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业毒于蛇 [2011/08]
- 对婚姻我现在怎么看的 [2013/12]
-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2012/06]
- 殷秀梅:女人,歌,大时代 (上) [2012/06]
- 走出植牙诊所,我两泪涟涟 (上) [2011/02]
- 奥运女剑客申雅岚的眼泪 [2012/08]
- 怀念我开过的两辆车 [2014/03]
- 职场内外:袜子这档子事 (图) [2011/11]
- 来到咸阳瞻仰茂陵 (图文) [2018/04]
- 恋母情结和爱屋及乌 [2012/08]
- 旗帜 [2019/08]
- 感恩节就医,感恩节祈愿 [2011/11]
- 绝对猜不到,儿子从德州带给我什么 [2015/06]
- 小说获第20届汉新文学佳作奖 [2012/09]
- 为什么女人的钱比较好赚 (图) [2014/04]
- 即景:生米已成软粥的老夫老妻 [2010/10]
- 血热水醒:有感于龙应台女士的北大演讲 [2010/10]
- 虔谦散文将入编中文教材 [2012/05]
- 一无所有 (附北大毕业照) [2013/05]
- 儿子获得全美高中演讲比赛第二名! [2011/06]
- 叔叔,你那眼神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2010/11]
- 半碗人参汤折腾了我两礼拜 [2012/05]
- 作品荣获一等奖 (图) [2011/07]
- 今天同事就中越危机发难 [2011/06]
- 散文第五次获全国性奖项 [2012/05]
- 生日感言 (附图) [2013/03]
- 257字小说:小青 [2011/10]
每天早上开车到公司停车场的时候,总能看到杰恩的崭新银色GMC越野车停靠在树底下。我的车每次都停在它的对面。那辆具有现代最时髦和先进多功能(比如导航和通讯系统)的越野车是刚刚病逝的杰恩的母亲留下给他的遗产。杰恩的母亲十几年前做过一次肺部大手术,听说得这种肺部疾病的病人一般存活率在十年左右。他的母亲顽强地活过了十五年,同时她也开始购买人寿保险,希望能留下一点财产来帮助她的亲人们。
平时性格非常开朗、乐观,性情非常好的杰恩和我说过,母亲的离去使他失去了一种家的感觉。她的母亲很善解人意,孩子们说什么,她总静静聆听,她明白他们的心思。平时她忙碌于家里的事情,总能烹调出可口的晚餐来宴飨家人。
大概两、三个月前,杰恩的母亲病逝;一、两个月前,杰恩偕同家人去了趟夏威夷,遵循遗嘱将他母亲的骨灰撒到了夏威夷岛边的大海里。
那天,我见停在那棵树下的不是那辆崭新GMC越野车,而是一辆老旧的奔驰小轿车。
“咦,杰恩,你的新车呢?”我问。
“我爸爸开去约会了。”他回答。
“什么?什么约会?”我不大相信我的耳朵。我知道他父亲已经六十多了。
于是杰恩告诉我,他父亲已经开始和女孩子们(女人们)约会,眼下他有大概有四个女孩子在约会。
尽管以前也经历过,我还是非常意外。我并不反对再婚,但是太快了,Too soon to be right, 快得我质疑这种事的正当性和婚姻感情的可信度。
回想三年前我一个俄亥俄美国朋友的事。对他和他妻子的关系我印象深刻,就是感觉他们关系非常的好。他们做什么事都在一起,给我们来信从来都以两人的名义,真所谓两人一体。后来不幸他妻子病逝,我非常震惊和难过;震惊难过的劲还没过去,他已经和另一个女人联名给我们来了信。
再回想大约也是三、四年前,我儿子好友同学科恩的母亲去世,年幼的科恩心灵深受创伤,我知道那伤痛一直在这孩子的心底埋藏。然而也就是那么两三个月后,有一天科恩来我家和我儿子玩耍,傍晚他的父亲偕同一年轻女子一起来接他回家。我一问(其实问是多余的),才知道那是他父亲的新欢。
我不知道现在中国国内的具体情形,我不愿意因为婚外恋普遍就因此断定什么,但是我听说(从广播中)移居海外的中国男人是比较“保守”,或者说长情的。我的熟人中就有这种情形。妻子走了几年了,至今仍然单身。虽然他的单身还有其他原因,但是我知道从妻子过世到他重新有意再寻偶有一年以上的时间间隔。
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合情理合心理的时段,我不会有任何疑问。但是像这种两三个月以内(我们中国人有所谓尸骨未寒之说)就见新章的事,我是感到十分的费解。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那么她在世时,两人的感情究竟有多深多好?我的回答是,肯定没有多深多好,否则它不会移得这么快。人的心理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当你对一个人爱深意厚,注入了极大的心力和情感,没有一个阶段的积蓄,你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又在另一人身上再掀爱潮?
或者,有人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另一个问题:也许这二度春无所谓爱情,只是一般的伙伴关系?只是需要身边有个人这么伴随着而已?
来美前总有种先入为主的看法,就是西方,包括美国的婚外恋和离婚率都很普遍,很多。来美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在美国公司的工作,接触了许多美国人,我并没有发现美国人离婚率高的佐证,情况恰恰相反。我发现,在美国的文化和社会里,虽然婚前(异性)友不嫌多,风流不拒,但是一旦戴上了那枚戒指,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终身生命“契约”,“没有什么将两人分开,除了死亡”。
后来我参加了教会,才知道那种婚姻关系的默契来自基督教文化。圣经里明确说到两人一经结合就不应该分开,直到死亡。那句话 (“没有什么将两人分开,除了死亡”) 也是美国婚礼上牧师常说的一句话。
也许,终身契约对人来说的确是一种束缚捆绑?许多人,包括美国著名华裔脱口秀演员Joe Wong (他是在表演中诙谐涉及的)都提到:两个人要在一起达一辈子之久,真是匪夷所思!
也许永不褪色的爱情只是理想主义者们自欺欺人的善意谎言?人的感情需求根本就是多方面的?
也许因为以上的两个也许,一旦契约因一方的死亡而自动解除,另一方(我还没有见过女方急不可耐的例子)就急不可耐地立马寻找新的爱情依托和新鲜感?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节女”,“贞女”,“烈女”等,是对女性残忍反人性的道德观念,因为同样的理由,我根本不会去支持“节男”,“贞男”,“烈男”一类的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存在过的观念。人需要伴侣,这是一回事;伴侣之间的感情究竟有多深多浓,这又是另一回事。我所见到的多例昨日才丧偶,今日即寻新的事例,让我对人类夫妻之间,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感情笃深度颇感怀疑。有婚约,它是牢;请易褪,它难深。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一直都相信不管人有什么其它的感情需求,人性和爱情里终究有寻求白头偕老,恒定安宁的一面。人,似乎从来就是矛盾的;人的需求和追寻之间甚至可以是相互矛盾抵触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庸之道从某个角度讲就是理想之道:人过激,易偏颇。
平时性格非常开朗、乐观,性情非常好的杰恩和我说过,母亲的离去使他失去了一种家的感觉。她的母亲很善解人意,孩子们说什么,她总静静聆听,她明白他们的心思。平时她忙碌于家里的事情,总能烹调出可口的晚餐来宴飨家人。
大概两、三个月前,杰恩的母亲病逝;一、两个月前,杰恩偕同家人去了趟夏威夷,遵循遗嘱将他母亲的骨灰撒到了夏威夷岛边的大海里。
那天,我见停在那棵树下的不是那辆崭新GMC越野车,而是一辆老旧的奔驰小轿车。
“咦,杰恩,你的新车呢?”我问。
“我爸爸开去约会了。”他回答。
“什么?什么约会?”我不大相信我的耳朵。我知道他父亲已经六十多了。
于是杰恩告诉我,他父亲已经开始和女孩子们(女人们)约会,眼下他有大概有四个女孩子在约会。
尽管以前也经历过,我还是非常意外。我并不反对再婚,但是太快了,Too soon to be right, 快得我质疑这种事的正当性和婚姻感情的可信度。
回想三年前我一个俄亥俄美国朋友的事。对他和他妻子的关系我印象深刻,就是感觉他们关系非常的好。他们做什么事都在一起,给我们来信从来都以两人的名义,真所谓两人一体。后来不幸他妻子病逝,我非常震惊和难过;震惊难过的劲还没过去,他已经和另一个女人联名给我们来了信。
再回想大约也是三、四年前,我儿子好友同学科恩的母亲去世,年幼的科恩心灵深受创伤,我知道那伤痛一直在这孩子的心底埋藏。然而也就是那么两三个月后,有一天科恩来我家和我儿子玩耍,傍晚他的父亲偕同一年轻女子一起来接他回家。我一问(其实问是多余的),才知道那是他父亲的新欢。
我不知道现在中国国内的具体情形,我不愿意因为婚外恋普遍就因此断定什么,但是我听说(从广播中)移居海外的中国男人是比较“保守”,或者说长情的。我的熟人中就有这种情形。妻子走了几年了,至今仍然单身。虽然他的单身还有其他原因,但是我知道从妻子过世到他重新有意再寻偶有一年以上的时间间隔。
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合情理合心理的时段,我不会有任何疑问。但是像这种两三个月以内(我们中国人有所谓尸骨未寒之说)就见新章的事,我是感到十分的费解。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那么她在世时,两人的感情究竟有多深多好?我的回答是,肯定没有多深多好,否则它不会移得这么快。人的心理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当你对一个人爱深意厚,注入了极大的心力和情感,没有一个阶段的积蓄,你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又在另一人身上再掀爱潮?
或者,有人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另一个问题:也许这二度春无所谓爱情,只是一般的伙伴关系?只是需要身边有个人这么伴随着而已?
来美前总有种先入为主的看法,就是西方,包括美国的婚外恋和离婚率都很普遍,很多。来美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在美国公司的工作,接触了许多美国人,我并没有发现美国人离婚率高的佐证,情况恰恰相反。我发现,在美国的文化和社会里,虽然婚前(异性)友不嫌多,风流不拒,但是一旦戴上了那枚戒指,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终身生命“契约”,“没有什么将两人分开,除了死亡”。
后来我参加了教会,才知道那种婚姻关系的默契来自基督教文化。圣经里明确说到两人一经结合就不应该分开,直到死亡。那句话 (“没有什么将两人分开,除了死亡”) 也是美国婚礼上牧师常说的一句话。
也许,终身契约对人来说的确是一种束缚捆绑?许多人,包括美国著名华裔脱口秀演员Joe Wong (他是在表演中诙谐涉及的)都提到:两个人要在一起达一辈子之久,真是匪夷所思!
也许永不褪色的爱情只是理想主义者们自欺欺人的善意谎言?人的感情需求根本就是多方面的?
也许因为以上的两个也许,一旦契约因一方的死亡而自动解除,另一方(我还没有见过女方急不可耐的例子)就急不可耐地立马寻找新的爱情依托和新鲜感?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节女”,“贞女”,“烈女”等,是对女性残忍反人性的道德观念,因为同样的理由,我根本不会去支持“节男”,“贞男”,“烈男”一类的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存在过的观念。人需要伴侣,这是一回事;伴侣之间的感情究竟有多深多浓,这又是另一回事。我所见到的多例昨日才丧偶,今日即寻新的事例,让我对人类夫妻之间,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感情笃深度颇感怀疑。有婚约,它是牢;请易褪,它难深。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一直都相信不管人有什么其它的感情需求,人性和爱情里终究有寻求白头偕老,恒定安宁的一面。人,似乎从来就是矛盾的;人的需求和追寻之间甚至可以是相互矛盾抵触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庸之道从某个角度讲就是理想之道:人过激,易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