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硅谷杀妻案引爆华人圈:人生赢家为何走向惨烈?

京港台:2024-5-13 21:34| 来源:谷雨实验室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硅谷杀妻案引爆华人圈:人生赢家为何走向惨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华裔相关新闻,最新动态!

  一

  4月19日,陈立人案件的第6场聆讯会开始了,美国加州(专题)圣克拉拉法院。

  这是三个月前在硅谷发生的一桩命案。一对华人(专题)青年夫妻,妻子惨死家中,警察在现场见到的是跪在尸体身边,拳头肿胀发紫的丈夫。警察在现场报告中描述:女主被拳击致死;卧室地板被血覆盖……

  

  案件一出,就引爆了硅谷华人安逸的生活圈。一对看似“人生赢家”的校园情侣、夫妻,如何走到了最不堪的结局?

  庭审是唯一可以知道真相的地方。但这次开庭,各大媒体的旁听申请都被拒绝了。开庭之前,荷枪实弹的庭警再三强调来旁听的公众,不得录音录像拍照,甚至要保持手机永远在兜里的状态,“一旦看到你掏出手机,就会把你请出场外。”

  这是嫌疑人陈立人第二次出现在审判席,第一次是农历除夕夜当天,几十人的旁听席,坐满了人,大部分是华人面孔。包括旷工来听庭审的程序员,他们中的大部分和陈立人并不认识,只是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等待的间隙,还有人从双肩背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写一会代码。荷枪实弹的庭警,在座位席间来回巡视。一个黑人姑娘在法庭外张望,问身边的人:这是什么大案子?

  同一天庭审的还有别的案子,被告们都集中安置在一个区域。陈立人没有出来之前,几个其它案件的被告已经在那晃悠了。其中一个拉丁裔的壮汉很是显眼,黄色的囚服马甲之外,裸露的皮肤上,全是醒目的刺青,夸张的颜色和图案遍布全身,从脖子蔓延到下巴,甚至额头上。

  陈立人走出来的时候,全场窸窸窣窣,他穿着黄色的囚服马甲,头上戴着一顶像滑雪头盔一样的白色帽子,双手在腰部被一条细细的链子系着。脸庞清秀的他,眼神空空地平视前方。两个手轻轻握成拳头,一动不动。

  他头上戴的安全帽,通常是监狱为有强烈自杀倾向和行为的狱友佩戴的。

  这一幕,给旁听庭审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陈立人和同为被告的拉丁裔大哥,从外形上的观感,反差太大了。很难想象,他们一起站在重罪审判台上。

  法官为陈立人配备了中文普通话口译员,陈立人的眼神移动很慢,只有当口译员走进庭审区域的时候,他用眼神确认了一下口译员的位置。

  聆讯会不涉及到案件细节。只是当法官向陈立人询问其是否认罪,陈立人表示不认罪。

  4月19日,这次聆讯会上,陈立人依旧没有说更多的内容,辩护律师只表示,“我们还要继续研究案情,还没有做好辩护的准备。”法官将开庭的时间推迟到了6月。

  在聆讯会后的庭外,案件的控方律师无奈的说,辩方可以一直以没准备好为由,推迟审理的时间,理论上,可以拖两年。

  围观的媒体揣测辩护律师会以精神问题为由,为陈立人做无罪辩护。

  二

  “又白来一趟。”曹凌说,他已经连续来了几次法院,想弄清楚陈立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和陈立人不认识,但同样是名校背景,年薪几十万的硅谷程序员,曹凌说,陈立人就像自己身边的一个普通华人移民(专题),一个普通的硅谷程序员,熟悉到,甚至有些像自己。

  在硅谷华人最为火热的论坛“一亩三分地”上,有据称认识二人的朋友爆料,案件的触发点,可能是陈立人相恋多年结婚一年多的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

  曹凌从所有的信息中拼凑出来一个他理解的路径:官员家庭、学霸人生,一毕业就进大厂,校园恋情牵手到婚姻……陈立人的前半生,顺风顺水,似乎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教育。

  “硅谷的每一对华人小夫妻,就像一架架在机场起航降落的飞机,日常平稳,可是突然间,就有一架坠落了,出事故了。“曹凌说,弄清楚这起事故的原因,对大家可能都有借鉴意义。

  陈立人和他夫人于轩一(音译)是典型的硅谷华人青年。双双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在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毕业后,陈立人进入谷歌,成为软件工程师,于轩一在亚马逊工作不久后,也进入了谷歌。

  

  陈立人的领英信息视频截图

  2023年,两人结婚并买了一套二百万美元的独立屋。按照他们的工作年限和级别推算,两人的年薪应该是20-30万美元之间。

  硅谷是以高科技公司为主流生态的社会。在这里生活的华人,大部分是职业移民。有人戏称,这里工作的华人只有两种:写码的(软件工程师),还没转码的。最近两年有个普遍认同的名词指代:“离散华人”。对硅谷的这些华裔(专题)年轻人来说,没有家庭在身边支撑,又身处多元文化,持续一年多的硅谷裁员潮,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低压;不那么友好的中美关系,让在美华人的处境微妙。外部和内部的压力,让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再顺风顺水。

相关专题:华人,华裔,硅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华人社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9 06: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