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的倒车历程和可能的结局 [2023/08]
- 实在不是一般的恐怖:回国买吃的最好只买品牌 [2010/10]
- 毛岸英的死到底是不是因为蛋炒饭? [2023/12]
- 中国经济学家张维迎被中共全网封杀 [2024/01]
- 中国知名的“左派”与“右派” -ZT [2012/03]
- 中共建朝后一共杀了多少中国人 [2011/07]
- 中国衰落中的帝制回归 - 习近平的皇帝梦 [2016/12]
- 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倒退 [2011/10]
- 混世魔王毛泽东 - 刘晓波遗作 [2017/12]
- 习近平挖坑 李克强填坑 人大代表吓得要跑 [2019/03]
- 贸易战 - 美国对中国要求的“结构性转变”包涵那些具体事项和内容 [2019/02]
- 今天是邓冥诞115周年,他还值得人民纪念吗? [2019/08]
- 原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致信中央呼吁解决习近平问题 [2023/02]
- 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一个企业家的临别诤言 [2019/01]
- 中国进入了红卫兵时代 [2017/11]
- 谈谈杀光中国人事件游行示威的得失 - ZT [2013/11]
- 看看那疯红的年代吧 [2014/02]
- 俺参加了圣诞前给穷人发火鸡 [2014/12]
- 欣赏一下毛新宇的书法 [2011/11]
- 埃及,我流泪了,既是为你,也是为我 [2011/02]
- 本文删除 [2011/05]
- 江泽民的干政不见得是坏事 [2013/01]
- 1960年廖伯康向毛主席告状:四川饿死了1000万人 [2012/03]
- “伟大领袖”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摘自新浪鲁山老泉博客 [2013/03]
- 经济发展不一定需要民主,但没有民主的繁荣不可持续 [2011/02]
- 政法大学教授告诫毕业生 中国将大变要站在正义方 -ZT [2013/07]
- 斯诺登算不算坏蛋?- ZT [2013/06]
- 此文删除 [2012/11]
中国被迫进入战略收缩
中国从2021年时自信雄心满满的波峰,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急速坠入信心崩塌的低谷,这从波峰到波谷时间之短,变化之快,让很多人产生了严重的“认知差”,完全没有意识到,现在已开始头脑逐渐清醒过来的高层决策者,和基层底层的普通民众百姓,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和中国真正实力认知,已经背道而驰了....
中国从2022年就进入全面“战略收缩阶段”,这是高层决策者们的共识我认为这个阶段至少会长达十年。原因就是一个,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形势远比我们看到的要严峻。当然中国经济并不会崩溃,只会慢慢的走向衰落萧条。关键是: 没钱了! 各行各业,各地各级,从政府到企业,从国家到居民,都出现了无钱可用严重困难局面。那么在这个漫长的“战略收缩阶段”,我们务必要及时转换认知,重新评估和调整思维方式,才能避过很多投资大坑:
一、“微笑熊猫”外交取代“战狼外交”中国的外交在未来数年,会再度采取韬光养晦,低调温和,不与美国和西方进行对抗,相反会积极的去竭力对美欧乃至日韩加澳印等示好求缓和主动改善解冻关系,以“微笑的熊猫形象彻底取代“战狼外交”,传统老派外交风格的知美懂西方的外交官得到重用,放低身段甚或做出某种保证承诺。中国非常担忧是,美国资本和西方企业,外资集体全部从中国撤离这点是当前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
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已近尾声去年底召开了所谓世界一带一路大会,本质真相是结束,而不是开始。过去十年为此计划总共投入了一万亿美元,接受这些投资援助的很多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普遍出现无力偿还债务,目前已有80%的投资成为坏账。现在中国也没多少钱了,加之前面的信贷债务无法收回,后期中国会大幅削减或结束海外援助基建投资的规模,大概会降低到过去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去年底意大利公开退出今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退出“一带一路”。
三、在热点和冲突风险地区主动降温。“中国根本没有过所谓的2027和2035年对台动武的计划,也从未听说有这个方案,并没有这个想法”。以上这段话我打引号,因为是引用一个大人物的原话,一个字都没有改。在未来几年里,我们可以看到,台海,南海,东海,中印边境,冲突风险紧张局势都会降温,虽然仍可能会有意外突发,但一定会保持克制和外交手段处理,基本确定未来十年动刀兵的可能性为零。
四、极力引进外资和更加对外开放估计下周李总将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政府商业代表团,去瑞士达沃斯论坛进行招商引资。中国也将对国外来华的商务旅游人员,实行单向全面免签证,这其实相当不平等,但没有办法。疫情防控三年之后,中国蓦然发现,原来世界是可以离开中国的,但中国真的绝不能离开世界,所谓“内循环”“自力更生”都不许再提了。中国经济特位就是两头任外1的消费严重下滑,对外出口去年也首次出现大幅负增长,所以未来数年中国会推出力度更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
五、未来会减少采取经济手段达到外交目的。随着中国经济困境加深和进出口的下滑,在这个战略收缩阶段中国越来越难以采取经济制裁或报复手段,来达到外交目的。尤其中国是典型的经济两头在外模式,对上游的资源品进口国,和下游的消费品出口国,都是要有求于人的。去年就已开始明显改变和取消了很多经济制裁手段,还是在对方毫无任何让步情况下。这种手段会增大外资对中国政策不确定性怀疑担忧。
中国进入战略收缩期,再度回归“韬光养晦”策略,埋头专心应对国内严峻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经济疲弱、债务危机、地产暴雷、失业高企、人口下降,信心不足等,会是未来十年的主导的战略思想。中国会在未来五六年时间里,从2021年时的GDP总量达到美国GDP76.7%,急速下滑到GDP总量只有美国GDP的50%以下,而不是很多人笃信的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美,科技更是会被远远拉开距离。有不少人觉得,中国如果真的进入一个内部困难压力重重环境之中,搞不好会用极其强硬的雷霆手段对外冒险破局,我想说,这只能说明,你们太不了解高层状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