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官方调查北京半马,“保送夺冠”丑闻的背后....

京港台:2024-4-15 12:35| 来源:财经无忌 | 评论( 20 )  | 我来说几句


官方调查北京半马,“保送夺冠”丑闻的背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一幕被称为是中国马拉松赛事历史上最“丑陋”的场景。

  4月14日结束的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中国顶级马拉松运动员何杰勇夺第一,却迎来了一片嘘声。

  网友评价“这是中国马拉松最屈辱的一天”,“就差三个黑人用轿子把何杰抬过终点线了。”

  愤怒来源于这场比赛很可能被“操纵”了。

  许多人都认为,和何杰一起比赛的三个黑人运动员,是在最后把冠军让给了他。这种有违竞技体育精神的场面,甚至让主持央视转播的解说员都一度语塞。

  北京半马是全国最负盛名的马拉松赛事之一。那么,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居然敢“保送”冠军?而又是什么促使它在数以亿计的观众面前铤而走险?

  按照目前圈内圈外的推测,赞助商特步的嫌疑最大。

  而特步之所以“铤而走险”,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马拉松战略使然,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惨烈市场竞争和增长焦虑导致的“玩火”。

  最新的信息显示,北京体育局官方回应此次何杰疑被保送夺冠事件,回应称:已收到反馈,后续会有处理。

  

  “不如不办。”

  这是本次北京半程马拉松赛落幕后许多跑友的心声,尤其是在看到比赛最后冲刺阶段的时候。

  进入冲刺阶段后,原本处于领先位置的黑人选手先是商量了一会儿,然后整齐划一地跑到了何杰身后,并不断给他手势,让他去拿冠军。

  为什么他们这么慷慨?

  答案藏在他们的脚上。

  圈内人指出,何杰是特步的签约运动员,三名黑人同样身穿特步跑鞋。“跑过比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三名黑人就是特步为何杰准备的配速员。”

  

  这令人哑口无言的一幕,让不少人联想起了开赛前的一件怪事。

  开赛前两天,也就是4月12日,中国乔丹的签约选手贾俄仁加抵达北京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要知道,马拉松是一项以开放著称的运动,如果不是选手的健康出了问题,几乎不可能被取消资格。

  因此,这条堪称“全球首例取消报名”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跑圈的广泛讨论。

  隔天,组委会紧急作出回应,但答案让人大跌眼镜。

  公告显示,取消贾俄仁加的参赛资格,是因为他是赛事组委会竞品品牌签约选手,超出了赞助商名额的使用规定范围。

  公告还说,赞助商已经在4月9日已经和贾俄仁加进行了沟通,取得对方本人的同意后才通知组委会取消了资格。

  

  两者的描述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贾俄仁加直到落地北京,才惊讶地发现自己被取消资格,难道他拖家带口奔赴北京就为了说个谎?

  举办马拉松确实是一门黄金万两的生意,一场马拉松至少有10余个赞助商,赞助金额从数千万到百万不等。

  但它本质上仍是一项体育赛事,而且是少数业余爱好者可以和专业运动员同台竞技,以开放著称的赛事。

  为了让签约选手取得好成绩而树立壁垒,或许不该是马拉松应有的模样。目前何杰对冠军也没有任何说法,只是表示:“这是一堂高质量的训练课。”

  而这正是网友失望甚至愤怒的根源。

  

  虽然目前还没有“实锤”能证明确实是特步操纵了比赛,但圈内人的各种推测仍让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特步如此执着于让自己的签约选手不断在比赛中取得名次,甚至破纪录?

  体育运动品牌天然需要明星运动员,而明星运动员则需要不断出成绩。

  当脚穿特步的运动员在欢呼声中迈过终点线,也意味着品牌的销量和声望将攀上一个新高峰。

  因此,从2007年首次涉足马拉松开始,特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将自身与“冠军”“破纪录”建立联系。

  不论是何杰上个月在无锡马拉松刷新中国马拉松纪录,还是旗下的其他几位签约运动员在福冈马拉松刷新纪录,在庆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文章中,许多都强调了他们脚上的特步跑鞋的功劳。

  这套品牌营销策略确实给特步带来了泼天的富贵。

  刚发布的特步2023年财报显示,鞋履业务收入达到81.72亿元,占到了总收入的57%。

  

  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曾表示:“我们于跑步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持续推动集团的业务增长。特步在中国内地多个马拉松赛事中,超越国际和国产品牌,穿着率占据领先地位。”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是运动员和爱好者们的首选,它还列出了一组数据:

  2023年中国内地的重点马拉松赛事中,特步跑鞋的穿着率于所有及破三(跑进三小时内)跑者中高踞榜首,并位踞国际及国产品牌第一。在最近结束的2024年厦门马拉松赛中,特步延续其亮眼表现,穿着率保持领先地位,于所有及破三跑者中分别达到41.8%和43.8%。

  冠军和爱好者都穿特步,看起来在马拉松领域它确实是首选。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就很有可能落入这些运动品牌的“圈套”。

  在跑步圈,“买脚”已经成为了各大品牌提升穿着率数据的主要手段之一了。

  具体来说,就是给运动员钱,买下他们的“脚”,要求必须在比赛中穿相应品牌的鞋子。

  

  《懒熊体育》去年6月发布的报道《马拉松上的买脚大战》中提到,去年的首尔马拉松赛事上,中国田径队成员董国建之所以脚穿特步,就是因为特步向田协“买了脚”。

  而特步在财报中交出的穿着率数据,很可能也掺杂了“买脚”的水分。

  这种要结果不要过程的思维方式,或许正是本次北京半马中上演滑稽一幕的原因。

  作为体育品牌,通过签约赞助优秀运动员来增强自身影响力和品牌力无可厚非。可体育竞技的结果毕竟是不确定的,再好的选手也难免受到状态的影响,“绝地翻盘”正是体育的魅力所在。

  于是一些急功近利的赞助商认为,与其赌,不如直接花钱帮选手买第一。

  显然,这种本末倒置的思路已经与体育精神背道而驰。

  作为国内知名的体育品牌,特步如果真的如同人们所猜想的那样“操纵”了比赛,就需要及早从这条“歧路”中抽身,即便眼下想要做到这件事并不容易。

  

  客观来说,特步这两年过得并不好,需求缩水带来的库存危机,正在让它赖以生存的鞋履业务的增长陷入停滞。

  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特步过去一年时间里库存周转时间居高不下。

  去年三季度,特步主品牌零售折扣水平为7至7.5折,库存周转时间为4.5个月左右。到了年末,虽然下降到了90天左右,但仍高于李宁的60多天,同时也高于前些年。也就是说,供给仍大于消费者需求。

  供需之间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特步鞋履业务的增长陷入停滞。

  虽然2023年鞋履业务创下了新高,但营收增幅只有5.3%,不仅大幅度落后于服装业务的20.6%,和集团整体营收增速10.9%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虽然说,需求缩水导致库存积压不仅是特步一家面临的问题,过去几年时间里,打折促销也是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运动品牌的常态。

  

  但特步所在的跑鞋赛道,竞争比其他领域更加惨烈。

  亚瑟士等国外品牌均在中国市场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力。本土品牌如安踏、李宁亦加大力度布局跑鞋赛道。小众跑鞋品牌昂跑、Hoka One One也都开始崭露头角。

  按定价划分,特步的千元高端跑鞋将迎接Hoka、昂跑、萨洛蒙等小众品牌的阻击。而千元以下的部分,则很可能卷入与匹克、鸿星尔克等品牌的价格战,而性价比正是后者立足市场的长项。

  市场显然不看好特步的竞争力,股价从2022年7月的14.6港元/股下跌至如今的4.75港元/股,市值已经蒸发了260多亿。

  从这个角度来说,若前文提到的一系列动作真的是特步所为,其实也是市场、估值双重压力下的“病急乱投医”。

  最后,虽然不知道面对质疑,特步会作出怎样的解释,但财经无忌希望它能澄清事实。

  从企业出发,如果体育品牌连体育精神都不尊重,又如何说服消费者相信它会脚踏实地研发出更好的产品呢?失去用户,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从国家出发,中国品牌正处在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一举一动都要赢在明处。

相关专题:北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1 04: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