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金枪鱼(英文Tunny,Tuna),在日本称为“吞拿鱼”,华人世界也之称为“吞拿(鱼)”,澳门以葡萄牙语旧译为“亚冬鱼”。金枪鱼类属鲈形目鲭科,属于热带-亚热带大洋性鱼类。实际上,鲭科鱼类大部分皆属于鲔属,故又称鲔鱼,因此鲔鱼只是金枪鱼的某些种类。
金枪鱼是大洋暖水性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低中纬度海区,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有广泛的分布。同金枪鱼最相似的是鲣属鱼类,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鲣属腹部有4—6条黑色纵带,其它相近鱼种如舵鲣、狐鲣等有暗色纵带等。而金枪鱼类,鱼体无任何黑斑,或深色纵纹。金枪鱼有50多个品种,其中多数品种体积巨大,最大的体长达3.5米,重达600-700公斤,而最小的品种只有3公斤重。
游泳冠军
金枪鱼体呈纺锤形,具有鱼雷体形,其横断面略呈圆形。强劲的肌肉及新月形尾鳍,鳞以退化为小圆鳞,适于快速游泳,一般时速为每小时30-50公里(一说60-80公里),最高速可达每小时160公里,比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还要快。金枪鱼若停止游泳就会窒息,原因是金枪鱼游泳时总是开着口,使水流经过鳃部而吸氧呼吸,所以在一生中它只能不停地持续高速游泳,即使在夜间也不休息,只是减缓了游速,降低了代谢。金枪鱼的旅行范围可以远达数千公里,能作跨洋环游,被称为“没有国界的鱼类”。根据科学家研究,金枪鱼是唯一能够长距离快速游泳的大型鱼类,实验显示,金枪鱼每天游程可以达到230公里。曾经在日本近海发现过从美国加州游过去的鲔鱼。
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金枪鱼栖息在100-400米水深的海域,幼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以及鲣鱼都栖息在海洋的表层水域,一般不超过50米水深,而成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栖息水层比较深,大眼金枪鱼的栖息水层深于黄鳍金枪鱼。金枪鱼的产卵期很长,产卵海域甚广,使得全年都有金枪鱼在各海域中产卵,加上旺盛的繁殖力(一条50公斤重雌鱼,每年可产卵500万粒之多),全世界的食家才得以享受它得鲜美滋味。但因经济价值佳,被渔民过度捕捞,已对它们的族群大小造成威胁,最明显的莫过于蓝鳍鲔。
体温比水温高
金枪鱼的温度为什么会比周围水温高呢? 原来它身体两侧有皮肤肌肉血管网丛,经科学家周密研究,金枪鱼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出9℃。例如:蓝鳍鲔(T.thynnus, T.maccoyii,T. orientalis),这项生理功能,适应的水温范围较大,使其能够生存在温度较低的水域。这种不知疲倦的快速游泳者,肌肉收缩力量是使它们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沿金枪鱼脊柱两侧强有力的肌肉和皮肤上大量的血管网丛,表明这些部分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肌肉中携带了大量的氧气,因而金枪鱼的鱼肉似牛肉,是紫红色的。其中血红素含量很高,低脂而高强蛋白,所以营养价值高。
金枪鱼有营养
由于金枪鱼必须时常保持快速游动,才能维持身体的供给,加上只在海域深处活动,因此肉质柔嫩鲜美,且不受环境污染,是现代人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蛋白质含量高达20%,但脂肪含量很低,俗称“海底鸡”,营养价值高。鱼肉中脂肪酸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所含氨基酸齐全,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均有。还含有微生素、丰富的铁、钾、钙、碘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金枪鱼中不饱和脂肪酸DHA廿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居各种食物之首。DHA被人们称之谓“脑黄金”,是人类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必需的营养素。EPA又称OMEGA3,是金枪鱼所特有的营养物质,可抑制胆固醇增加和防止动脉硬化,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着特殊的作用。
金枪鱼味道好
味美新鲜的金枪鱼向来是日本、台湾人最爱的海鲜料理之一,尤其是金枪鱼生鱼片堪称生鱼片之中的极品,不但老食客深得其中滋味,即连少吃生鱼片得人也会选择金枪鱼生鱼片大块地品尝一番。从金枪鱼的品种看,生鱼片质量由高至低分别为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和马苏金枪鱼产量较低,价格非常高,常见的金枪鱼鱼片是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制成的。生食是极品,熟食也香浓美味,制成罐头的油浸金枪鱼非常可口,不但深受东南亚一带人民喜爱,连欧美人士也喜欢用来配制三明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及其广阔,日本、西欧和美国是金枪鱼产品的三大市场。台湾人则是善用鲔鱼各个部位制作菜肴。“拖罗”是鲔鱼的鱼腩,被认为是鲔鱼最肥美的部份,一般都只是用来切成生鱼片。
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把金枪鱼肉比作是“海鸡肉”或“小牛肉”。美国制造的油浸金枪鱼罐头风靡全球,是国际上最畅销的食品之一。日本对金枪鱼的需求量很大,一般年消费80—90万吨,约占世界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尤其是鲜金枪鱼更受喜欢,消费量是需求量的60%,每年进口额约10亿美元。
金枪鱼的捕捞方式
金枪鱼的捕捞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延绳钓捕捞方法,主要捕捞栖息在较深海域的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体重在20公斤以上;另一种是表层渔具捕捞方法,包括围网、竿钓和曳绳钓等,捕捞栖息在海洋表层的金枪鱼,捕捞的品种主要是小个体的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鲣鱼,体重范围是5-10公斤。
金枪鱼的种类
从生物学的分类上讲,广义的金枪鱼是指鱼类中的鲭科、箭鱼科和旗鱼科,共计约30种鱼类。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鲣鱼等6种,其中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是生鱼片原料鱼;长鳍金枪鱼和鲣鱼主要用来做金枪鱼罐头原料,但是,最近也用长鳍金枪鱼来做生鱼片。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长鳍金枪鱼为延绳钓的主捕对象,鲣鱼为杆钓的主要对象。
1、黄鳍金枪鱼(Yellowfin Tuna),俗名:串仔。鱼体呈纺锤型,稍侧扁,头小,尾部长而细,肉粉红色。体背呈蓝青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浅灰色,带点黄色,有点状横带,成鱼的的二背鳍和臀鳍及其后面的小鳍,均呈鲜黄色,它的颜色是最丰富的。第一背鳍和腹鳍均带有黄色。体长1-3米,因不同海区而异,体重一般为40-60公斤,最重的达170公斤以上。
黄鳍金枪鱼食性很广,以鱿鱼、表层鱼和大型甲壳类为主。作长距离洄游,其洄游与海流的季节变化有关,在热带雨季,它远离较淡的沿岸水域,游向高盐度的海区。黄鳍金枪鱼广泛分布于三大洋的赤道海域,约为南、北纬40度间之海域,是热带海区的代表种。黄鳍金枪鱼常见水深达160米,水温达20-28℃,生命周期是5到7年,最大游泳速度为90公里/小时。黄鳍金枪鱼占全球金枪鱼产量的35%。大部分用来制罐头,生鲜和冷冻产品也持续增长。黄鳍金枪鱼现在以处于合理开发状态。
2、蓝鳍金枪鱼(Bluefin Tuna),是金枪鱼类中最大型的鱼种。身体短而结实、锥状细长的身躯,尾鳍成交叉状;身躯底部至侧边的色彩明亮,上身躯则是深蓝色,鳍是深暗色,小鳍则是呈现微黄色,尾柄隆起嵴呈黑色。全身被鳞,口相当大,眼不大,胸鳍短,末端不到第一背鳍的中央,这是本种的最大特点。体长一般1-3米,大者长达3米多,体重700多公斤。平均大小:200-400公斤。
蓝鳍金枪鱼常以50-60尾成群,也有1000尾以上的鱼群。栖息水层从表层至50米深层,最适宜水温10-20℃,饵料以鲱鱼、沙丁鱼、鲐鱼、鱿鱼和甲壳类为主。
3、长鳍金枪鱼(Longfin Tuna,albacore fish,albacore tuna,longfin,albies,pigfish,tombo ahi,binnaga,Pacific albacore,German bonito (but see bonito),longfin tunny,or even just tuna),体背呈深蓝色,侧面及腹侧为银白色,体色均匀。体长 1-1.5米,体重15公斤左右。大的个体可达45公斤。肉粉红色,胸鳍呈刀状、极长,长度大于头部是本种最显著的特点。
长鳍金枪鱼白天主要分布于三大洋的热带、温带海域的90-150米水层,有时较深达150-200米深层,傍晚分布在近表层。长鳍金枪鱼适温范围为14-20℃。饵料以沙丁鱼以及甲壳类为主。长鳍金枪鱼的产量约占金枪鱼总产量的7%,大部分用于制罐。
4、大眼金枪鱼(Bigeye Tuna),又称肥壮金枪鱼和副金枪鱼,体长约1.5-2.0米,体重大的在100公斤以上,一般为16-35公斤。体背蓝青色,侧面及腹面银白色。肉粉红色,略柔软。胸鳍长,其末端甚突,达第二背鳍下方,第二背鳍也较窄,与第一背鳍高度相近。鱼体呈灰色,肥满、尾短、头和眼明显较大。
大眼金枪鱼栖息水深较深,可达200—300米,性为成熟的个体栖息于表层。主要以深海性鱼类为食,小鱼、鱿鱼和大型甲壳类为主。最大游速可达100公里/小时。 目前大眼金枪鱼渔获产量较低,但价格较高,很有发展潜力。
5,黑鲔,生鱼片英文名字:Northern Bluefin Tuna,俗称“魠乐Toro”,产量是鲔鱼的渔获量之2%,是鲔鱼类中最大的,分布北半球温带海域,属高度洄游鱼种。肚子是生鱼片中的最好美食、背部吃起来就像松板牛肉、下巴适合用烤的来吃、鱼头则是那来煮汤或清蒸。血液含有铁质、鱼肉富则含EPA、DHA、核酸与多种维生素,黑鲔鱼身价超过民间的乌鱼子。
6,南方黑鲔,英文名Southern Bluefin Tuna,俗名“油串”,分布于南半球三大洋,即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大西洋,肉质跟口感跟北方相似,南方黑鲔价格超过北方,原因在北方黑鲔肉质较差。与北方黑鲔比较则颜色较深、体型较小。南方鲔鱼属于高度洄游鱼种,成长过程比较缓慢,然而平均体长是160-200厘米。因为鱼肉颜色变化比较快,所以适合拿来做寿司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