城的朋友说,777应该是好运气才对,怎么股市下跌也挑跌个发财的数字?对于那些远离股市的良民,原以为股市崩盘也不关他们什么事,被人一说401K退休计划中的养老金缩水了,才感到也深受其害。反正这些年美国政府赤字涨得很凶,退休年龄也在延后,还有更多年可熬吧了。
股市动荡,想到华尔街谋职的朋友,打个电话问声“还好吗?”,回答是“还算可以吧”。华尔街还在,股市还开,谢天谢地没享受雷曼“兄弟”们卷铺盖回家的待遇。压力大了点,工作辛苦点,只是年终的红包这会不敢想得太多了。
其实对老百姓而言,也并非全是坏消息,比如油价下跌,物价回稳,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看得见的实惠,但却在经济衰退,失业率节节攀高的阴影下无法让人兴奋得起来。
中国人遇到危机或心理压力时,没有看心理医生的习惯,更别提看精神科医生,总怕被人笑话,所以问题多是自己扛着。而美国人好像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也不算什么不正常的事情。看医生要预约时间,这也是正常的事,不过最近位于马里兰州陶森St. Joseph医疗中心的精神科医生Mahmood Jahromi,发现他的新老病人中,预约了却没来看病的人数增多,而且高达大约20%的缺席问诊。
其中一些病人是因为失业了,也没了医疗保险;一些人则是想尽量节省开支,自己能扛就扛。但是问题还是依旧,Jahromi医生相信一些人到了面临精神崩溃的边缘。经济危机使人们更沮丧,感觉更多的压力并需要治疗,但很多人不愿接受治疗是为了省钱, Jahromi医生称之为“双重打击”(double whammy)。
另一个研究忧虑和压力综合症的医生Harold Steinitz博士的病人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他说很多的忧虑症常常源自经济可能崩溃的处境,当人们预感会被炒鱿鱼或失去退休的保障时,心理上的不安情绪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我们不知道这经济危机会走多远,但大概知道不太好玩。不过恐惧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对未来过分的担忧不但无助问题的解决,更会伤身。面包会有的,“英特纳雄耐尔”也是要实现的。(美华商报200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