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谁见过好学的中国留学生?

作者:qwxqwsean  于 2014-8-25 02:1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留学生活|已有8评论

关键词:中国留学生

我在美国15年了, 基本上没见过一个明显好学的中国留学生。 印象稍深的是2002年在纽约市立大学雷蒙学院碰到的一个男留学生, 我随便问他Plasmid是什么, 他如数家珍地向我谈了一大通, 我并不懂,不过给人感觉他似乎很懂。

在其他场合我碰到过的中国留学生几乎都没有好学的。 我现在帮房东修房子,时而走访一些中国留学生的住处, 只少从表面看,他们没有好学的,他们房间里没有太多与学习有关的物品比如书籍, 我也很少目击他们学习的场景。  偶尔听到留学生们的谈话,也都和学习无关,主要是去哪玩啊购物啊买的啥啥牌子的消费品啊前男友前女友之类的。

女留学生好像比男生更和学术不沾边。

人才不只是难得,而是基本上不存在。 如果想在留学生里找出一个未来的詹天佑,钱学森,山本五十六,基本找不到。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1 回复 qwxqwsean 2014-8-25 02:28
一个留学生的宿舍里没有书, 或者只有一些休闲书, 然后看见他/她在那看录像打电游聊QQ, 你相信这个人好学吗?  还有些女留学生做鸡的, 留学生没涉足大规模的性乱毒品的就算好学生了。  
1 回复 qwxqwsean 2014-8-25 02:43
好学不好学是一个人的作风,没有这个作风的人,想装也装不出来,而且不好学的留学生,也不屑于装做好学。

不过我前几年还有兴趣偶尔去雪城大学听学术讲座的时候, 现场虽然几乎没有人听, 但还是能零星见到几个中国面孔,比本地学生完全不去听好些。 不过那些讲座者, 哪怕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讲的也没什么内容。 

大学的讲座没啥好听的, 无论是花一万美元请男克林顿来讲一个小时, 还是女克林顿讲一个小时, 还是那个总统的安全经济顾问, 还是哪个大学的校长院长, 还是诺奖获得者, 都是肚子里没料的, 你们与其听他们讲一个小时,还不如花一分钟读读我的小贴子学到的东西多。 
1 回复 qwxqwsean 2014-8-25 02:51
在现代社会你们不用去找人才, 因为没有, 你们自己不是人才, 你们能见到的别人也都不是。 牛顿祖冲之这样的人已经像恐龙一样灭绝了,现在社会拒绝培养这样的人,即使想培养也没能力培养, 培养人才现在是无米之炊, 既没米可下锅,即使有米可以下锅,也没人会做或想做饭, 总之一句话,人才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再出现,也不希望人才出现。  
1 回复 qwxqwsean 2014-8-25 03:11
SEMINAR也听过,听众很多,不过好像是因为被要求必须去听的, 但也只是人头多而已, 学术气氛不太浓。 
1 回复 qwxqwsean 2014-8-25 03:17
现在没人装人才。比如你不会成为牛顿,也不会成为爱迪生,你装不出来,也不屑于装。
1 回复 qwxqwsean 2014-8-25 03:21
我在美国上过五年半大学,听过的讲座和各种研讨会无数,自己觉得自己很熟悉美国的学术界。
1 回复 qwxqwsean 2014-8-25 03:27
我只要知道现在学术界的人全都不想搞学术就行了, 不需要去了解他们的细节比如怎么骗经费怎么拿职称怎么码灌水论文。   
1 回复 qwxqwsean 2014-8-25 03:36
所以说你们不是人才么, 牛顿祖冲之虽然也关心自己碗里有几条鱼几块熊掌, 关心自己的钱包是不是被人偷, 关心自己的老婆有没有给自己戴绿帽, 但他们主要兴趣还是学术。  

而你们呢,只关心自己吃的三明治是不是和白主子吃的是同一个牌子,关心自己在鸟不拉屎的郊外买的大纸壳房怎么能标志自己是成功人士,却不关心学术,这就是人才与非人才的区别。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16 01: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