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防政变典故 习近平驻足新疆

作者:法道济  于 2023-9-1 10:1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南非的金砖峰会结束后,习近平没有回北京,而是直接飞往新疆视察。习自上任以来一直笼罩在被政变、防暗杀的阴影之中。他此次去南非参加金砖国家会议,完后归国却不直接回北京,而是到新疆视察,政治局委员,政法部门的领导,重头人物纷纷去往新疆,与习见面,汇报工作。
    据推特消息,在涿州洪涝大水期间,驻防河北省保定市的陆军82集团军的112重型合成旅,被突如其来的泄洪所吞没,所有重型军事装备被毁,许多士兵葬身深达十米的水中,酿成重大军事灾难。这个112旅就是“万岁军”即38军当年的主力112师,装备精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当之无愧的解放军陆军第一精锐。该旅驻防河北高碑店市,虽不属涿州,但离涿州直线距离仅20公里,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可是骇人听闻的绝大事变,对解放军士气军心会是个极大的打击,平添诸多不稳定因素,使政治形势进一步复杂化。习近平百废待兴,仓促出国,回国时先在安全地区停留几天,待机而动,在此种严峻形势下,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历史上有此先例,可供参考。当年雍正皇帝仓促出京视察,路途艰险,耽搁时间较长,于是便微服回京,先住在军营之中,待形势初定,消除不稳定因素后,再返回宫禁,以保证绝对安全。下面介绍雍正当年化险为夷,破解危局,经受住了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故事:
    雍正4年雍正皇帝出京,沿黄河故道顺流直下,巡视治水防洪工作。但旅行并不是十分顺利。从开封出发刚到兰考,大船就搁浅了。多年黄河失修,屡次漫灌,主航道早已不见,有的地方水流湍急,龙舟光转圈不向前;有时遇到水少的河段,又困在沙滩上前进不得,全靠随行的军士们拉纤,才能一尺尺地挪动。随行办事的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兼户部尚书张廷玉命人找河工来一问,算来照现在的走法,再走一个月也难回到北京。张廷玉身为宰相,他纵观全局,联想到眼下瞬息万变的形势,京师情形越来越隔膜,他再也坐不住了。
    “皇上,臣以为这河工不宜再看了,还是走陆路早点回京更好。”
    “哦?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主意了呢?朕看你脸色不好,是不是身体不适?”
    “不不,臣虽然有点晕船,可还能抗得住。刚才臣召见了河工,听说,前边的三百多里路十分难走。沿岸也少有人家,给养又供应不上……再说年羹尧回京在即,恐怕要误了……”
    “哎——你太过虑了!年羹尧只需一纸文书,让他再等几天就行了嘛。这里的河道朕是一定要好好看看的。亲自看了,心里才能更有底。不然,他们就老是给朕说屁话。”
    “万岁要是不放心这边,等回京后再派个人来好了。再不,臣亲自替皇上看,这总行了吧。再往前走,邸报就送不上来了,北京是什么情形,各地又是什么情形,我们一君一相撂在这里全然不知可怎么好?怡亲王正在病中,也着实让人惦记……”
    雍正听到此立即领会了张廷玉的言外之意,但他并没有马上表态:“好了,好了,你不要多说了。哎呀,这船舱里怎么这样闷?走,到外边透透风吧。” 走到舱外开阔处,雍正立刻严峻地悄声说:“廷玉,你说得对。朕全听你的,今晚就走。留下几个太监,照旧在这里‘当差侍候’龙舟。你和几个侍卫与朕同行,走陆路返回京城。”
    张廷玉躬身答应,又说:“臣立刻发文给田文镜,让他调开封的绿营兵拱卫圣驾……”
    “用不着!”雍正马上拒绝了,“太平世界,又是大白天走路,怕的什么呢?何况几个侍卫都是高手,又有三十名粘竿处卫士暗中保护,难道还护送不了你我君臣二人?”
    张廷玉没有再坚持。他心里十分清楚,雍正皇帝外出私访,真正的敌人不在民间,而是在庙堂之上,萧墙之内。与其让这些人了解到皇上的动静,不如行踪保密,不惊动官府恐怕还更安全一些。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张廷玉还是找来所有人,谁留谁走,安排妥当,并千叮咛万嘱咐,保密低调,不准走露风声,这才放下心来。
    当夜二更过后,一叶舢板,驶离大舰。雍正皇上和张廷玉他们扮做客商,几个侍卫则装扮成随从,悄悄地走上了大路。不过,他们却没从原来的路上走,而是绕道菏泽,经由临清、德州等地,来到了河北保定。
    在保定一行人稍事休息,张廷玉叫了两辆驮车,请皇上坐好,自己紧随其后。侍卫们护侍着雍正,走走停停,巍巍帝阙已经在望。张廷玉看看此地,下了车,站在那里观看地形。
    此刻,雍正也从驮轿上下来了。他走过来问道:“廷玉,再往前去,不就是西华门吗?朕看也不过三十多里路,你为什么在这里停下呀?”
    张廷玉 面容严肃,“万岁您看,太阳已经下山,也该打尖吃饭了,您急什么呢?这里地势紧要,我负着皇上的安全。怎么走,在哪儿住,都应该由我说了算。您不要多问,也勿需多管。因为,这已是皇上早就答应了的。”
    几个皇上身边的侍卫都看傻了。他们万岁跟前服侍了这么多年,和张廷玉打交道多了。在他们的眼睛里,这位宰相很少见他有过笑脸,但也很少见他发过脾气,更从来没见过他用这种口气和皇上说话。但再向上一瞟,皇上似乎并没有生气,还是那么平静地笑着。
    雍正笑着说:“对对对,你说了算,朕说的不算,这总可以了吧。”
    张廷玉没有说话,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四周。从这里向西是畅春园,东北那边是西便门,正北是白云观,离这里最近的地方则是丰台大营。他和皇上离开北京已有好多日子了,那里现在到底是什么样,他们连一点也不知道,这神密莫测的京城里等着他们的是福是祸,谁也不敢说。
    京中的事务,主要由雍正的三子弘时掌总,不过雍正事先安排,弘时须受到他叔叔辈的严密辅佐。十三爷怡亲王胤祥,掌握着京城内外的军权,主持京城防务,并与八阿哥共同监管朝政,但胤祥身体极差,受肺病折磨,时常咳血,稍有风寒便躺倒不能理事;八王爷胤禩名义上议政王,掌管政务,与雍正貌合神离,天下皆知;上书房大臣兼九门提督隆科多掌握禁军,暧昧不明。富察·马齐一人坐镇上书房处理日常琐碎政务,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张廷玉做为宰相,身处这样的复杂环境,睡觉都得睁一只眼,平常在朝堂之上谨慎小心,不敢走错半步。此刻更是半点疏忽不得,不能拿皇上的安全冒险,也不能让皇上见到自己的一点差错。
    他意会到此,便当机立断,对皇上说:“万岁,臣以为我们今晚应该住在丰台大营里。叫丰台提督毕力塔前来侍候,明天再从这里返回畅春园。” 丰台大营与西山锐健营、密云大营一起,并称京城三大营;最多时驻军七万,马步军种齐全,是北京城周边的最大军事力量。毕力塔是怡亲王胤祥多年培养的军中亲信,也是雍正手谕任命的丰台大营提督,受恩深重,是个可以信任的心腹之人。不能不说,张廷玉的一番精心调度,妥善部署,称得上算无遗策,老谋深算,使雍正立于不败之地,雍正甚为满意。
    雍正皇帝进入丰台大营后,大封营中所遇将弁,给毕力塔等统兵将领加官进爵,安定军心。坐定之后,稍事休息,便发出谕旨,先后宣召怡亲王胤祥,议政王胤禩 ,九门提督隆科多,保和殿大学士、上书房大臣富察·马齐等亲贵重臣,前往丰台大营见驾。事后证明,张廷玉事先一番部署,棋高一着,避免了一次政变企图,经受了一次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原来,自从雍正和张廷玉等人,在夜间悄悄地离开了御舟,登陆北上回京之后,他们君臣二人秘密兼程,日夜赶路,官场中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在黄河下游准备接驾,望眼欲穿的安徽巡抚,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皇上到来,打听行踪,留守龙舟的太监们又拒绝回应,于是便慌神了,心想假如皇上乘坐的御驾在安徽境内出事,他可就有重大罪责。于是便立刻用六百里加急的军报,向北京上书房报告说:“圣踪不详”!
    廉亲王允禩看准了这个干载难遇的好时机,便以允祥“病了”而马齐又“太忙”的理由,严令对此二人封锁消息。而他本人却又使出绝招,“称病不起”,把全部重担都压在了马齐的肩头,使他无暇旁顾;其实躲在府里,深居简出,暗中策动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隆科多瞒着病中的怡亲王胤祥,以为皇上“清理内苑”的名义,暗中进行更换畅春园的侍卫队伍的准备。因为除国家大典会去紫禁城外,雍正长住畅春园办公理事,隆科多此举为将来封锁畅春园,禁锢雍正做好准备。同时,勒令丰台大营毕力塔让出丰台大营的中军大帐,为西北大捷回京庆功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腾出驻兵之所,妄图一举打乱雍正、怡亲王胤祥的军事指挥系统,最终夺取中央权力,把雍正赶下台。
    反雍正势力关于逼毕力塔让出大帐的计策,因雍正提前秘密回京,并住在丰台大营的行动而破产。丰台大营提督毕力塔得到雍正手谕,除非万岁面谕,否则任何人无权令丰台大营让出中军大帐,任何人无权调动丰台大营一兵一卒。
    而隆科多更换畅春园侍卫的行动则已经开始。步兵统领衙门左翼总兵的属下,近两千名士兵,一队队开进园来,走廊、过道以及大小路口站满兵勇,兵器闪着寒光,杀气逼人,园子里的太监,哪见过这阵势啊,早就吓得浑身打战,面无人色了。马齐心里一紧,暗叫一声:“不好!”他浑身的血仿佛倒涌上来似的,脸也胀得通红。转过身来小声命令下属,飞马去请怡亲王胤祥,然后克制着慌张情绪,极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最后干脆脱掉了袍褂,在一张春凳上舒舒服服地躺了下来,并对房内慌乱无措的太监们说:“你们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了,不就是隆中堂安排的驻跸军士换防嘛,也值得你们大惊小怪的?我现在乏了,让我歇一会儿。”
    太监们瞧着这位上书房大臣如此镇定,也有了活气。不一会,马齐命令太监将领兵的 参将李春风等人带来训话。等这几个带兵参将一到,马齐便摆开老资格,以教训、威胁的口吻,指出他们的行动是“擅入禁苑”,只有东昏侯、司马氏这样的乱国奸雄才敢这么干,形同篡逆,是要杀头灭九族的罪名,即使隆中堂亲来,也难以善后。并警告他们必须悬崖勒马,立即退出,“否则要请天子剑先斩了你们领头的几个,然后调丰台大营来平叛,你们要以卵击石吗?”
    一番话说的带兵参将心惊肉跳,不得已遵令退出禁苑待命,随后被赶来的怡亲王胤祥一番安抚后遣回驻地。一场政变终于消弭于无形。在举行庆祝西北大捷的仪式完成之后,雍正随即闪电撤去隆科多九门提督职务,任命乾清门侍卫图里琛为新任九门提督,先令隆科多远赴罗刹国边界,担任谈判代表,随后抄家没产,逮捕隆科多,开始了对其政敌的连番报复。
    参考二月河《雍正王朝》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9-1 22: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