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四”静悄悄,既不念叨徳先生,也无怀念赛先生的活动,取而涌起的是重又掀起了鼓励年轻人,特別是学生仔们要进一歩继承、传续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我特別使用了“重又掀起...”是有感而发。
三年前,《中国教育在线》的报告“清华大学功勋校长蒋南翔诞辰100周年”就已指出,蒋南翔提倡“又红又专”办学方针,提倡青年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他创立的“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被在全国高校中推广。1965年,蒋南翔曾对清华学生说,“有一句口号,'清华是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这句话不全面,应该说,我们不仅是 ...
其后,“清华传奇”的文章更明确地提示,1952年,刚刚39岁的蒋南翔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他的教学方针是“又红又专”的道路,学生和青年教师中选出人兼职做政治工作,经过若干年的培养形成了一支又红又专的政治工作队伍,“这个经验好”,1980年3月,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说:今天上午我看了清华大学一个报告,清华大学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从...如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开始认真实施"清华博士生西部行"、足迹遍及四大军区的"清华博士生军旅行"、绵延1000公里的"新闻学子重走长征路"等活动 ...
今年“五・四”前的2月28日《清华大学:打造又红又专的引路人》一文传递了“又红又专”的清华大学党委一贯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又红又专、爱国奉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文化,确保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把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贯彻 ...
清华真的那么又红又专吗? 前年11月的- 知乎-刊登了上述标题的文章。文章说,喊“又红又专”喊得最响的是他们。可是这个“红”里带着“黑”,专只是点到为止。 更多的人勤勤恳恳搬砖科研,少说多做,行胜于言。心是红的,但这没必要时时刻刻贴在脸上。 可能会得罪一些人,我还是匿了吧...
去年5月5日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的"又红又专"? 》的文章里,有这样的文字-在园子里混迹了六年,颇有点感触。 “又红又专”是清华的政治正确--虽然已经很脆了,但是在公开场合只有这四个字嗓门最大。 而沉默的大多数,如@王喵晨 所说,其实都是典型的“白专”,闷声发大财的同时集体无意识地合唱政治 ...
两年前的六月下旬我去了北京,在西三环紫竹桥路一带天天清晨望着莘莘学子背着硕大的双肩书包走在被指望将来“又红又专”的上学路上。观察他、她们的神色,似乎没有那种被“又红又专”的办学方针、“又红又专”的伟大志向所激励的那种兴奋与欢欣,相反,望着那些世界是属于他、她们的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轻微雾霾的晨光下,我,似乎读到了《周诗》中的那句“莘莘征夫,每怀靡及”的场景。
真切地期待这些学生们精神振作、意气奋发地走在“又红又专”的上学大道上。
标签 北京,学生,又红又专,上学路
真切地期待象这些学生们那样,精神振作、意气奋发地走在“又红又专”的上学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