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生活回忆录(连载三)

作者:kylelong  于 2010-8-6 09:0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生活经历|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60评论

关键词:

 

 

第一个周末,就是在楼下的一个大型超市以及学校东面(东山公园附近)的超市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用具,还有大米、食油、鸡蛋、墨鱼、鱿鱼和其它食品等等,把冰箱塞满,当然还买了西瓜和其它水果,毕竟还是夏季。因为早餐得自己做,日本大街上没有中国那样的早点铺。后来发现附近有24小时的快餐店,都是西餐和日式快餐,还不如自己煮面条,放蔬菜、海鲜和鸡蛋。

 

量贩店

傍晚的东山公园

东山公园附近的名大后门(工程中)

 

下午去家具城买了几件简单的家具,比如茶几、凳子之类的。楼下一个日本邻居送我一台电子管的东芝23寸彩电,有些旧,但效果还可以(当时日本已经流行平板液晶电视了);名大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一个负责人送我一些厨房用具,包括平底锅、锅铲、茶杯等等;J先生送了几个盘子,省得自己又上街去买,还不知道地方,也不会讨价还价。最后,就在宿舍里面整理房间,打扫卫生。

 

房间是典型的日式榻榻米(即畳,たたみ,tatami)(最大的好处,就是无论怎么打滚,不会掉下床),还有一个两层的储藏柜。但空调、阳台、门窗、电炉、冰箱、卫生间等,则是比较现代化的设施。据说名古屋都是使用核电,宿舍也都用电器,不用煤气之类的化石产品。空调是分体式的挂机,可以调温定时,还算先进;宿舍空调要开通宵,名古屋的夏季还是热。电费?那就自己付了。

 

榻榻米

厨房

空调

 

第二个周末(日本的周末也是休息两天),我到一家比较大型的电器商店买了一部数码相机(Olympus 2.8M,很大很薄的磁卡,最大容量一张才32M),是当时的中等价格,也还算是比较高档吧。周日,就打算去参观著名的名古屋水族馆。晚上在宿舍里没事,就每天琢磨名古屋地图和地铁线路,看看什么地方好玩。前几天就把名古屋水族馆的方位和交通路线搞清楚了。游学,就是一边学习一边旅游。

 

电器商店

 

我的PC

 

    第一次乘坐名古屋的地铁,是办理身份证那次。当时的中国,只是北京、香港和台北有地铁。感觉最大的不同,一个是乘地铁的人少;第二个是车站内非常安静和干净;第三是站台比较小,不能与北京的相比;第四是使用电子刷卡入站,磁卡可以多次使用(日本地铁的磁卡按照价格分为几种,100020005000);最后一点就是地铁列车准时准点,车门很标准地停在站台地面标记的地方,排队等候的乘客不必多走路(在《生活变迁·地铁》一节中有部分内容)。

 

从住所最近的地铁站乘坐地铁一直往南去海边,到达名古屋港站(终点站:名古屋港駅,“駅”这个字是日本汉字,就是“站”),走出去就是名古屋港花园码头了。名古屋港口是仅次于横滨、神户的日本第三大国际贸易港。除了南极考察船(免费参观)之外,还有一些船舶相关的建筑和设施,相当于一个海洋博物馆。另外,还有由南北两馆组成的水族馆,北馆是介绍包括海豚和鲸鱼等海洋哺乳动物,可以从很大的“水中观察窗”观看海豚表演。而南馆则以“南极之旅”为主题,介绍了沿着日本海到南极的五个海域里生活着的各类海洋生物。拍照片时,就只能请其他游客帮忙的。有一对日本情侣,看见我的数码相机,非常惊讶,似乎没有见过,问了一系列问题。可见,当时数码相机在日本也不是很普及。

 

名古屋港

水族馆

南极考察船

南极冰

 

8月的天气,还是比较热的。背包里面,一定要带地图;除了寿司、面包、蛋糕之类的干粮,就是两瓶水或者软包装的饮料。名古屋不像国内一些城市,大街上的小吃店和食品店没那么多。帽子和餐巾纸,还有数码相机和电池,都是必备品;有时候,笔和纸也有用,说不清楚就写。日本大街上的商店门口,几乎都挂着这样一个牌牌:年中无休。据说,“过劳死”一词源自日本。

 

第三个周末,就去逛了名古屋市中心――栄(さかえ,Sakae,这个字是日本汉字,似乎就是中国的汉字“荣”。地铁有一站就是“”,而且这个车站有一个很大的四通八达的地下城(购物街)。走出车站,就会看见名古屋市电视塔和著名的“中央公园”。地面有南北向的一长条绿化带,估计有好几公里,宽有一个街区,总共有好几个足球场大;其间还有几个音乐喷泉、很多城市雕塑,还有希望广场、锦鲤池、儿童游乐区等等。

 

地下城(购物街)

中央公园

电视塔

 

往南走,是大须观音(Osu Kannon)。这个寺庙原来在岐阜县的大须,是能信上人于1324年建造的。据说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有关系,是名古屋最大的寺庙,类似国内的城隍庙。中间的大殿建筑与中国的大雄宝殿差不多,只是门厅中央有一个拱形的结构,是日本建筑的独创。如果要进去朝拜菩萨(与中国的菩萨一样),把硬币仍进一个容器里,然后双手合一许个愿,拜一下,再把一根粗绳拉一下,打击上面的鼓。另外,在大殿两侧,一侧是纸质的许愿结,上面写好自己许愿的东西,然后在那根长长的绳子上打一个结,类似国内的黄山或泰山山顶的“同心锁”;另一侧是木质的许愿牌,用毛笔写的,可以保存时间长一些。大须观音附近的几条街道,是历史悠久的商业街还有一条电脑和电器产品商店街,至今仍然保留着中小工商业集中的“下町”风情,可以买到很多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此外,这一代也是著名的旅游线路,有很多博物馆,如Tokugawa艺术博物馆、名古屋城市博物馆、名古屋城市艺术博物馆、Toyota工业技术纪念馆、电力博物馆等等。感觉这一带是名古屋最热闹的地方。

 

那天正赶上一次法会

年轻人

 

往北走,经过市政厅,就是著名的名古屋城了,这可是名古屋的标志性建筑。据介绍,名古屋城经过几次搬迁、烧毁和重建,现在的城堡范围为名城公园。在筑城前崖下的湿地形成了天然的防卫线,西端和北端的低湿地也形成天然的防卫线,而临伊势湾城南的热田神宫的堀出,改造为护城河。现在的防卫线和护城河都没有水,而是绿地,侍养着梅花鹿。

 

城墙上

 

古城是现代装修的,灯光、空调以及防火措施都是一流的。所有主结构以及基座似乎都是水泥和大石头的,而外面可见部分则都是木制的。最高建筑是“天守阁”,是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而15层是对外开放的展示厅。

 

站在第5层的层楼上,可以看到几乎全市的风景。这个200多万人口的城市,既是日本的工业大城、日本东西交通的中心枢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但总的感觉,除了主要干道之外,高层建筑不是很多。在中国,也就是一个中等城市规模而已。此外,名古屋城是日本著名的3大名城之一,这3大名城是指在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由筑城名手加藤清正、藤堂高虎所担当兴建的城堡中,3座最宏伟出色的城堡,即名古屋城、大坂城和熊本城。比较一下,现在尚存的中国古城有:阆中、平遥、西安、兴城、南京、荆州、大理、襄阳、开封、歙县、肇庆、曲阜、正定等。这个是不能比的。

 

学习工作还是挺紧的,但要偷着乐,才是生活。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0 个评论)

0 回复 margo 2010-8-6 09:33
用南极冰做的水割り特别好喝
0 回复 kylelong 2010-8-6 09:39
margo: 用南极冰做的水割り特别好喝
没喝过,那种感觉应该很纯吧?
0 回复 566 2010-8-6 09:45
当时就用数码相机!真时髦!
0 回复 kylelong 2010-8-6 09:49
566: 当时就用数码相机!真时髦!
是刚上市的,的确很新颖。
1 回复 TCM 2010-8-6 09:58
0 回复 TCM 2010-8-6 09:59
鲜花
0 回复 牡丹石头 2010-8-6 10:07
街道, 市场都非常的干净.
0 回复 xinsheng 2010-8-6 10:08
谢谢分享
0 回复 kylelong 2010-8-6 10:12
TCM:
0 回复 kylelong 2010-8-6 10:12
TCM: 鲜花
谢谢
0 回复 margo 2010-8-6 10:13
kylelong: 没喝过,那种感觉应该很纯吧?
听说是味道特别好。
南极冰是降雪形成的纯粹水分,没有盐份,还有冰里面含有数万个年以前的空气变成的气泡,这种冰,日本人用''绝品''来形容。
0 回复 kylelong 2010-8-6 10:18
margo: 听说是味道特别好。
南极冰是降雪形成的纯粹水分,没有盐份,还有冰里面含有数万个年以前的空气变成的气泡,这种冰,日本人用''绝品''来形容。
不错,下次去,一定尝尝。
0 回复 kylelong 2010-8-6 10:19
TCM:
0 回复 kylelong 2010-8-6 10:20
牡丹石头: 街道, 市场都非常的干净.
嗯,灰尘很少,海洋性气候。
0 回复 margo 2010-8-6 10:20
kylelong: 不错,下次去,一定尝尝。
好象没有卖的.
0 回复 kylelong 2010-8-6 10:20
xinsheng: 谢谢分享
祝你开心
0 回复 kylelong 2010-8-6 10:21
margo: 好象没有卖的.
有南极水卖,但不知道真假。
0 回复 margo 2010-8-6 10:32
kylelong: 有南极水卖,但不知道真假。
南极水...这个不太清楚
在日本是不允许被买卖的
0 回复 來美六十年 2010-8-6 11:40
日本現在還用 “榻榻米”???
抗戰後首次使用,要疊起多個作床用。
0 回复 珍曼 2010-8-6 12:03
多谢分享...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03: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