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闲侃小孩智力发展 [2008/11]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无题 [2008/11]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美国大学招生公平吗?
/陈旭 美国世界周刊 No.1479
July 22, 2012
在美国上学,同样摆脱不了考试。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评估考试,标准考试应有尽有,名目繁多,SAT、ACT、托福、GRE大家都不陌生。只是美国人对分数的认识和态度,与心怀科举传统的华人有差异。许多华人批评美国大学招生,不按分数择优录取,不公平。因为有考试,有分数,明摆着的标准不用,为什么还要引入什么课外活动,领导才华等等难以量化的东西,让人感觉雾里看花,扑朔迷离。
大概是因为美国很多学者相信,用考试分数来区别学生是否「聪明」,实际上只说明这些学生记忆和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而无法判定学生创造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想想连标准答案都有了,还有什么创造力可言?而创新一定在标准答案之外,否则还叫什么创新?更糟糕的是如果学生只追求分数,就会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那些考试要考的科目和知识点上,这又局限学生的知识面,从而缩窄了思维的空间。家长更会变本加厉地促使小孩上更多的补习班。像中国大陆中考、高考前的初二、高三整整一年都用于复习迎考。本是该有更多探索求知机会的美好青春年华,却在复习、做题中不停地反复折腾,为的只是在考试时能多一分、两分,以便过关斩将,在竞争中淘汰他人。
美国人似乎不知道一次考试中多那么几分有什么实际意义,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相比中国高考,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尽管如此,由长期担任哈佛大学招生部主任威廉‧菲茨西蒙斯(William R. Fitzsimmons)组成的委员会,在研究报告中曾指出:美国大学的入学招生应脱离对SAT及ACT考试分数的过分依赖,应该将重点转移到以高中课程研修及其他个人成就做为入学标准的基础。研究委员会担心,对大学入学标准化考试的狂热,已经对美国的高中教育造成了扭曲,并助长了资金高达10亿美元的考试补习行业,鼓励学生以考试赌输赢。
美国一些学者认为,靠题库补习出来的考试好成绩,从表面上看,同样的分数,如果是非裔或西裔,他们受益于多元化政策,进美国名校可能毫无悬念,但亚裔却可能希望渺茫。不过,这种赤裸裸的不公平,依然没使非裔、西裔人数在美国名校的比例增加太多。事实上富裕家庭的小孩在美国能在好学区上学,有经济能力上补习班,分数高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中国大陆教育资源向中心城市倾斜,就算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能上北大、清华的人数也是少只又少,这能算是公平吗?
记忆在学业中的作用
笔者注意到在中国考试状元之类的佼佼者,几乎都是些记忆力超强的学生。记忆力强,学的东西记得住,显然有助学业优秀;一般人也可以通过勤奋,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提高学业成绩。但记忆只是认知的一部分,甚至只算是认知的较低层次。据说爱因斯坦的记忆力就不太好,语文拼写有问题,数学公式虽然都能推导,但考试时做题速度太慢。所以爱因斯坦不是资优生,但幸亏没被埋没,成为这个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
笔者女儿前几年在哈佛大学读本科,说到在哈佛考试与中学最大的区别是:多项选择(Multiple-Choice)的考题不见了,考试不是回答问题,就是写报告和论文。
哈佛毕业回本州读医学院,天哪,多项选择考试又回来了!她们几个医学院学生住在一起,客厅的桌子上摆着人体骨骼。原来一上医学院每个学生就发一箱消毒处理过的人体骨骼拿回家当「玩具」,还少不了要死记硬背地记下来每根骨头在人体的那个位置。记忆好对学业成功受益良多,但会唸书的学生,做学术研究却不一定也会出色。女儿一个同学SAT考试满分,名校本科毕业,又继续功读博士学位,但两年后却辍学回家。要换老美,博士没读完也没什么大不了,但身为华裔,受到的压力却会格外沈重,亲朋好友的惋惜要让人发疯。
成绩越好,成就越大吗?
1921年史丹福大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授刘易斯‧特曼,(Lewis M. Terman),开始在加州展开天才基因研究计画,他试图证明精英学生要比其他人成年后更有成就。他让中小学老师给他推荐优等生,再经过考试选拔出1500名资优生,然后跟踪他们的成长轨迹。据说特曼教授起初几年相当得意,因为加州竞赛得奖的学生,几乎都在他的名单之中。特曼教授1956年去世,他的课题组后来把他的研究结果公布出来。这些当年成绩优异的天才学生中,中年后有很多人成为教授、科学家、医生、作家、艺术家、电影明星,总之在社会上混得不错,其中还有三位成了美国科学院院士。但是,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本来没得诺贝尔奖也没什么,诺贝尔奖又不是想得就有。有趣的是在特曼教授考试中落选的两名学生,日后却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是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和路易斯‧阿尔瓦雷茨( Luis Alvares)。
这两个特曼教授的漏网生,也都有机会上了美国名校。威廉‧肖克利1932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3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 (MIT)获博士学位,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奖。阿尔瓦雷茨在芝加哥大学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并在1937年获得博士学位,1968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于是更多的美国人相信,考试成绩好有助于成功,但并非分数越高,成就一定会越大。
我们不知道未来,只能从历史中借鉴。绝对的公平是否存在还不好说,但从统计数据上看,过去的一个世纪,美国大学已经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笔者以为,关键的是美国普通百姓相信美国名校的招生人员比他们更懂教育,知道怎样选择优秀学生。在中国,谁会相信那些招生官员会出以公心,为国举才而不腐败?老百姓只有宁愿相信高考分数比较靠谱。今天申请留美的中国学生资料中,课外表现、推荐信等的诚信度,也受到美国大学的质疑,最后大概SAT、托福、GRE分数,还是最可信赖的指标,这或许是中国人常说的与美国「国情不同」。
笔者以为,亚裔应更多地把眼光着眼于小孩未来的成就,在美国团结互助去争取更多应有的权利,而不仅仅用华人的视角去判定美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