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哀乐又一年

作者:Smilingsnow  于 2023-12-31 12:2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日志|通用分类:流水日记|已有3评论

                           悲喜哀乐又一年

(一)

2023年快过去了,想起年初国内的那场疫情,恍惚间仿佛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年初时,父母还住在武汉的养老院里。在养老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照顾下,连续十几天的吊针吃药,双双熬过了去年底全国大面积暴风雨似的疫情,只是那之后,父母的身体明显地变虚弱了。


元旦托回国的朋友带回去一包药。说是药,其实都是多伦多这边药店里可以买到的常见非处方药:泰诺、咳嗽药、各种喉糖和维生素等。带回去时只是想一解自己鞭长莫及的忧愁,没想到确实起到了作用。病愈后的父母还是时不时的咳嗽,喝点咳嗽药水,含一片Hall喉糖,立即止住了喉咙痒痒的感觉。每日吃两片维C,一个月后慢慢地母亲觉得身体有劲了,精神头好了很多。


春节期间的养老院很安静也很寂寞。去年底的疫情夺去了十几位老人的生命。更多的老人被在汉的子女暂时接回了家中过年。工作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紧张封闭的护理工作后,开始陆续地休假。父母也在慢慢地调理着身体。


在养老院住了两年后,父亲受不了养老院严格的疫情封闭管理出行限制和作息规律,执意要回家居住。原本他们想去年十一月合同期满时离开养老院,在院长的劝说下,多待了三个月,不想却碰上了暴发的疫情。春节过后,父母还是坚决地离开了养老院回家居住。


我很无可奈何但也很庆幸,这次疫情爆发时,父母是住在养老院里,有医生看病打针,尽管只是普通的头孢或消炎药,有护理人员每天按时送饭,父母才能平安度过这一劫。


2020年初武汉封城时,我在武汉的众多亲戚们无一人染病。而2022年底至2023年初的这一场疫情,无一人幸免。不敢想像,如若这时父母两人自己在家独居,无人照料,无力就医,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情景。


回家后父亲觉得出门购物办事、网上购物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但每次出门还是一直坚持戴口罩。年中到年底,国内各大城市里学校里单位里还有几次较大面积的病情流行。父母一直平安无恙,也不再有需要定时定点核酸检测的打扰和烦恼。


一切的迹象表明,三年的疫情终于宣告结束了。


而在多伦多这边,更是仿佛Covid这件事并不存在。生活工作早已如常。只是在九月初开学时,听到多人提及孩子学校很多老师学生病了。公司里又开始有人戴上了口罩。


十二月初,一场圣诞party之后,公司里戴口罩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哑声、鼻音、咳嗽声处处可闻。生病的人中不乏打了三针Covid疫苗和今年流感疫苗的。每个人都轻描淡写地说自己不严重,照常上班。只有一个中国同事在圣诞节前的最后几天,很沮丧地承认自己第二次Covid阳性了。


疫情结束了。但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加拿大,疫情,始终如一,在2023年里首尾呼应,只是,这个病已经和每个冬季的流感一样,合理地存在了,再也没人在乎罢了。


(二)

去年底的一场疫情过后,2023年元月八日始,中国取消了入境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海外回国需隔离十四天的政策放宽松了一些,只需在家自我隔离几天即可。


周围的朋友们纷纷动了回国探亲的想法,只是当时十年鉴证还未解封。

元旦回国的朋友是于去年底办的一次性鉴证,辗转几地回汉探亲。元旦过后,有人拿到了新的十年签证。更多的人开始申请新的签证。多伦多鉴证中心网上的预约已经排到了三个月以后,网上的表格申请复杂详细不说,每天网上早十点的放号几乎秒空。有同事排了几天终于抢到了预约号,兴奋地和我们分享经验。


喜迅来得太快,很快加拿大领事馆的新闻出来了:从三月十五日起,恢复有效的中国十年签证。

对于冰封了三年探亲希望的海外华人来说,这无疑是今年最大的喜迅了。


老公是清明前后回国探亲的。

2020年三月,老爷子八十八岁高寿在家中自然老去。当时正值武汉封城期间,骨灰盒一直存放在殡仪馆中。三年后的清明节,婆婆终于带着老公兄弟几人护送老爷子回乡,入土为安。


老公三月底转机香港入境大陆时,在多伦多的定点诊所花了一百多加币做了核酸检测,登机前带着阴性证明,在机场还下载Apps填表自证清白。但入境武汉时一切顺利,无人查问。

到了四月份,同事再登机回国时,就什么都不需要了。


十年鉴证一恢复,周围的朋友同事纷纷回国探亲。这时,多伦多直飞上海北京的航班还未开通,回国机票的价格也蹭蹭上涨,直至四五千加币。


加拿大自2015年开始发放对中国的十年鉴证。因有效期已到,很多人的鉴证或护照需要更新,多伦多鉴证中心网上的预约排队直到夏天过后才慢慢变得容易,到了年底,不再需要抢号预约。


因各种原因,我今年没回汉探望父母。九月,兄嫂回国探亲,这时父母已经从养老院回家居住。我们兄妹相约轮流回汉探望,既不频繁打乱二老的生活规律,也给他们留些来年的念想。

这也是为人子女却身居海外的无奈之举。


如今父母在汉独居,度过了三年的疫情,原先步伐矫健的老父已经九十多高龄,上楼有点气喘吁吁了,身体不佳的母亲更是从不轻易下楼。

我不能近身尽孝,只能频繁地视频通话,以解思乡念亲之心。


(三)

或许是去年得过Covid,又或许是年龄到了,今年从身体到心态都有了些许衰老的感觉。


一天天的上班,忙碌,比以前感觉更容易累,电脑手机上的文字要频频放大才能看清楚。凡事没了脾气,也没了激情和欲望,做什么都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夏天和家人朋友去多伦多北边的Thunder Bay,来了一场拉练式的自驾游。

一周里,爬山远足乘船游玩,不宜乐乎,美丽的风景扫去了上半年的沉闷和乏味。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景色中,工作的烦恼,生活的无奈,得以释缓。登高爬岩,还没有落下儿女年轻的步伐太远。不再年轻的身体,依旧拥有好奇探寻的童心。心里不由得又自信了许多:廉颇老矣,尚能饭焉。


不料想,转眼到了九月份就肩背疼痛,手臂似断了一般,理疗热敷按摩一通操作下来,两个多月才恢复如初。但接着又有了其他的小毛病。不得已忍痛辞了兼职了十几年的周末中文学校的工作,心中顿觉空落落地。


这个年龄,国内的同学已有开始退休的。想想加拿大六十五岁退休的政策,顿觉长路漫漫。


但一天天变老是不争的事实,也开始幻想半退休的理想生活。只是加拿大的退休生活并不令人羡慕,国内独居的父母一天天衰老更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在养老院住了两年后,父母于三月初回到自己的家中。

空了两年的房屋少了人气变得有些破败。换冰箱换空调换小家电,门窗小修小补。回家后的两三个月,父母每天忙忙碌碌。好在国内人工便宜,效率又高。只要肯花钱,没有办不好的事。


只是父母毕竟年岁大了,一日三餐太耗费精力了,总点外卖也不是个长久之计。父母终于从中介请了个钟点工保姆,每天上午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和料理一些家务。

疫情前,父母不愿请全天住家保姆,但钟点工保姆很难找。疫情过后,钟点工比以前好请多了,都是家住在附近,干活干脆利落的四五十岁阿姨。


妈妈身体本就不好,回家后更是连续治疗痛风,做白内障手术。好在现在国内针对老年人的陪医看病服务很多,也很好。

到了十月秋风起时,妈妈忽然双脚不能站立行走,找附近私人门诊的医生每日上门看病,腰椎、膝盖贴膏药,通电热疗。近三个月四五个疗程后,妈妈终于又站立起来,可以在房间里慢慢行走。


今年,在武汉的几个长辈和年长的同辈亲戚相继去世。父母因身体原因未去送别,微信群里发文缅怀。


经历了三年反反复复的疫情之后,大家对生死看得淡了。疫情过后,人的心态都变了。年长去逝,亲人释怀;过好当下,平安健康。


(四)

年初伊始时,闲暇之余,看了几集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

这是部治愈系的小轻喜剧,轻松有点动画感的片头,风景如画的山水,幽静古朴的小院,天仙美女刘亦菲和邻家帅哥李现,这一切都是美而不俗,喜而不闹,淡淡地岁月静好。没有狗血的多角恋情,没有家族的爱恨情仇,整个剧风淡淡的,正如春风和煦,又如夏风凉凉,微微的吹来,舒适极了。


这部剧播出时正值2023年春节前夕,在刚刚经历了去年年底的全国全阳,这部剧的确是来得很及时,很治愈,也难怪一下子引爆了春节期间的云南旅游热点。


彼时也正是我在多伦多对国内病愈中的父母无能为力之时。刚开始看剧是因为是武汉裔美女刘亦菲主演的。这位出生于武汉,长大于美国,成名于中国的美女,总是给我一种云淡风轻,岁月静好的感觉。她娇好的容颜,不急不躁的语速,不太清晰却有一点点嗲气的声音。洒脱中带点温柔,和普遍大嗓门干脆利落的武汉女人不太一样,也或许是从小长在美国而又家境优裕造就的。

看剧后,又发现男主演和女配角都是湖北籍的。更觉得这部剧亲切了一些。


《流浪地球》之二放映的时候,全家去影院观看了。并没有看第一部时感受到的那种电影的震撼,儿子甚至在中途一度无聊到蒙头睡觉。但当看到地球在浩瀚的宇宙里开始流浪的那一幕时,我只感觉浑身冰寒,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渺小的蓝色星球上,四处寻找,无依无靠。


接下来的日子里,又看了电视剧版的《三体》。忠于原著的故事情节、诡异的背景音乐、不断在眼前倒计时的数字、令人窒息的三体游戏世界,虚幻又逼真,看得令人欲罢不能,又有一股来自未知世界和未来的恐慌。


而此时,网上到处可见用chatGPT写的诗文和画的画作,透着一丝怪诞和诡异。


不久后,在多伦多剧院里看了传统的芭蕾舞剧《灰姑娘》,一个改编了的新版本,一个从小熟知的故事。是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的演出,舞台舞蹈表演都很完美,无可挑剔。


随后的几天,我的脑海中却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厘头的短句:灰姑娘去有风的地方流浪。就犹如我的移民生涯。


成年人的世界里也需要有童话。


西方的女人幻想嫁白马王子,旧时的中国男人梦想娶个仙女,当今的中国女孩梦想嫁给霸总。


而现实世界里,我们这些工薪族真的是:卷也卷不赢,躺又躺不平!


但心中有诗,远方有向往,眼前的苟且才不会那么琐碎难熬。


圣诞前,又去看了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一个很传统的圣诞节目。梦幻般的舞台布景,精美的服装造型,欢快优美的旋律舞蹈中,度过了童话般的两小时。

这个剧是全乌克兰裔的北美演员阵容。我不知道这些演员在这节日的氛围里,想到处于战乱中的家乡和亲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管哪个国家,哪种信仰,平民都是战争的最大牺牲品。此时我很欣慰,我和家人父母都生活在和平的国家里。


2023年就要过去了,通话视频里妈妈一个劲地诉说今年武汉的冬天真冷。我看看一片绿地的院子:多伦多的这个节日期间不仅没有雪,气温还高达零上九度,连滑雪场都不开放了。再看看手机短视频里一片欢乐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还有丑怪却丝滑欢快的科目三舞动奇迹,电子DJ的古风舞曲洗脑,不由感叹:平安健康,开心快乐就好!


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


新年快乐!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8288 2023-12-31 15:26
新年快乐!
回复 8288 2023-12-31 15:26
今天是今年
明天是明年
后天是将来
祝大家
今年快乐
明年安康
将来幸福
2023·12·31
回复 Wuming123 2024-1-1 00:01
很真实的自白!生病的人中不乏打了三针Covid疫苗和今年流感疫苗的,我一直以为新冠疫苗比安慰剂强不了多少。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1 00: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