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是省水馬桶還是「漏水馬桶」 [2020/10]
- 在美国65岁以上可以享受这么多福利 [2016/06]
- 你适合养什么狗?不同品种狗狗性格、特点大揭秘 [2021/04]
- 海外华人如何继承中国境内遗产 [2023/07]
- 在白牆創作逼真畫作 [2021/04]
- 一个新上海人的观察 [2020/09]
- 北美超市里那些看不懂的Cheese种类及吃法 [2016/01]
- 免费看电影电视剧的19个网站:最新在线电影热播剧 [2021/04]
- 疫期返中難 南加網紅分享攻略…錯一步就無法登機 [2021/08]
- 空气炸锅究竟好不好用?炸锅评测告诉你 [2019/11]
- 看清美國超市那些令人目眩的牛奶! [2016/08]
- 28种超实用的美国家庭常备药 [2017/05]
- 美国华人注意了! 这些你常在自家后院做的事万万碰不得... 一不小心就吃上罚单! [2019/09]
- 逛旧金山湾区9个风情小镇 [2016/05]
- 再来说在美国如何看免费的中文电视 [2016/01]
- 我们回不了中国了......... [2019/09]
- 外國上海人: “作孽,外國待久了,人戇掉了。” [zt] [2010/06]
- 穷人为什么怀念毛泽东,富人为什么崇拜毛泽东,一些人为什么疯狂吹捧毛泽东? zt(转载 [2010/04]
- 百年中国三大怪胎:义和团、红卫兵、爱国贼 [2020/03]
- 金曲情牽半世紀演唱會 [广东话] [2012/05]
- 欢迎新朋友春苗 ( 季家凰 ) [2010/04]
- 久违的朋友你在何方? [2011/11]
- 毕业了 [2012/06]
- 大家都该忏悔 [2024/03]
- 狼心狗肺 的东西 [2023/06]
- 说一下美国这里的一个新的现象 [2023/10]
- 清零三年的代价 [2023/05]
- 所谓的台湾问题是大陆一面之词 [2023/01]
- 《評馬英九的避戰與謀和》 [2022/10]
来源:新浪博客
原标题:知青博物馆为罪恶招魂
作者:佚名
【原编者按】
对于北京出现的“知青博物馆”,北大贺卫方教授的评价我以为一针见血了,“将罪恶变成了伟业”。
尤其是120元的门票,你不是在借知青的名义敛财吗?你的馆有什么内容,票价要超过故宫几倍呢?
01
“很有必要”的“按语”,依然无解
把毕业的被毕业的学生大规模地下放到农村,在和平年代终结教育体系,这是曾经发生过的,让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一种罪恶。
即使用那些踹度、猜测、论证出来的目的粉饰,也改变不了人类自产生文明史以来最为诡异的事实。
毛泽东1968年的最高指示已经过去了快50年,可“很有必要”的“按语”,依然无解。
大中小学一概停止招生,本身就是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荒唐之举。
潘忠林,算不算知青博物馆的负责人了?我不知道。不过号称亲身体验知青一代历史,大话过头了。
潘先生称:知青博物馆与文革没有一点关系。
他说1955年的上山下乡的杨华就与文革无关,对的。
可是知青博物馆更多的内容却不是杨华。
在回答贺卫方的评论时,潘先生显然偷换概念,而且混淆了历史。
潘先生自称亲身体验知青一代历史,是不是搞错了?
潘先生体验的是哪一段知青历史呢?
02
你有没有体验过:1968年以后的知青历史呢?
我是个知青,巧了,当年下乡就在黑河地区所属孙吴县。
下乡那年15岁,同学里还有小的,14岁。现在退休了,社保的跟我同学说,14岁那年的工龄不能算,按现行法律规定14岁是童工,所以不算工龄。
怪事吧。法不追溯既往是为原则,不算工龄就能遮掩大范围使用童工的丑恶吗?
我的同学69届,大的16,小的14。拉到黑河一列火车。
整列整列火车把心智发育不成熟的孩子送到边地干啥呢?
反修防修,还有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从1969年冬天一直到1970年,我们看到的是公路上南行不断的拉家带口的卡车。
后来知道,是黑河地委,全线南撤200多公里到了北安,是指挥战斗么?
留下了到现在,还理不清的房产、地,产问题种种。
03
难不成是毛泽东同志留下我们,用发育未成的血肉之躯,在黑龙江抵挡苏制T62坦克不成?
不去正视、面对历史的真实,而美化知青上山下乡,知青博物馆是要为罪恶招魂么?
嗜痂之好
潘先生说知青博物馆为了“传承知青文化,弘扬知青精神”,点明了目的。
更一步解说知青精神,“是担当、是奉献、是拼搏、是创业”。
再进一步,他还要弘扬知青精神。
这跟 头几年,候隽、邢燕子们的论调如出一辙。
只不过文字表述略有差别。
04
传承知青精神,要弘扬光大它?
潘先生说办馆的目的,要传承它(知青精神),要弘扬它。
上山下乡。直接的现象,就是把中学生送到农村边疆地区,这场空前绝后的影响着全国所有城市人口。
乃时,全国人口7亿,农村人口即使按90%计算(实际远不止此),城市人口只有7千万。按一个家庭5口人计算(当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全国城市只有1400万户。
而。知青数量的下限是1700万。覆盖着从1947到1957(甚至更多),所有城市出生的人口。
担当、奉献、拼搏、创业,都是当下的时髦用语。
字面上显现的是人的主动。主动担当(按潘先生的说法是,你是共和国的长子,国家有困难云云。这个说法实在有点扯),主动奉献,主动拼搏,主动创业。
真如是么?
请潘先生找些知青谈谈他们的主动精神吧?
用了这么多的好词,请他们跟你一起聊聊返城的经历不好么?
当年怎么会出现知青大返城,风起云涌,势如破竹,开了口子的洪水般地势不可挡呢?
05
潘先生怎么归纳出来知青精神?
说担当,我没有,我认识的知青(绝大部分在黑河地区)从来不意识下乡是为了什么担当。
“迫不得已”?
被迫。才是历史的真实。
你兴许也能找出个例,如果你有闲暇,还有兴趣,如去内蒙插队的曲折等人。这些个例恰恰能证明当年上山下乡是处在那个时代的人的无奈。
想想,你不下去行么?
有谁,有“担当”起国家困难,舍我其谁的责任?
你让他举手。
如果当时有学校,我肯定去上学,绝不去弄个木头棍子比划保卫边疆。
说奉献,怎么说呢?
一个人一生最好的时光被荒废了,全扔在荒草甸子里,至今不知所归。
套用梁晓声的话“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
流浪的青春是1700万,在桦树林子、草甸子、黄土高坡
06
说拼搏,拼呀、搏呀,总得有个目的吧?
你进山扛回根木头,为取暖,毁了生态毁了大森林。
1969年,邓丽君16岁花季。第一次到香港演出。
美国阿波罗在月球上走了一小步。
“苹果”创始人才刚刚上大学。
加州大学的两个学生,用电线联上了两个笨重的计算机,世界互联网就这么悄没声地发端了------
潘先生,你猜猜我们干啥呢?
正在“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呢。
说创业,潘先生您就太扯了。
估计您不是学经济的,也许数学也不太好,您不妨请高人,算算您眼皮子底下的一师一团和三团兵团时期的经济账。
您再算算投入了多少知青,创出了什么伟业。
还有那个叫郭小松的,不知是何方的高人,说 “知青运动的本质,是防止工业化进程变成对农村的单方面榨取,也是为了防止中国从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分裂成两个对立的社会。”
真是应了那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郭称 “鸡永远理解不了鹰”。一定把自己当鹰了。
07
一只大尾巴鹰盛赞上山下乡,是不是忽悠?
是不是哗众取宠?
不知道郭小松今年多大了,是不是结婚生了孩儿。
用人大教授张鸣的话。正好回应这只伟大的鹰,
“把人人为地投入到灾难之中,然后拼命强调这个灾难,对个中人的锻炼。现在说知青下乡运动好的人,都是这样干的。别客气,请你们把你的子女,孙子孙女也行,放到最艰苦西北农村,干上8年。”
我再着补一句话,鹰啊,你要是没孩子,有七姑八姨的孩子也成,再不济,你就听张鸣的,展开你的翅,飞到西北去吧。
08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知青的群体实在太庞大,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应那段充满了灾难的历史无疑功德无量。
但是。应景的,打着知青招牌谋利,的就为人不耻了。
头些年,侯隽、邢燕子等当年知青的楷模活跃了一阵子,还弄出了一本书到处推销,《周恩来与知青》大约是这么一本书吧。
对于1700万知青,周恩来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能让当年的楷模,引以为自豪的是得到过周恩来的召见,等等。
今天拿出来,你是炫耀那一段灾难性的历史呢?还是想干什么呢?
江青不是也给侯隽送过草帽吗?
江青倒了,就说你对那草帽从来不屑一顾了。那是第一夫人啊,你当时还不是美得冒鼻涕泡么?
09
唯独无解的。是毛泽东“很有必要”的按语
知青历史的生成发展脉络基本已经清晰,不同阶段性质不同,也不用再争辩。
唯独无解的。是毛泽东“很有必要”的按语。
有太多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证“很有必要”。
于是。为1968年大规模的毫无人道精神的上山下乡,在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层面寻找理由。
而我坚信,行为就是行为,目的代替不了行为。
出发点如何高尚,抵消不了负面的行为后果。
因此,以最高指示主导下的上山下乡。毫无疑问是文革的一部分,必须进行否定。
而其与此前的知青运动也不容混淆。毛泽东1939年的讲话,其时代背景是民族抗战。不论是1955年的杨华们,还是后来的邢燕子、侯隽们,以及文革时期的我们,都已经是和平年代,背景完全不同。
青年是不是革命的,看他能不能够和工农群众相结合,毛泽东1939年判定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衡量和平年代的青年是否革命,能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起码值得讨论。
如果今天还有具像的行为方式,那么今天最大劳动群众群体,是“农民工”!是不是要看你能否与农民工相结合呢?
10
现在知青群体里的思想是混乱的
文革本身就是政治的混乱,社会的混乱,不用说了,以经济困难容不下就业,解释上山下乡必要性的注意了。
北京67届几乎全数去了山西、陕西。
而。山西的67届毕业生,却全数在工矿安排了工作,你怎么解释呢?
1968年山西隰县一个至今还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一次招兵160多个,文化水平最高的是初中,大部分高小也不是。
这些兵直接进北京支左。讽刺的是直管文化口,整天监督京剧团排练样板戏。
现在知青群体里的思想是混乱的,对自己亲历的历史认识相悖,这是令人遗憾的。
其中最令人感到恶心的一个说法,是上山下乡锻炼培养出了他的坚强性格还有不怕苦的性格。
第一原来的性格无从考证,因此你现在的性格是不是下乡锻炼出来的就无从考证。
第二人类优良的性格有很多,坚强只是其一。你很坚强,可是你无知,怎么体现你的坚强呢?
第三坚强的性格并不一定通过上山下乡锻炼而成,形成坚强性格的渠道有无数种。
第四用四五年七八年锻炼的坚强,你还乐道,只能说明价值观出了问题。
第五你最好的年华,在蛮荒大野流浪不知所踪,不留神造就了你的坚强性格,充其量是副产品。
正如被人强奸了,有幸得了个胖小子。
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第六你要是觉得值,不妨追随那只鹰,让你儿子、孙子到大西北,也锻炼锻炼坚强性格什么的。
11
博物馆好坏评价
潘先生说:“我们这个馆之所以办得好,就是我们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性,我们弘扬的是正能量,是在传承知青文化,弘扬知青心声”。
又说:“我们要做的事,就是从正面来介绍知青这一段历史,来反映再现这一段历史,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传承知青文化,弘扬知青精神。”
知青博物馆办的好不好,在于你有什么办馆的思想和方针。
客观的记录和展现历史的真实,才是你做馆的第一要务。
对于语焉不详、模模糊糊的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缺乏时代感的故意拔高,尤其就显得做作,和不实。
你要从正面介绍知青的历史,不打自招,说好听的你要人为的规避一部分真实的历史,说直白了,你不是在恶意篡改历史吗?
如是,你有什么脸面,面对历经人间苦厄的1700万知青曾经的花季、青春
呢?
尤其是120元的门票,你不是在借知青的名义敛财吗?
你的馆有什么内容,票价要超过故宫几倍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