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屠呦呦以身试药上热搜 获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之一

京港台:2022-10-15 22:52| 来源:腾讯 | 我来说几句


屠呦呦以身试药上热搜 获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之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今天上午,“屠呦呦为测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试药”登上热搜榜。

  现在屠呦呦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以“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获得科技领域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1969年,屠呦呦参加了国家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她和团队经过数百次失败后,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测青蒿素安全性,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以身试药。这一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今年是青蒿素问世50周年。而今重温,老人家这种义无反顾,为国奉献的精神,依然让人感动万分。

  

  资料图 图源:新华网

  “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

  上世纪60年代,由于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全世界都在寻找有效的抗疟新药。1969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的研究任务,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

  据此前媒体的报道,20世纪60年代,屠呦呦最初是在翻阅中医药古籍时,发现了一段有关疟疾治疗的记载。之后,课题组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但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

  

  那时,我国科研条件比较落后。屠呦呦和团队只能用土法,也就是用7个大水缸取代实验室常规提取容器,大量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实验室和楼道里到处弥漫着刺鼻的乙醚味道,一些人出现头晕眼胀等症状,屠呦呦也得上了中毒性肝炎。但她说:“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

  经过数百次的实验,经历了多次失败,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素虽然被发现了,但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药物的疑似毒副作用。药理人员认为,只有确证安全性后才能用于临床。

  为此,屠呦呦干脆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原来,疟疾这种传染病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就要再等一年。于是屠呦呦奋不顾身,毛遂自荐,在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在医院严密监控下进行了一周的试药观察,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当年,青蒿素就被用于治病救人。

  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有网友看到今天的热搜,由衷地写到:“屠呦呦为测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试药”的词条,让他想起自己当初为什么一门心思学药。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研制的药物,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强烈推荐的重症疟疾治疗首选用药,在全球30多个国家挽救了700多万重症疟疾患者的生命,因此享有“中国(东方)神药”和“国药瑰宝”的美誉。BBC的主持人说,若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伟大的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对于名利,屠呦呦一直非常淡泊,她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只要自己的研究得到认可,她就很满足。对于国际奖项,她更看重的是“为国争光”。

  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得屠呦呦这个名字一下子享誉大江南北。但在屠呦呦看来,这不仅是授予她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资料图 图源:新华网

  此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还跟媒体分享了屠呦呦的一个故事,2009年中医科学院推荐屠呦呦参评第三届唐氏中药发展奖,她听说后直接打电话给曹洪欣表示拒绝:我这么大岁数了给我干嘛?不要推荐我!

  而获得诺贝尔奖后,屠呦呦把拿到的46万美元奖金(折合成人民币(专题)是300多万元)中的200万元分别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其余的钱主要支付她的家人到瑞典领奖的相关费用等。

  2017年,屠呦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为了纪念屠呦呦的功勋,在去年播出的大剧《功勋》中,周迅饰演了屠呦呦,为我们展现了她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的故事。

  如今,已年过九旬的屠呦呦,仍牵挂着青蒿素和疟疾研究。

  向屠呦呦致敬!

  向每一位勇敢向前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相关专题:屠呦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4 09: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