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误诊背后的真相 2 [纪小龙医生]

作者:8288  于 2014-5-31 06:3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科学和技术|通用分类:健康生活|已有4评论

(4)对人体认识了多少?

1992年我晋升为教授,按当时的条文规定,教授要承担“疑难疾病会诊”,开始解决各地找上门来会诊的疑难病例,至今,20多年会诊之路走过,回过头来看看情况如何呢?按道理,应该经验教训越来越多,难题越来越少。事实却相反,不仅难题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每天几乎都会遇到棘手的病例;再者,各地送来会诊的病例,都有一个他们的原始诊断。这些掌握第一手病情资料的原始诊断准确性如何呢?20多年下来,不但没见水平提升,反而越来越下降。

    去年秋天遇到一个中年妇女全身淋巴结肿大,颈部可达几个大枣一样连在一起凸出。一看就象恶性肿瘤。外科切下来做病理切片,拿来会诊,看了切片后我的诊断是恶性淋巴瘤。病人住院治疗。在化疗前的检查中发现病人患有梅毒。当病人亲属告知这一新情况后,我再重新看病理切片,发现梅毒时淋巴结也可以出现类似淋巴瘤的改变。这就提示病人不是恶性淋巴瘤,而是梅毒引起的淋巴结病变。

    为什么几十年过程中,疾病的误诊率不是随着医学进步而降低,反而在上升呢?究其原因,主要是:

  (1)人体的复杂性,人在世界上食五谷杂粮、经衣食住行、沐风霜雪雨、行七情六欲、历生老病死,这些都是自然现象,属于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医学在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但对于人体的奥妙和疾病的本质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自由王国”的水平,医生能治的疾病很有限,可以说大部分疾病,还只能是对症处理,面对这大量无法医治的疾病只能是望病兴叹。疾病在人体内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隐匿到明确,由不典型到典型,由一般到特殊,由常见到罕见,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还有许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自始至终都比较隐匿、不典型,而使诊断难以明确,治疗方案难以确立。

  (2)疾病的个体性

许多疾病的本质远未弄清,再说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个体内表现也千差万别,如果要求医生每次都能正确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不客观的。疾病的发生在不同的病人体内,其发展变化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连自然现象目前预测尚且困难,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更不用说发生在如此复杂和高度有机的人体体内的疾病了。所以,医生尚不能完全地控制病人体内的疾病演变过程。医学发展到今天医生能治愈的疾病屈指可数,大多数还只能对症处理,因此,治病救人只是理想和目标。故常言道:医生治病不治命。

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有一句名言:疾病就像人的脸,没有哪两张是完全相同的。病人的性别、年龄、出生地、成长阅历、文化层次、个人修养、社会环境、心理素质等,均不相同;疾病展示、自我表达、个体耐受、对治疗方法的接纳、药物的敏感性等也均不相同。用"千差万别,瞬息万变"来形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不过分的。

医生自古就是令人崇敬的职业,然而从扁鹊、华佗至今,天下没有不失误的神医。由于疾病的个体性,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可不同,因此,每诊治一个具体的病例都是一次从零开始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总结预测的过程,每个病人得的都是“新”疾病。对前一例来说是成功的诊治经验,对后一例很可能就成为失误教训。因此,医生每天工作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稍有不慎,就将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果,悔之晚矣!

  (3)医学的实践性

    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中国有句古语说:名医是从死人堆上站起来的,从这里不难看出,任何名医的都是从经历不断总结失误经验中成长起来的,对任何疾病的认识也都是对前人失误的总结。刚出校门的年轻医生与从医数十年的有经验医生对待同一疾病的诊治能力是不可能一致的,但有经验的医生都必须经历从年轻医生一步步走过来,靠一例例积累得来经验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各种失误,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医学的发展、医术水平的提高也是这样。其实在实际医疗过程中,由于大量的医疗失误的教训,医护人员采用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例如3级检诊制度、3查7对制度等,绝大多数失误都被改正或消除在萌芽中了,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个医学院本科生的学时5年(最长的要学8年),也就刚刚具备了行医的基础知识,即使是硕士或博士毕业,也还需要在临床上历练5~10年,要经历足够的临床实践,亲自诊治一定数量的病例,处理各种不同的病情变化,才能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医生。我国多年来推行的“获得博士、硕士学位后当医生”的制度造成了“医生不会看病”的现状,因为博士、硕士学位主要是做动物实验后写出论文,通过答辩获得的,不是大量看病实践的来的,文章写得再多也不能说明会看病。这种制度再不改变,后患无穷。难道主管的行政部门还不应该做点实事,改变一下这样明显害人、害己、害当代、害后世的枷锁镣铐吗?



(5)误诊后果有哪些?

 一旦误诊发生,其后果多种多样,从被误诊的患者个人及其家庭、造成误诊的医生和医院以及社会3个方面都将带来负面的结果和影响。但从误诊的直接作用的患者本人,误诊也有3个不同的结局:

(1)虽然误诊,但并没有在错误诊断的指导下实施任何措施,没有给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精神和肉体的痛苦、缩短生命、死亡等),这种误诊也就被忽略了;

(2)由于误诊,接着的治疗也就错误,给患者造成了不良后果(精神和肉体的痛苦、缩短生命、死亡等),但没有被人发现,被自然淹没了;

(3)误诊导致误治,给患者造成了不良后果(精神和肉体的痛苦、缩短生命、残废、死亡等),并且被发现,引起了纠纷和更激烈的矛盾冲突。


在日常误诊中后果严重的主要是肿瘤的良性与恶性的错误,肿瘤的误诊可分为两类:

 将良性诊断为恶性

此时,临床按恶性处理,其结果是:

(1)手术切除了重要器官,造成终身残废甚至死亡,如截肢、眼球摘除、喉切除、肛门切除、生殖器切除、肺切除、肾切除、肝切除等;

(2)不能手术者,采用化疗、放疗等,这些治疗给病人带来的毒副作用是剧烈的和长期的,对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损害是严重的,如胃肠反应、脱发、骨髓抑制等。这些治疗本身也可以致癌。

(3)经济损失,甚者可倾家荡产。

(4)精神负担,不仅是病人本身,病人的亲属以及朋友也被累及。

(5)混乱了临床对一些肿瘤治疗的认识,出现×××癌被治愈、×××癌存活××年等临床报道。

 

将恶性诊断为良性

此时,临床按良性处理后,使病人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其结果是:

(1)把本来可治者延误成不可治者,因为早期癌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

(2)缩短了中晚期癌病人的生命。

无论是哪一种误诊,病人一旦获知,便会引发一场医疗纠纷,病人、医生、医院、单位等都深陷其中,不得安宁。病人痛苦,大家受损。

 

我曾经将肿瘤良恶性最常见的错误收集成专著出版(见附录),以期供医生们工作中参考。



纪小龙主编   常见误诊病理图谱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  第一版  20059 





纪小龙主编   常见误诊病理图谱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  第二版  20121


(6)面对如此现状怎么办?

美国医学研究所在10多年前对于医疗错误的统计分析提交了一个报告,题目叫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建设一个更安全的医疗体系”(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 )。此报告的主导思想是:最后结论是,是人就会犯错误,犯错是人的天性。唯一的出路是改变思维,医患之间不要互相指责埋怨,而是扎扎实实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制和制度,在这样的体制和制度下,人人都发现要做对一件事情是容易的,而要做错一件事情却是很难的,也就是“做对事容易、做错事很难”的工作流程和安全理念,才是根本的解决之策。

具体来说,总的原则是:

(1)  对政府社会媒体来说,需要把误诊的真相告知大众,把医疗行为透明公开,让科学和知识

开启医疗本该行走的路径,而不是人为的掩盖、扭曲。

(2) 对医院医生护士来说,贯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故医疗的错误一次也不能有”的信条,修理机器修错了,可以拆开重修,给人看病做诊断,不能说诊断错了重新再来。开车走错路,可以退回来重走,给人用药,不能等错了后重新用药。每一次出错都要找出原因,制定更严格、科学、可行的不会再犯错的规范。

(3) 对于大众病人来说,需要了解一些自己身体的基本常识,一旦有了毛病,知道该如何对待和就医,一旦涉及到诊断、治疗的决策决断,在目前医学无法避免出错的前提下,唯一可行的是要听听“第二个意见”(The Second opinion ),就是通常说的“会诊”,以尽可能避免只是一个医生做出的判断有失误。


  总之,对社会来说,把真相公布于众。对医生来说,增加难得的宝贵经验,尽可能避免失误。

对患者来说,多一分警惕和提醒,不要让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

 

最后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我们分析就医的过程发现医疗是两个环节组成的:诊断与治疗。这两个环节中,诊断又是治疗的前提,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来源于正确的诊断。因此,诊断是否正确、准确、得当、及时就成了就医的首要环节。诊断一错,全盘皆错。也就是说,要想治好病,必需先确诊。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4 回复 fanlaifuqu 2014-5-31 07:24
他说的还可以。
4 回复 西部老马 2014-5-31 08:24
对策就是:像学习英语那样,从小学开始,直到学不动为止,一直学习黄帝内经的防病思想,将其融入每个人的心里,防病于未然。
2 回复 小雨点0514 2014-5-31 08:35
基本每个国家的医学博士都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从学校里到来的学位。误诊是每个医生必须要经历的一种磨练,所以我们这里的医生都有一次法律培训,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已经告诉的清清楚楚。医生不是神。我们这里一般不告诉病人究竟是误诊或者是真相。除非我临床的老太太,做胃镜做出了胃穿孔而做了胃大切手术的这种情况。一旦真相出来了,而如果这是一个医术高明行医多年的老医生的话,这个医生将无信誉可言。这也是对医生的一种保护。隔一段时间,医生都会有学习和审核,所以不合格的自然会淘汰。其实我还没有见过淘汰的!
人体,不,即便是生物也是如此的奇妙,不断的发生着变异。所以才有辅助检查的仪器,就算相同的病症,相同的治疗,也会有不同的差异。
记得一个刚当上急救医生的人沮丧的告诉我,在一次急救中,一个妇女因为气管导管没有插进去而死亡。他非常伤心,这是一条人命!看着她的亲人痛哭,他内心非常的纠结。其实他平时成绩非常好,尤其是气管插管这项,他不是新大夫了,行医已经近十年的外科大夫。
其实气管插管用在急救中是最常见却也是最难的。开解了很久,他才打开了心结。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每个大夫都是这么过来的。医生的心里素质很重要!

我有经验的。前些日子腿上的肿块,我其实也知道八成就是淋巴发炎了。可我的医生坚持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至少得有20多天,心里不怕是不可能的,可是所有的检查做过,当医生确定我没有问题给我开抗生素时,我的心才真的落了地。
我基本觉得除非在自己的医生治疗不得力的情况下,自己可以去了解一些知识,自己去判断。可是如果是提前看一本误诊的书,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不可取的。因为自以为懂医,自以为是的半吊子是很多患者的通病。这种对医生的不信任对患者自己和对医生都是非常不利的事情!很多医患之间的矛盾也是由此而生。而且因为个体差异,疾病在每个人身上的症状也各不同。
不妨先配合医生治疗,先听医生的建议,因为既然他拿了医生的执照,那么他就会对你的疾病负责。可以适当的了解一些情况,来帮助自己,必要时还要听医嘱。

例如我拔了颗牙,就肿了三周。
利多卡因还过敏,吓坏我的牙医了!当然,他只是脸色苍白了,居然还又说有笑!可是我认识他这么久,了解他。 他问过过敏史了,可我没有过过敏史。
4 回复 8288 2014-5-31 09:34
小雨点0514: 基本每个国家的医学博士都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从学校里到来的学位。误诊是每个医生必须要经历的一种磨练,所以我们这里的医生都有一次法律培训,该讲什么不该
谢谢点评补充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00: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