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游未尽(一):瑞士的男女共用厕所 [2015/05]
- 北京的天 华北的地 [2015/10]
-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三):翱翔在Speyer上空的巨无霸 [2015/04]
-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结束篇):阿尔萨斯洛林,那一片净土! [2015/04]
-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二):丑闻主教的豪宅 [2015/04]
- 心向吴哥之二 [2015/03]
- 乡村小镇名堂多 [2015/07]
- 意游未尽(二):夜色米兰 [2015/06]
- 心向吴哥之一:实用信息 [2015/03]
- 石头记——手把手教你造石头花园 [2014/05]
- 意游未尽(四):探访米兰三年会,把“美食”穿在身上 [2015/06]
- 意游未尽(五):奢华都灵 [2015/08]
- 心向吴哥之三 [2015/03]
- 莱比锡一日(海量图集) [2014/08]
- 天河挂绿水 秀出一芙蓉 [2015/11]
- 柏林散记:跳蚤市场+裤裆大街+犹太人小学+IFA [2014/09]
- 最近的一些摄影作品 [2015/08]
- 再见了,我可爱的小精灵 [2015/06]
- 北方明珠大连 [2015/10]
- 日本人的细节,连德国人都自叹不如! [2015/03]
- 意游未尽(三):史诗般的艺术殿堂 [2015/06]
- 闲得蛋疼——周末瞎逛德国小城 [2015/01]
出城的快速路,忽而时速100,忽而停下来等红灯,设计得不太科学哦。
高速公路连周末也不消停。
柏林外环线——A10。柏林二战后由东西两座城市组成,因此拥有两个都心,即指示牌大圈内的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与小圈内的西柏林动物园商圈。
A10近200公里长,世界城市中名列前茅(粉红色),咱北京的六环也不差哦(桃红色)。
冷战时西柏林为西德的一块飞地,从西德去西柏林人们要么坐飞机,要么选择指定的“过境路线(Transit)”开车穿越东德,A115就是其中的一条。越往前开,“自由柏林”就越近!
市区的一条主干道,也是希特勒当年规划的“东西中轴线(Ost-West-Achse)”的一部分。红绿灯后隐约可见的即是胜利女神像。2008年,时任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在这里曾面对20万“粉丝”发表过演讲,而5年之后,身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柏林再次演讲,听众的规模却已大幅度缩水,只有区区6000人……
每次来柏林,我们都有一个“必玩项目”——逛位于夏洛滕堡门(Charlottenburger Tor,下图一为历史照片)的跳蚤市场。门的一侧熙熙攘攘,卖的都是些古旧玩意儿二手成衣什么的,不合我们的口味。门的另一侧比较冷清,那里是艺术家们练摊儿的地方,也是我们“淘宝”的去处。来,欣赏下我们“淘”到的一些宝贝吧:
逛这个跳蚤市场的另一好处是,万一内急了,过马路便是TU(柏林工大),只要你不嫌脏,一间厕所几十个蹲位任你挑!顺便提一句,这边的大学几乎全是公立的,其教学楼、礼堂、图书馆等设施基本上都对外开放,是游客们解决大号小号的首选之地。
逛罢跳蚤市场,赶到裤裆大街(Kudamm,Kurfürstendamm——选帝侯大街的爱称,冷战时期展示西方资本主义“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重要窗口)与朋友们吃晚饭。著名的西方百货公司KaDeWe,欧陆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德国百货巨头Karstadt旗下三大名品商场之一(另外两家在汉堡和慕尼黑),只可惜如今百货业已风光不再,Karstadt前段时间再次以一欧元易主,昨天更是传来噩耗:其三分之一的店铺将在未来几年内关闭,数千人将面临失业……
KaDeWe斜对面的威廉大帝纪念教堂是我最爱的教堂之一,耶稣像是在充满着梦幻般蓝色光线的海洋中徐徐腾升。
出了教堂,走过马路,去柏林电影节的主会场动物园宫(Zoo Palast)看法国喜剧片Monsier Claude and His Daughters。我对法国喜剧并不陌生,像Louis de Funès的《虎口脱险》、《美食家》、《大饭店》等影片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笑,我18岁生日那天还邀请了全班同学去电影院看他主演的《欢喜冤家》呢!当代的法国喜剧片无论在情节还是在演技上也丝毫不输前辈,像Monsier Claude and His Daughters,故事讲述了Claude夫妇育有四个女儿,前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中国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由于对对方的成见一家人总是聊不到一块儿,有时还火药味甚浓,这让Claude夫妇头痛不已,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还是单身、颇有个人主见的小女儿身上,希望她找一个“门当户对”的老公——白种人+天主教徒。影片的精华部分由此开始:未来的小女婿倒也部分符合他们的要求:天主教徒,只是肤色稍微黑了点儿……
过足了笑瘾后大家便做鸟兽散各自回家了,房车是我们今晚临时的“家”,因为第二天要参观IFA,奥林匹亚体育场前有Park+Ride停车场,还有免费的穿梭巴士去会展中心,何不今晚就在那儿过夜呢?
奥林匹亚体育场,法西斯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36年柏林奥运会主会场,2006年世界杯决赛体育场。再来几张历史照片。
穿梭巴士每几分钟一趟,甚是方便。
早上9点到达会展中心,被告知10点前仅对展商开放。NND,散步去!铁路立交,下行走普通列车,上行走城铁/地铁。要问我怎么分辨出来的,看到上行线位于中间白色的轨道了吗?那是提供电力的第三轨,整个德国只有柏林和汉堡的城铁/地铁会使用这种供电方式。国内的北京、天津和广州的地铁、巴黎的某些地铁线路,以及华盛顿新开的Silver Line貌似也采用了这种技术。
走着走着,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钢筋水泥森林:高高的铁栅栏,三五步一盏强光灯,灯柱子上还绑着摄像头,更诡异的是墙外还有警察(真警察:Polizei,而不是Security)设防。据我的经验,这种地方在柏林不是大使馆就是监狱。咦,透过围墙我看到了小孩的身影,难道是少管所?
我壮着胆子走到了正门,乖乖,原来是所犹太人小学呀!犹太人在德国不是早就“平反”了吗?干嘛搞得这么神秘兮兮的?
俗话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回到家中我按捺不住好奇心google了一下这所犹太人小学,结果吊炸天!这所小学一是贵族学校(从外面看真心看不出来),二是著名犹太设计师Zvi Hecker的螺旋形作品之一!整个建筑的形态不仅遵循几何的螺旋法,就连其细部的材料也都遵循螺旋形几何规则,可见Zvi Hecker对螺旋的情有独钟。只是,这一切你近看远看左看右看都不会看出门道,你只能从空中俯瞰才会被震撼到。箭头处是正门。
这所小学建于1994年,有些年头了,斑驳的水泥墙面也该好好洗洗了,又不是没钱……斑驳的还有学校旁的这些苍天古木。
与森林为邻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
林荫道虽好,树种却不敢恭维:尽是些白桦树。这种树我家院子里有三棵,一年四季刮风下雨时就掉枯枝,还跟其他的植物抢地下水,把人家弄得半死不活的,不道德!还有那些针叶树,冬天虽然看起来绿绿的,可脱落的针叶分解非常缓慢,土壤会变成酸性,其周边会寸草不生,也不好!还有果树,秋天到了一夜之间地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果子,还好我没有密集恐惧症。如果不及时收拾,果子一烂就会腐蚀草坪,叫你第二年春天补种草籽,有的忙的!
仔细瞧瞧这些房子的门脸,小窗安防盗网,大窗却大剌剌的开着,这岂不本末倒置了吗?估计大窗上的玻璃是专门防盗的。
这样走了近个把小时,打道回会展中心咯。说实话,IFA上展出的那些玩意儿我们在电器商行一般都能看到,只是科技上有了更新的突破,但这些创新细节外行人是不容易体会出来的,因此我们在IFA根本没有刘姥姥逛大观园的感觉,这里摸一下,那里试一下,排队喝杯免费咖啡或新鲜出炉的饼干还行,排队体验3D过山车或抽奖领取纪念品那就免了。即便如此,走马观花也耗了我们六个小时!当然,六个小时下来,多多少少会有些体会,那就是中国的商家虽然绝大部分仍然是以商会牵头组团的形式参展(这样的展位一般都比较小,外观也比较统一),但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跳出所谓的“中国馆”自立门户(展位也更大更加有创意),而那些大名鼎鼎的牌子更会大手笔的包下半个甚至整个展厅,然而,有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那就是,几乎没有一个中国展商会在细节上下真功夫,下面的一组弧形平面电视,你看得出来哪款是国产的哪款是三星的吗?
再看看人家的展位设计,我们啥时也能做到这样?
沃达丰“抄袭”了青奥会开幕式上的元素,荧光管上下漂移,暗物质里的一片浮云。
家用电器里,Ultra HD TV是每个大牌的主打。在Panasonic的暗室里,屏幕上的这些物体更像是摆放在博物馆里的珍品(Sorry,画面质量不够清晰是因为我的相机的像素不高)。
而飞利浦则用放大镜代替了枯燥的数据。
传说中的抱得美人归?
看看表,已是下午四点了,那我们也归吧。
乘巴士返回奥林匹亚体育场。据说这是德国第一条Dynamic Lane Reduction系统,在一般车流量的情况下中间车道会自动关闭(红色叉叉),当一方车流量增大的时候,如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中间车道就会自动开启(绿色钩钩)。
谢谢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