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父母亲回忆,我小时候睡过摇窝(即摇床),一米左右长,刚好放下不会走路的婴儿。木制的婴儿床,四个角有雕花的手柄;最下面的两根横的“落地脚”呈弧形,摇动的时候,整个摇窝可以左右摇动。据说有的婴儿不摇不能入睡,我大概就是这一类的。后来上大学听老师讲,这样摇晃,对婴儿大脑发育有影响,因为震动比较强烈。
后来,城市里面,尤其是大城市的幼儿园都改用摇篮。一个很大的育儿房,中间有一排或两排吊着的摇篮,一般一排是10个左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保育员或阿姨只要推动一端,整个一排都会同时摇动,很壮观。而农村的家庭,则是单个的摇篮,也是吊在天花板上。
一家人上街时,父亲就把我背在背上,然后用一根很长很宽的背带把我系在他身上,就是“打背包”。这个印象特别深刻!
我小时候还坐过枷椅(子),也叫“嘎椅子”,一种木制的内圆外四方结构的“枷锁”,专门给不会走路、或者学习走路的孩子用的。这就解放了大人,大人们可以做家务事了。因为枷椅的面板十木制的,可以擦干净,吃的东西就放在上面。儿子小时候也用过,一直保留着,古董啊。
去云南、贵州、四川出差时,看见过背篓。宋祖英唱的《小背篓》,就是描述的那样一种情景。这东西也只是适合山区的家庭,被孩子进城买东西,回家时,就把东西放进背篓里,孩子就抱着。湖北湖南山区也有。
到了儿子这一代,最早使用的婴儿床是铁制的,下面不是弧形的“落地脚”,而是6个万向轮,可以在房间内到处拖动,很省力。儿子学走路是,用的是“学步车”,上面类似于枷椅(子),下面则是5个万向轮,可以到处“游走”,撞到哪里就是哪里,反正不会摔跤,也可以训练腿力。
再后来,就开始用婴儿车了,主要是上街、逛公园方便,不用大人抱着、背着。当时买的婴儿车很先进(现在看来就很落伍了),前面一对轮子是万向的,后面的拷靠背下面可以放杂物;前面的顶篷可以折叠。不过,可以准备一块塑料布,挡风雨和阳光,甚至灰尘。有人说,如果不挡灰尘把孩子推在大街上走,孩子就相当于“吸尘器”。现代的婴儿车,一般都有全封闭的塑料罩。
会走路之后,就摇买童车了。开始的童车是4个轮子,前后各一个,与普通自行车一样,只是后轮的左右各增加了一个辅助轮,以保持平衡。儿子骑过一段时间,就把辅助轮拿掉了,可以骑车了,一直到上小学。再后来,就买真正的自行车了。
到了90年代后期,家庭最先使用的是“婴儿篮”,把婴儿放在一种比普通买菜的篮子略微高档的专用篮子里面,当然,要垫上毛毯之类的棉织品。这种“婴儿篮”只适合一岁以前的婴儿,母亲上街时可以挂在肩上,或提在手上;进入商家时,可以放在台面上,走时记得就行了。相对于背着或抱着,又是一种风景。
现代的婴儿用品就很多了,比如很多家长使用吊兜,这是人类学袋鼠的最直接结果。把婴儿放在胸前很安全,面对面交流。
再谈谈尿布。我那时代,使用的都是棉织品,甚至还有绸缎,比较润滑、柔软,适合新生儿;还可以重复使用,很节约,很环保。儿子这一代,使用的是女生夜用卫生巾,或者在医院买的新生儿一次性尿布,比较贵的那种,好像是进口的;而当时,市面上还没有大众化的一次性尿布。现代的一次性尿布就很多了,比如尿裤套、全棉婴儿尿布、防水衬垫、婴儿纸尿裤、婴儿尿不湿、尿不湿伴侣等等。其实,还是棉织品最好,很多婴儿的皮肤对一次性尿布过敏。
在国内时,孩子自己带,很多产品的质量问题,都是自己解决;当然,遇到产品质量问题,也没有人会来解决。而到了加拿大,经常从电视报刊上了解到加拿大人对婴儿产品的重视,对公司的产品格外“挑剔”,似乎觉得加拿大人从来不用自己解决生活中的这类问题。比如,前几年中国儿童玩具含铅量超标,我们也就是一直这样使用的,也没有发现中国孩子有什么问题。最近,加拿大还发生了百页窗窗帘的拉绳,将孩子颈部缠绕致死的事件,家长控告百页窗厂家;加拿大召回危险婴儿围栏(Evenflo Top of Stair Plus Wood Gates公司产品)、婴儿摇床、奶瓶等等;美国召回有窒息危险的“问题吊兜”(WendyBel-lissimoslings)等等。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西方人认为,自己花钱就应该值这个价,顾客就是上帝,产品都有保修期,尤其是婴儿产品的质量应该是第一的。相比之下,中国人对于婴儿产品的质量问题(比如三鹿奶粉)就显得麻木很多。东西坏了,扔掉,再买一个。谁会去找厂家?谁会理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