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man Decency [2016/10]
- 为什么会抽了芒果疯? [2016/01]
- 向着老年痴呆高歌猛进的自恋型人格 [2020/04]
- McCain神话 [2018/09]
- 狼牙棒与䍍特卡 [2020/06]
- 世界最著名举手图 [2017/09]
- 膝盖骨的市场经济演化 [2017/08]
- 中共底气何来 [2020/05]
- 心脏有病怎么办 [2018/04]
- “春晚这个老姑娘” [2016/02]
- 台湾人你凭啥有幸福感? [2018/03]
- 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谁?)呜呜直哭 [2018/05]
- 白人主义与白国主义(一) [2017/02]
- 老祖宗的基因真强大 [2016/04]
- 配不配作'艾斯豪' [2017/02]
- 没有幽默感的坏蛋是真正的坏蛋 [2017/07]
- 狗的时代 [2017/07]
- 七十老者的扔屎橛表演 [2020/09]
- 抗美救球 谁扛大旗 [2017/06]
- 大历史中的八国联军 [2015/12]
- 中国锐实力 - 进击的小脚侦缉队 [2018/03]
- 禁食猪肉,资本家同意了吗? [2016/09]
- 你为什么乐于受欺骗 [2017/11]
- 翻先生、63各位先生们 [2020/11]
- 一个人的国民身份 [2018/02]
- 别把领导的好心当驴肝肺 [2018/03]
… 一些零零碎碎的杂感
一个好的社会是个包容的社会,一个好社会里的人是包容的人 - 当然,也不可能是每一个人,但须要有足够多具备包容心的人。这样的人足够多了才能成气候,才能抵御人类不包容的本性。人类毕竟是动物界的一族,而动物本性里是排斥异己,有的时候排斥的是异见、异类、异族,有的时候就是一窝对另一窝、一村跟另一村、一国和另一国的,打群架。明早出门的时候低头注意看看,也许就能看见两窝蚂蚁在殊死战斗,斗得战况惨烈尸横遍野的,也不知它们是为了什么蚂蚁屁大点的事情。它们已经这样过了好多亿年,永远不会改变。
人在试着改变。现代文明与所有古文明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其包容性的社会形态。通过自我意识与同理心的不断深入开发相互辅佐,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倾向于尊重个体特异性和选择的多样化。应当说明的是,在美国这里,这不仅仅是民主党人的专利,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区别和争议只在于步伐的快慢上。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使得这个社会在迅速地老龄化,老人们又觉得社会走得太快了要把它往后拖一拖,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所谓'老保守' - '老'与'保守'常常是同义,倒也并不总是坏事,只是老龄社会来的太快了些我们还不大知道怎么来制衡这个'老'。
包容的范围要不断地拓展才能符合现代文明的标准。'一个包子中间坐,九个肠胃分果果'比起毛皇的'一言九鼎'要'包容'很多了,但是如果屁民们永远被排除在这个圈子之外,那它就绝算不上一个包容的社会。八百年前二十几个贵族与英王签下了一份史无前例的契约 - 大宪章,如果今天仍然只有他们属于契约中人而不关英国老百姓屁事,也就仍然和现代文明无关。但是包容的范围逐渐扩展开来了,兜里有俩钱的、祖上有块地的那些,可以参与了;女人的权利得到尊重,可以参与了;'有色人种' - 这个词中国人还在用,还体会不到它的'异类'内涵,终于也都可以参与了。
包容还在不断拓延,包容的含义也在不断发展。同性向、双性向、五花八门各色人等,终于都会被包容社会接受和拥抱。大多数中国人这时候就有些承受不了: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下三滥!但是最难让中国人接受的其实还不是这些,而是这个社会对他们眼中的'懒人'太过包容。
九七大限将至时,港人呼呼啦啦往加拿大逃亡。逃到成了帮结成伙渐成气候以后,他们就开始对当地人指指点点,以一个'懒字'冠之,甚至于发话说要改造加拿大人的文化。这件事搞得加国老乡们挺郁闷:俺们又没求你们到广阔天地来插队落户,还没要求你们和俺们打成一片呢,你们倒蹬鼻子上了脸!谁该改造谁呀?这大约可以算是东方农耕文化和西方的一次小小的冲突吧。前者更关注'生存',后者要求有'生活','生活'在'生存'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另外的一些东西。
中国人的这个'懒'字泛泛地涵盖了一切不符合他们'勤劳'标准的行为。大一统的农耕时代,人们确实需要一个相当统一的勤劳标准。依靠采摘(Foraging)而生的旧石器时代却并不如此,'吃饱了不饿'大致可以算个那时比较通行的标准,明天会不会饿着就只能等到明天再说。鉴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绝大部份时间依赖采摘为生,今天仍然有些人对生活抱着'得过且过'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不过坚定不移奉行'不劳而获'原则的终归是少数。采摘时代的人类日子过得比较自由散漫,但是太散漫了连上树摘果子都懒得去的话,难免会饿绝种。
有人群的地方必有'左中右',有人群的地方也一定有'勤'和'懒'。不存在一个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社会规范,我们只能在极端的'奖懒罚勤'与'奖勤罚懒'之间找一个中庸的平衡点,既不打击'勤'者的主观能动,也能让'懒'者得以生存。'勤'者应当认识到,这个社会毕竟是为他们而设计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把自己妥贴地安装在社会这部大机器上面和它一起运转。人设计了社会这部机器,机器反过来管理着人修理着人。自农耕时代以降 - 特别是启蒙时期之后,人类社会一步步走向米歇尔·福柯所称的'纪律/规训社会'(disciplinary society),所谓'勤'、'懒',只是这个规训社会后天加诸于人们的一种discipline,然后人们再自觉地依这个discipline去评断他人。
对人类自然史和社会史的回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福柯先生敏锐地意识到现代社会对其成员这种潜移默化的规训力,但他也看不到有改造的可能。这倒也不奇怪,福柯他是个同性向者,在他所处的时代那是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社会规范压抑个体的特异性,个体实在无法与之抗衡。如果他能活到今天可能会得出一个比较积极的结论:规训社会可以通过对个体特异性和个体选择的包容而施以制衡。
通过制衡而达到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改变,这是民主社会的一个最自然不过的产物。
中国人学习包容,可以从理解'福利社会'开始。社会福利不是为了'劫富济贫'、'奖懒罚勤'而设,社会福利是一张安全网,它接住那些在社会这台设计精密的机器上一时找不到甚至永远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们,让他们不至于彻底堕落到绝境里去。人有五花八门各色各样,没有理由要求每一个人都能适应社会这台人造的机器,更没有理由剥夺任何人生存的权利,社会福利就是这样一个悲天悯人的产物。当然也可以用一个更实用主义的理性说法:穷人也要分给一杯羹,不然他们会造反。我不喜欢这种冷酷的理性 - 这层道理直白的连傻子都能领悟,可是你看到过古往今来有一个中国的统治者真实践过吗?理性,不可以缺少了慈悲心同理心。
美国实在还远远算不上一个福利国家。一味追求高生产率的社会只会使更多的人难以适从,并且只需要较少人工作就可以满足全社会的需求。怎样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社会福利向哪个方向走似乎不该是个需要质疑的问题。
Robert Reich的《Saving Capitalism: For the Many, Not the Few》值得一读,社会存在的终极目标总该是为大多数。其实我们工作也何尝不是这样?努力工作,当然首先是为了自己,但同时也是为他人。必要的前提是你真心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倒也不妨换个活法,光是为挣钱又有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