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离职后要返还“个人微信”?法院判了...

京港台:2024-4-3 08:44| 来源:极目新闻 | 我来说几句


离职后要返还“个人微信”?法院判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微信账号属于虚拟财产

  已逐渐被人们熟知

  倘若个人微信号在工作期间被用于

  进行店铺宣传、招揽客户……

  在离职后

  微信号应该归还给店铺吗?

  近日

  湖南省株洲市

  芦淞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

  涉及微信账号权属的案件

  2021年12月16日,原告彭某、被告谭某及案外人于某合伙开店,3人签订《某文身店股份合同》,合同期限为5年。合同约定:“门店未提供工作号,离职后顾客微信需交予门店。未上缴工作号,泄露工作号信息,不发工资,并支付彭某违约金5万元—10万元整。”

  2022年9月20日,3人合伙的文身店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注册。经营期间,谭某使用个人微信号进行店铺宣传、招揽客户及维护客户等。

  2023年3月,谭某离开门店,并将个人微信账户内的店铺客户移交给案涉店铺。

  2023年7月,彭某发现谭某在朋友圈进行文身宣传,并在微信上承接文身业务,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谭某返还工作微信。

  

  法院: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

  法院审理查明,本案系合同纠纷。本案争议的焦点为被告谭某是否应当向原告彭某返还个人微信号?

  彭某、谭某及案外人于某签订的《某文身店股份合同》均系各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合法有效,各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享受权利,并履行义务。

  “根据《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写明,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平台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微信账号的使用权,且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

  本案中,彭某所称谭某带走的门店微信,系谭某的个人微信,由谭某使用自己的手机号注册,并由谭某实际支配、使用,仅其在职时曾作为工作号使用;且谭某个人微信号中存在的案涉店铺客户资源,在离职时已移交给店铺,故谭某继续使用其个人微信号不会导致原告客户流失而使原告财产权益遭受损失。

  综上,原告彭某主张被告谭某返还微信号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法官:避免公私混用,引发纠纷

  员工离职后,用于工作的微信账号使用权归属用人单位还是员工?微信账号为网络虚拟财产,目前法律法规并未对该类虚拟财产的权益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为避免此类纠纷,作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明确员工离职后工作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属,建议用人单位使用单位名下开立的手机号码注册,约定员工离职后工作微信归属用人单位;作为员工方,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规定使用工作微信账号,与私人微信账号区分,避免公私混用,引发纠纷。

相关专题:微信,腾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6 23: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