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医院为啥不告诉你的血型 [2009/09]
- 小木耳和贝壳村的“不聪明女孩” [2010/06]
- 中秋特别节目:将令一声震山川 [2009/10]
- 笑一笑: 介绍什么样的女朋友好? [2009/10]
- 收获的不只是一个吻 [2009/09]
- 善良的力度(转) [2009/12]
- 国庆看图发现了几个问题 [2009/10]
- 美大使谈奥巴马访华细节:将强调提升两军关系(转载) [2009/10]
- 吃肉,可能是人类长寿的关键(ZT) [2009/12]
- 我被狗咬了 [2009/10]
- A Champion cannot be a snob [2010/02]
- 华人移民精神病患故事(1) 愤怒的老罗 [2010/03]
- 西医模式培养不出好中医 (ZT ) [2009/10]
- 我要回家(转) [2009/10]
- 一位中医师的思考:西医为什么排斥中医啊? [2009/07]
昔日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的外孙、著名中医师祝肇刚接受记者专访
中医见效并不慢
记者:现在,求医者似乎存在一种偏见: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中医对病的解释太玄,不够科学。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祝肇刚:中医治病实际上是不慢的,只要辨证准确,治疗得法,就能很快地取得效果。
疾病好得快还是慢,还跟病人的体质强弱有关系,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一般会好得慢一些。当然与医生的技术也有关系。
至于有些人认为中医不科学,我觉得是那些人认识不到位。所以需要我们打破中医头上“玄”的帽子,让中医走下“玄”坛,将中医本质明明白白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知道中医的质朴与疗效。
记者:能不能拿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
祝肇刚:不能。两者理论基础不同,西医讲还原论,中医讲整体观,因此治疗方式和理念就不同。
西 医治疗疾病本身,中医治生病的人。西医治疗疾病,一定要找到病因、病原体,才能进行治疗,否则就束手无措,只好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找到病原体后,分离、提 取、培养、灭活、制成疫苗,或者培养出一种抗菌素(特效药),摄入人体,直接杀灭细菌或者使人体产生抗体,杀死病原体。
而中医治疗疾病是针对人体患病症状,进行辨证治疗。中医从患者整体体质及患病表现全面考虑,通过针灸、中药、按摩等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力,在身体内形成一个使得“外邪”不能生存的环境,很快消除病症,人体就得以痊愈。
患者需要中医,但好大夫太少
记者:那么,为什么现代人会形成那样的偏见,是中医从业者的水平不行吗?流传千年的中医为何反而在现代陷入困境?
祝肇刚:中医发展的困境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上,由于西学东渐,在舶来的西医冲击下,并受到近代许多文化名人过于偏激的指责,中医的指导思想和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等),被称为玄虚的封建糟粕。中医因此“失语”了近百年。
还有就是人才的问题。中医院校用西医的模式来培养中医学生,无法让学生按照中医特点一边学习一边临床,这样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是个好中医。所以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做中医的少,要么改行,要么做了医药代表。我孩子的班级几十人毕业,只有很少人在医院就业。
从中医研究来说,中医研究机构没有取得太多符合中医规律的成就,现在所谓创新主要是按照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这跟指导思想有关。
从中医医院来讲,按照西医模式分科,不符合中医特点,中医讲究从整体考虑,需要全科医生。而不是皮科大夫不会看痔疮,肛肠科大夫不会看湿疹,能看湿疹的大夫不会看脉管炎。
另 一方面,中医队伍中存在一些伪中医。他们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中医的理论和技术,但却在使用中药治病,所以出了一些医疗事故或者没有疗效的事情,于是污泥浊水 四面八方向中医身上泼来,中医怎能不倒霉?另外在中医西化的倾向下,造就了一大批把中药当西药用的医生,在这些医生手中,中医只剩下西医理论下中药的简单 罗列和组合。
从我行医历程来看,患者需要中医,但是好大夫太少。手中无米,叫鸡鸡不来。你必须疗效好,患者才信。
师徒相传的模式仍可提倡
记者:那您认为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好中医?
祝 肇刚:中医学院要培养出好大夫,我认为可以借鉴我父亲(注:名医祝谌予)当中医学院教务长时提倡的:早临床、早实习,一毕业即应该是医生。出来就是医生, 哪家医院都欢迎。但是现在的学生毕业叫“医学生”,哪家医院敢要啊?你连把脉都不准,捅俩娄子,院长就得忙着应付。而西医院校出来的学生,到医院后比较快 就能看病,因为西医有一套标准化模式和仪器。
培养一个好中医,不容易!我们那一代是怎么出来的:耐得住寂寞、清贫,吭哧吭哧地跟着老中医学和练。我还是幸运的,跟着我父亲,时刻学习临床。师带徒的模式,即使在今天仍然是可以提倡的。
中 医院校哪去找那么多好中医当老师呢?其实,许多好中医在民间,大可以挖掘出来。选择标准是什么,老百姓的口碑啊。如果把好中医都动员起来,每个中医都带几 个学生,成果将是可观的。如果我的学生40岁时,具有我现在60多岁的水平后,他们培养的学生30岁时,具有他们40岁的水平,中医的光辉时代可能就会早 来几年。
中西医比较不是为了淘汰
记者:可是现代人已经接受西医这套思维模式了,那么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不是能让中医振兴步伐加快一些?
祝肇刚:我是赞同中西医结合的。中西医的比较不是为了淘汰谁,而是为了相互提高。萧龙友(注:昔日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说过:“医药为救人而设,本无中西之分,研此道者,不可为古人囿,不可为今人欺……”
但是,我不赞同将中药提纯作为中西医结合唯一正确之路。中药必须讲究四气五味,寒热温凉,各种成分相互作用,减毒增效,提纯后,就抑制不住某一成分的毒副作用,可能导致问题产生。
我认为西药也可以归经分类,比如胰岛素,我认为就是温润滋阴的药物;镇静药,就是沉降助湿的。我若知道患者吃了很多安眠药,我就知道他湿气重,我就会用一些药来纠偏。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就是以中医为主导,西医药为辅助。把西医化验融进中医的疗法里头,把西药拿来,我分四气五味,在我中医的主导思想下使用。这样我们治病的思路更加宽阔了。
我们需要用中医的脚来走路,而不是拄着西医的拐杖。(姜赟)
短 评
名医辈出,则中医幸甚
北京大北窑中医门诊部,祝大夫的诊室,门外排着长队。
“你的小孩,第一爱发脾气,第二爱做梦,第三爱反复感冒,对吗?”给一个孩子搭脉看舌后,祝大夫说。
“太对了,他就是这样!”家长信服地拿着方子领药去了。
祝大夫诊断的全过程,很像一场患者对医生的考试。患者来了,先进行诊脉,然后道出患者何处染恙、有何症状,一一中的。这种诊断,既便于下一步的辨证施治,也让患者信服。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对中医疗效有了怀疑?正是因为这样的诊疗场面少了。正如文中所说,一些中医医术不精,难为患者除痛祛病;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伪中医,打着中医招牌乱用中药,没有疗效不说,还出了不少医疗事故。事件或许不多,但影响很坏:动摇着人们对整个行业的信心。
中医发展,关键在人,在于一个个妙手回春的名医。
当 然,成名医不易。需要甘受清贫、耐住寂寞;需要积累经验,勤于临床;需要依靠悟性,努力学习……更需要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中医院校应该按照中医特色培养 学生,而不是培养一些按照西医思维把中药简单组合的“中医师”;应该研究传统的名师带徒的模式,并推广落实;应该重视著名中医经验和医疗思想的传承,在此 基础上谋求创新发展。
名医辈出,则中医幸甚。(姜赟)
西医模式培养不出好中医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