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和他已实现的科学幻想

作者:纪洞天  于 2008-11-22 14:2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杂谈|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2评论

关键词:


儒勒-凡尔纳和他已实现的科学幻想

                           纪洞天

写科学幻想小说很难;写有科学依据的科幻小说更难;作家的科学幻想居然能够实现更是难上难。一百多年前,法国有位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他被后人称为开启未来的人,他的科幻小说中的人物,有的造出了人工钻石,有的发明了折叠式的自动船、直升飞机……他们从电视中接收到新闻,在摩天大楼中工作,在高速公路上驱车去上班。实际上20世纪的种种奇迹,儒勒-凡尔纳这个19世纪的人几乎全部都预见到了。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霓虹灯、自动人行道、空调设备、计算器、汽油动力自动行车、电动楼梯、海底电缆、复印机、导弹、坦克、电动潜水艇、飞机、互联网等发明成果。儒勒-凡尔纳说:“一个人能够想像出来的东西,另一个人便能制造出来。” 他确实想像出来了,而后人也果真制造出来,真是奇迹中的奇迹啊!

无线电之父,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还没有发明电报,在儒勒-凡尔纳的笔下已出现了电报,甚至还有“有声传真”——电视。

在美国的莱特兄弟还没有制造出第一架飞机的几十年前,儒勒-凡尔纳却已在作品中让读者身临其境地登上了直升飞机。

建造“亚尔古”潜艇的发明家莱克感谢儒勒-凡尔纳给了他创造的灵感,他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的总指导。”

为了表达对儒勒-凡尔纳的敬意,美国第一艘核潜艇即以儒勒-凡尔纳小说中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命名的。

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晚期,电子邮递才刚刚兴,懂电脑的人寥若晨星,到了80年代传真机才被发明,可是儒勒-凡尔纳却在1863年的手稿《20世纪的巴黎》中写道:“传真电报能将任何的手稿、签名或图示送到很远的地方,也可以使你与2 000公里以外的人签约。”

在《20世纪之巴黎》中儒勒-凡尔纳这样描写100年后的巴黎夜景:“一座没有很大实用价值的灯塔刺向夜空,高达5000法尺(约合150),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26年之后,在距小说中描述的位置不远的地方,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建成了。

儒勒-凡尔纳预言了乘坐“子弹列车”享受往返法国各个城市之间的舒适旅行,而今天,法国TGV高速列车可以用两小时连接巴黎和儒勒-凡尔纳的故乡南特这两个相距近400公里的城市。而从南特可直接坐法国高速列车TGV到儒勒-凡尔纳的长眠之地亚眠,这条线路的高速列车均以儒勒-凡尔纳命名,车身设计也非常漂亮,印着儒勒-凡尔纳的版画头像。原因是儒勒-凡尔纳在《环游地球80天》里预见了火车未来的重要性。

1969年,美国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那时,儒勒-凡尔纳已逝世64年了。可是当儒勒-凡尔纳的粉丝们翻开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时却惊讶地发现,小说中说,乘炮弹上天的是三个人,而阿波罗飞船则有三名宇航员;小说中说,炮弹航速为36000英尺/秒,而阿波罗飞船的航速是35533英尺/秒,只相差467英尺/秒;小说中说,炮弹到月球用了97小时13分20秒, 而阿波罗飞船登月用了103小时30分,仅仅相差6小时;小说主人公乘坐的是一枚巨型炮弹,被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发射出去,而阿波罗飞船也正是从佛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升空的。一切都是如此相似,简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欧洲航天局计划明年一月将发射一架以“儒勒-凡尔纳”命名的新型航天器,向这位生活在一个多世纪前的科幻小说之父致敬。将随“儒勒-凡尔纳”号上天的小说合集为凡尔纳经典之作《月球之旅》,这部作品由《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月球》两部科幻小说组成。从地心到月心的距离约为38.43万公里。儒勒-凡尔纳在手稿中写道,“从地球到月球,步行需要8年282天,如果乘坐当时时速60公里的特快列车,需要9个月,如果以光速则只需1.25秒。” 1864年,儒勒-凡尔纳写了《地心游记》,这是一部完全假想的科学幻想小说,作者大胆地认为通过火山口可以进入地球内部,而且地球深处又有已经绝灭的史前动物生活着。如今,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的行星学教授史蒂芬森设计了所谓“反向火山喷发”的探测计划。在耗资100亿美元的探测计划中,科学家将把一个葡萄柚大小的探测器,打进地核,对其进行探测。1895年,儒勒-凡尔纳在小说《机器岛》中描述了那座命名为“模范岛”的人造海岛,这座面积27平方公里的海岛上面生活着一大群张口闭口就是“百万”的富翁(因此他们所住的城市就叫做“亿兆城”)。后来,机器岛因为人为原因不幸断裂成两截,沉入海洋。 如今,法国工程师让·菲利浦·佐皮尼正计划造一座海上浮城,在茫茫大海上自由航行。最近,他宣布了自己的设计,并透露已有投资商愿意出资建造这座海上浮城。100年前儒勒-凡尔纳梦想在茫茫大海上建造来去自如,抗风御浪的人造浮岛看来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了。无疑的,儒勒-凡尔纳是一位罕见的天才,然而他也是位勤奋的天才。每天,他都要在依自己的心愿盖的充满科幻感的房子里从头至尾阅读15份不同的报纸,摘录字句和撰写心得,以运用到他充满想像力的小说中去。儒勒-凡尔纳不是个抚摸水晶球的预言家,而是一位使用公式推导未来的人。让我们记住儒勒-凡尔纳在1881年为美国友人所写的题词吧,“一直向前……是人类的口号。”11/22/08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3 回复 水影儿 2008-11-22 21:38
每次读您的文章,觉得自己和白痴差不多。多谢分享。长见识:)
3 回复 纪洞天 2008-11-22 23:49
水影儿: 每次读您的文章,觉得自己和白痴差不多。多谢分享。长见识:)
多谢鼓励!每个人都是白痴也同时是智者,只是要明白自已的光在哪里.
                                               洞天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0 22: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