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掌握“流量密码”,他在县城开咖啡馆,日入5万

京港台:2024-4-8 13:15| 来源:最人物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掌握“流量密码”,他在县城开咖啡馆,日入5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越来越多的一线城市年轻人,正在把目光投向小县城。

  这来自于一种肉眼可见的变化。春节、清明返乡时,打工人们集体发现,记忆里落后的小县城,似乎已今时不同往日。

  热门的连锁餐饮,时髦的新消费品牌,纷纷“下沉”到县城市场。便捷的外卖、打车、快递、线上买菜等“大城市标配”,也早已融入县城的日常生活。

  而且,当他们还在互相传授抠门秘诀,讨论消费降级,县城青年们重新诠释了“有钱有闲”的定义。没有高昂的房租物价,也没有996、极端通勤等工作压力,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噌噌上涨,反而愿意大方“买买买”。

  快速发展中的小县城,不再只有躺平的意味。以更高性价比的方式搞钱,成为了县城的一种新可能。县城经济,就这样被推上热门话题。

  2020年,“狗子哥哥”李照林回到老家徐州丰县,在父母资助下开了一家咖啡馆。起初,他只是不想上班,对在县城赚大钱不抱期待。但他后来发现,这是因为自己“思路没打开”。

  找到“流量密码”后,这家来自县城的咖啡馆,做到了营业额每天破万的成绩。即便放眼一线城市,也没有几家独立咖啡馆敢与之相比。

  如今,李照林面临的是双重夹击,一边是9.9元连锁咖啡的价格战,一边是自己的经验不断被同行“借鉴”。

  李照林丝毫不慌。“因为,”他笑着说道,“我们做的,根本不是同一门生意。”

  每天早上,还没推开店门,李照林就会听见里面传来的滴滴声。那是出单机在提示打印纸已用完,他知道,“爆单”的一天,又开始了。

  李照林换上一卷新的打印纸,“让它尽情吐一会。”小票一张接一张地往外冒,很快堆满了整个吧台,出单机又响起“滴、滴、滴”,李照林熟练地补上一卷。用完了,又补上一卷。接着,他对着自己的镜头展示那些小票上的留言:

  “很喜欢狗哥,有机会去店里坐坐”,“每晚都在等更新”,“关注很久了,希望能在视频里看到我的订单”......

  

  订单小票上的备注留言

  社交平台上,李照林以小时候的绰号“狗子哥哥”自称。这些留言,来自“狗子哥哥”全国各地的粉丝。

  打印完后,就开始制作和打包。李照林会把整个过程记录成vlog并上传到社交平台,回应粉丝们的热切盼望。这几乎是他现在每天的工作日常,不断涌进来的新订单和评论区的催更留言,让他不停地做咖啡、打包、拍摄、剪辑,循环往复。

  忙碌的背后,是每天1万元以上的营业额。逢节假日等旺季,甚至能达到日入5万元。李照林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但在一开始,他完全没预料到今天这样火爆的场面。

  

  打包好待寄出的订单

  2020年,李照林决定回到老家徐州丰县开店。那算不上一个好的时机,实体店进入寒冬,尚不知何时复苏。但对李照林来说,站在大学毕业的十字路口,他不得不为自己选择一个方向。

  李照林首先排除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上班。这和他从小“不爱上学”一脉相承。对李照林来说,两者都是加入一个充满管束的集体,按同一套标准生活。而他一直成绩垫底、习惯我行我素,在集体中烦扰多于快乐。

  一开始,不上班去开店的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希望李照林像其他毕业生一样,走主流、稳妥的路,加入一家公司,从底层开始打拼。李照林执意要自己做决定。父母眼看不可能劝服儿子回心转意,也只好作罢。

  

  李照林

  那开一家什么样的店呢?

  酒吧、咖啡馆、麻将馆......李照林首先想到了自己之前常和朋友去玩的几类场所。他很快就排除了别的选项——他不爱喝酒,打麻将闹哄哄的。

  而咖啡馆,首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捧。其次,县城里找不到其他风格鲜明的独立咖啡馆,自己的店会是独一无二的。李照林决定,就是它了。

  虽是白手起家,他经济压力并不大。父母提供了十几万元的启动资金,平时也偶尔接济,帮他付员工的工资。

  对那时的李照林来说,“开店”的目的甚至不全是工作和赚钱,而更像是为自己打造一个空间,或者和朋友聚会的大本营。盈亏方面,能维持下去就足够了。

  如今回头看做决定的过程,连李照林自己也觉得有些随意。后来常有人来问他,开咖啡馆的决策如此正确,是不是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

  从结局去倒推起点,是大部人的思维惯性。但李照林只是答道,“我都没想着赚钱,怎么会去做调研呢?”

  

  装修完成前半个月,李照林才决定开咖啡店

  大部分人开咖啡馆,沿街是首选的位置。再不济,也要选在容易找到的位置,以保障最基础的存在感和客流量。

  李照林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但他还有个更重要的要求,希望门店带一个庭院。这样一能凸显出自己店和其他店的区别,二能在装修时有更多设计空间。找来找去,街边带庭院的门店,房租都超过了预算。

  最终,只有一家位于建筑公司院内、闲置许久的店面,被李照林看中了。他干脆舍弃了位置上的便利,租下这里。要走进一道铁门,才能看见他的“起风咖啡”招牌。

  加上庭院,门店总面积有400多平米,月租金1000元出头。能以这个价格把这个偏僻的角落租出去,房东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店面刚租下时的样子

  用李照林的话来说,整个店面的设计和装修,从硬装到软装,都是他“敲碎一点,填充一点”做出来的。

  他从家里带来自己收集的泡泡玛特,做成一面展示墙;又请来画室的朋友,一起在墙壁上手绘卡通图案。还有工业风墙面、露营风桌椅、庭院秋千、种植的葡萄和紫藤萝、收养的小猫......有人评论说,“有一种隐居气质,一种归属感。”

  但是,和全国大部分小县城一样,这里的咖啡文化还很稀薄。

  李照林开店后才深刻体会到,喝咖啡作为一种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在常住人口多为儿童和老人的县城里,很难激起什么水花。即便对年轻人来说,一杯超过20元的饮品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购买力。在县城里,这类消费者的数量不多。

  刚开始时,一天到店10个顾客就算生意好,生意不好或遇上封控的时候,一连数天店里一个顾客也没有。唯一的咖啡师觉得实在无聊,这样下去压力也大,半年后就辞职了。

  

  安静无人的县城咖啡馆

  那时候,李照林想着,店里已经有个员工,就不用亲自过去了。他在外面摆地摊、参加咖啡市集、改造“后备箱咖啡”,希望为门店做些宣传,但都没什么效果。

  员工离职后,李照林不得不重新招聘咖啡师。但他算了算,在所有成本里,员工工资是占比最重的。既然没生意,不如节省掉这笔支出。他开始每天自己守店。

  于是,他意识到第一个关键问题——员工只是在打工,老板才有心思和顾客互动。而在顾客心中,老板是这家店的代表。通过老板展示出的形象和风格,以及和顾客之间的紧密联结,才可以真正吸引住一些回头客。

  同时,因为继承了前员工的无聊,李照林捡起了自己大学时的一项爱好,拍短视频。2018年,他拍过一期vlog(视频博客),意外被推上抖音热门。那期vlog很短,内容也很简单,不过是些日常生活中的片段,李照林也不明白它走红的原因。

  他印象最深的是,那期视频火了后,有40多万的点赞量,还被自己周围的朋友、同学刷到了。当时单纯拍着玩的李照林,没想着借此当“网红”,只觉得自己“很牛逼”。

  在店里闲得实在没事做时,这件往事又回到了李照林心中。这次他才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如果抓住当初的那一波流量,也许后来的很多事情会不同。那么,能不能用短视频再火一次?

  起风咖啡的转折点,就这样来了。

  

  订单量增多后,李照林购买的大载量烘豆机

  不同于粉丝们现在熟悉的“狗子哥哥”,最初拍短视频时,李照林其实尝试了各种风格。

  有他曾经擅长的技术流,一大堆花里胡哨的音效转场,也有生活日常、探店等类型的vlog。李照林坚持拍了几十期,没有回音,直到2022年3月,他发现其中一期视频突然火了。

  那期内容,是他在店里随手拍摄的工作日常,做咖啡、给院子里的绿植浇水,几乎是如今“狗子哥哥”视频风格的雏形。

  咖啡店里,有花有猫有院子的田园牧歌式氛围,配合着李照林缓慢的独白,传递出一种松弛又治愈的感觉,引得网友纷纷羡慕:好喜欢这样的生活。

  李照林立即把之前的视频隐藏了,“每天就用这种风格来拍”。他拍下自己做咖啡的每一个步骤,磨豆、萃取、拉花,还有顾客到店后点单、收银。他也拍下自己种植的葡萄,从发芽到结果,从青色到紫色。

  待在家里,所有人的节奏被迫放缓,有粉丝每天看李照林的视频,留言道:好快啊,葡萄都能吃了,原来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咖啡店院子里的葡萄藤

  这种“沉浸式体验经营咖啡馆”的视频逐渐吸引了十几万“云股东”。有周边地区的粉丝慕名而来,咖啡馆里的生意略有好转。

  但恰好住在周围的人毕竟只有极少数。随着几个平台的粉丝数量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李照林对赚钱的想法也和刚开店时不一样了,巨大的流量开始推着他去琢磨将其变现的可能性。他越发确信的是,一家不温不火的县城咖啡馆,不会是自己开店的终点。

  这时,一些粉丝的留言给他提了个醒:好想来喝咖啡,可是太远了。

  如果距离太远了,没办法亲自到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一杯现磨咖啡送到他家里?

  答案很明显,邮寄。但邮寄需要时间,美式相对容易储存,添加了鲜奶的拿铁却极易变质。想要延长鲜奶的保鲜时间,只能彻底密封,置于冷藏环境,并缩短运输时间。刷短视频时,易拉罐让李照林眼前一亮。

  为了确保可以成功,他先把各类咖啡邮寄给了不同地区的朋友。大家收到后一尝,不仅没有变质,口感还很新鲜。

  李照林发现,使用易拉罐真空密封,配合加冰袋或干冰的保温箱,一杯拿铁可以在4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环境里冷藏保存7天。再通过冷链邮寄,大部分城市可隔天送达。他最远曾寄到新疆、西藏,也不超过3天。

  

  制作中的“罐罐咖啡”

  上线点单小程序后,粉丝一呼百应。刚开始,李照林一个人能搞定所有订单的。但下单的人数很快超出控制,某天,他早上刚到店时,就发现营业额已经3万了。李照林惊讶得直接愣在原地。

  当时,店里加上他一共只有三名员工,大家从早忙到晚都没寄完。李照林只好暂时把点单小程序关了,赶紧招聘新员工。与此同时,没更新视频的时候,粉丝们就在他的评论区不断“催更”。

  流量是一波一波来的,每当有所下滑,李照林就会有新动作。他翻修店面,又推出甜品和周边。雪球越滚越大,起风咖啡的营业额开始稳定在一天2到3万。其中,超过95%来自线上。

  “对我来说,来钱太快了”,李照林感慨道,“当时觉得,钱好像真的就是大风刮来的一样。”

  

  订单最多的一天,李照林做了1066杯罐罐咖啡

  李照林如今觉得,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环环相扣的。

  初中时,李照林曾被父母送到新加坡上学。当然,他并没有真的在上学,而是用初一、初二两年时间把整个新加坡玩了一遍。

  他还记得自己在新加坡和朋友到处逛店时的感受。在李照林印象里,那边的咖啡店、奶茶店已经流行起“工业风”的时候,国内只上海有这种风格的店,更普遍的还是“奶油风”。从那时起开始喜欢工业风的他,在自己门店装修时也融入了相关元素。

  

  李照林淘来的陈旧铁架

  另外,在新加坡出入那些店面时,不会觉得千篇一律、冷冰冰的。很多细节都体现着店主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价值观。

  这些观察都以感性的方式埋在了年幼的李照林心里,开店前,他又特意去了一趟新加坡,寻找当时的灵感。

  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了庭院后,一切就成为了李照林的视频素材,帮他积累起最早一批粉丝。而有了稳定的粉丝基础,咖啡邮寄业务才得以顺利展开。

  这些“大风刮来的钱”,去年被李照林用来在徐州市区开了一家新店。一座街边拐角的独栋小楼,几乎覆盖了门头亮眼、交通便利、内部宽敞等各种优势。

  新店开张时,除了在自己视频里告知大家,李照林没做额外宣传。但营业第一天,店里堵得水泄不通,进店的门槛都被踩烂了。

  

  圣诞节,李照林为门店换了“皮肤”

  这些决策让李照林总是领先一步。当其他咖啡店觉察到他的流量密码并开始争相模仿时,李照林已经走出了下一步棋。

  近几年,瑞幸等连锁咖啡品牌进入下沉市场,9.9元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众多独立咖啡馆面临着要么降价亏损,要么无人光顾的处境。对此,李照林十分淡然。

  他卖的是咖啡,而又不止是咖啡。来到这里的人们,需要的也绝不仅仅是咖啡因。

  几乎每天,都有为了“狗子哥哥”和起风咖啡专程从外地坐高铁或飞机赶来的客人。有些客人会来跟李照林聊天,也有些客人不太好意思,打个招呼就走了。李照林很清楚,如果他们需要的仅仅是食物,那么在自家附近买的和在起风咖啡买的,味道没有太大差别,更别说性价比。

  

  店内的客人们

  这是李照林始终没有上线外卖平台的原因。在他看来,外卖是最接近于流水制品的一种销售方式,即点即送,双方甚至无需见面。而李照林觉得,在自己定价二三十元一杯的咖啡里,包含的还有店内完整的服务。

  比如氛围,李照林布置店内装饰时几乎不买成品,全部和员工们动手制作,这样才能“独一无二”;又比如感受,店里的每个员工都有赠送客人东西的权利,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因为“对于每个顾客来说,开心是最重要的。”

  如果采用邮寄,里面则包含了粉丝的喜爱和支持。作为回馈,李照林往往会随单赠送一些店里的周边,细心打包,让对方在收到的那一刻,像收到一份礼物那样惊喜。

  但如果只是买一杯咖啡,“可能不太值得。”

  

  外地顾客留下的便利贴

  对于如今店里火爆的生意,李照林也觉得有些“魔幻”。作为一家从小县城起步的咖啡馆,他没想过自己会来到市区,更没想过接下来会去往其他省份——李照林已选定长沙为第二家新店的城市。

  而从目前两家店的经营情况来看,无论线上订单还是线下客流量,丰县的老店都完全无法和市区新店相提并论。只因为那是“梦开始的地方”,还有几个陪伴自己一路走来的老员工,李照林没有将其闭店。

  他很清楚,起风咖啡走进这么多人的视线,是一件幸运且低概率的事情。更多的县城咖啡店,默默无闻直至沉底。

  因此,每当他又收到同样的私信内容,来询问如何在县城开咖啡馆,李照林总劝对方谨慎,除非已经想好了如何走出县城。

  “只靠线下,不能说肯定做不起来,因为没有肯定的事情。

  但我觉得,100家店里,99家会倒闭,剩下的那一家,可能,人家家里有钱吧。”

相关专题:星巴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1-1 06: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